青山绿水间 汉阴生态工业富硒上做文章绽放芳华

14.04.2015  15:42

秦园公司食用菌车间

永丰特种纱公司生产车间一角

    行走在汉阴月河工业集中区,看不见冒着黑烟高高耸立的烟囱,也望不见向河沟排放五颜六色污水的管道,能看到的是整洁的厂房,还有各个企业车间里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园区负责人介绍说,他们要求进入园区的每个企业,必须遵守循环、低碳、环保的理念,做到原料吃干用尽,污染零排放。

    这样高的环保“门槛”,企业和园区有没有“钱途”?

    回答是肯定的。

    风生水起绽芳华,在富硒上做文章,在资源深度利用上下功夫,这是青山绿水间的汉阴发展生态工业的鲜明特色。

    3月6日上午,汉阴4个重点项目在月河工业集中区举行集中开工仪式,显现着汉阴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的勃勃生机。汉阴月河工业集中区已入驻企业127户,建成投产114户,其中产值过亿元企业24户,去年新增投资1000万元以上企业8户,集中区从业人员达到7315人。2014年全县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8.44亿元,其中园区占60.6亿元。工业增加值拉动GDP增长8.6个百分点,对全县GDP贡献率达64.2%。

    县长周永鑫介绍说,汉阴把循环作为发展的基本理念,注重循环产业链条的培育,初步形成了涵盖三次产业之间的大循环、企业之间的中循环、企业内部的小循环三个循环体系,三个循环体系通过生物链、产品链和利益链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汉阴,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和园区及产业之间,形成高度耦合的产业链。富硒和绿色,是自然赐予汉阴这片土地的厚赠。汉阴月河工业集中区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装备、现代管理方法和现代经营理念“四个支撑”,在安康率先建成了循环工业聚集园区。

    园区建设伊始,引进了秦园公司、民康公司等食用菌生产企业,消化农村大量的农作物秸秆、桑树枝条等资源。为使企业废弃的菌棒得以再利用,按照补链招商的思路,又引进了广东精利科技公司投资3500万元,建成年产1万吨有机肥生产线,以废弃的菌棒、牲畜粪便、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生产富硒有机肥。有机肥广泛用于培育富硒有机水稻、油料和水产养殖。新鑫米业公司和巨川控股实业公司携手合作,在漩涡镇万亩古梯田建现代农业园区和专业合作社,按国际标准种植有机水稻。生产加工的富硒有机大米从每公斤80元一路飙升至240元。有机稻碎米又被汉阴龙飞魔芋公司磨成粉,和魔芋精粉混合后重新均匀治粒,成为新型的魔芋大米。金茂生物公司则从稻糠中提取植酸,生产天然的抗氧化产品,让大量的稻糠变废为宝。

    如果说,推进循环发展是在做加法和乘法,那么不断优化投资环境,为企业真正减负,就是在做减法和除法。为让企业安心生产,园区多方筹资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实施完成了园区道路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记者在园区看到,投资7000万元的富硒食品标准化厂房已经竣工,建成钢架结构标准化厂房4栋17000平方米及7层综合办公楼。

    在汉阴,为让招商引进的企业在园区放心、舒心生产,汉阴县推行外来投资全程代办服务工作,重点项目、企业定人分责跟踪服务,全程参与手续办理,帮助解决各种难题。园区深入企业摸排分析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产品销售和用人等需求,县里有关部门还牵头组建陕南企业家联合会等行业协会,深入村组社区开展劳务用工服务,为企业提供了极大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