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沙化土地5年减少近6万公顷 进入良性循环新阶段

18.06.2016  12:58

  6月17日是第22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据最新公布的陕西省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截至2014年,陕西省沙化土地面积为130多万公顷,与五年前相比,沙化土地面积减少了近6万公顷,年均减少1万多公顷,是连续十五年持续“缩减”中幅度最快的五年。土地沙化状况进入“整体好转、局部良性循环”的新阶段。

  陕西省沙化土地主要集中在榆林市榆阳、神木、府谷、定边、靖边、横山、佳县,延安市吴起县,渭南市大荔县等9个县(区),111个乡(镇)。经过持续多年的治理,特别是“十二五”期间,陕西省先后启动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全面治理荒沙工程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和地方重点治理项目,沙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据悉,陕西省沙区县在城区外围建成了1-5公里宽的环城防护林带和高速公路、铁路等沿线绿色景观带,绿化美化村庄300多个,在沙漠腹地营造以樟子松为主的绿色防风固沙林带200多万亩,初步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布局合理的绿化网络。沙区农业产业稳步发展,建成长柄扁桃等经济林60万亩,培育各类苗木花卉8万多亩,牛、羊等饲养量突破1000万头,种植绿豆等杂粮和马铃薯面积近1000万亩,沙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较四年前增长了90%,达到9730元。沙区植被平均盖度较五年前提高了22个百分点,达到了60%,沙尘天气明显减少。

  目前,陕西省仍有40万公顷的中重度以上沙化土地面积急需治理,20多万公顷退化林分需要改造,13万公顷农田林网亟待改善。针对这一状况,“十三五”期间,陕西省将加大防沙治沙力度,突出植被保护、身边增绿、林农增收,注重植被建设与农民致富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节约用水与沙区开发相结合,努力构建以林草植被为主的沙区生态安全体系,以绿色资源开发为核心的沙区产业体系,以塞上风情为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到2020年,完成治理任务35万公顷,治理区林草覆盖率提高5个百分点。(记者 王永锋 通讯员 巨炎武杜扶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