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围墙”的敬老院 用爱抚慰孤寂心灵
核心提示: “每年能走访帮助上15—20位孤寡老人,现在还差5、6位。”提及自己的小“目标”,田根全淡淡地笑了,阳光散发的浅浅光晕映照在他的脸庞上,身后,老人们正围坐一桌,吃饭夹菜,惬意闲聊,一派人间烟火气......
陕西网讯(记者孙倩)“每月要过两回年。”周至县骆峪镇向阳村,农历初一、十五对老人们来说,是个惦在心尖尖上的“大日子”。
铿锵有力的鼓点、高亢洪亮的秦腔,一间不大的院落中,来自十里八乡的老人相聚一堂,看戏、下棋,诱人的饭菜香自炉灶蒸腾而起......“平时吃家常菜,初一、十五还有油饼、饺子、烩菜,都是免费的。”正用餐的惠九森老人脸上满绽笑容。这样的定期“相聚”在向阳村已有4个年头,而这一切源自田根全和他开办的特殊“敬老院”。
返乡,他建起一座“没有围墙的敬老院”
2010年,为了照顾父母,田根全返乡回到周至老家,和很多村庄一样,骆峪镇的年轻人大多外出发展,留在村里的主要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儿女不在身边,碰上身体不好的,吃饱吃暖就成了大问题。“没洗的脏碗厚厚一堆摞在墙边,吃的是开水泡馍就白糖、辣子,不是缺钱,是老人身体实在顾不上啊!”见过老人艰难生活的样子,田根全心中逐渐萌生出照顾留守老人的念头。
一个偶然的机会,田根全参加了西安首届传统文化论坛,论坛上的经验分享,让他鼓起了干劲。
2015年3月,村卫生室旁约50平米的空地上,4张桌子,一张棚子,撑起了陕西省首家“没有围墙的敬老院”的发展之路。没有任何条件和费用,只要是村上的老人就免费提供早、午餐。热腾腾的饭菜暖了老人的胃,前来吃饭的越来越多,最后连附近村的老人们也慕名而来。
由于坚持不收一分钱,全靠田根全的积蓄维持,“爱心餐桌”也曾一度难以为继。
最终,在爱心人士的捐款和各省市民政部门的资助下,“没有围墙的敬老院”在田根全家重新开办,“现在每年民政部门都会提供一部分运营补助金,再加上大伙的支持,敬老食堂办下去不成问题。也没啥别的想法,只要能让老人们吃上一口热乎饭,咱就踏实了。”提及资金问题,田根全朴实的说道。
打破心墙,他用一间小院抚慰数百颗孤寂的心
“来,叔,给你烟。”采访中,快到饭点,手拖麻袋,衣着褴褛,敬老院里走来一位蹒跚的老人,“希慌人,一直在咱这吃饭。”田根全边为老人递烟边向我们介绍道。
这些年来,敬老院的饮食多由田根全一人操办,“醋重盐轻,面要多给老人放些豆豆类的东西,老人们身体不好,烧稀饭要加些枸杞红枣补补.....”5年的时光中,田根全一门心思扑在如何让老人吃的更舒心上。最开始敬老院的面条还用机器压,发现老人们不爱吃,如今“爱心餐桌”的面条全靠手擀。
每天的日常用餐,每月两次的大聚餐,这间不大的院子中,不止是老人的“食堂”,更抚慰着一颗颗孤寂的心,唱戏的、听戏的、下棋的、练字的,最忙的时候,田根全要负责300余名老人的伙食,往往是晚上12点多才躺下,3点要起床准备。“图啥?就全当给自己积点福报,总比烧香拜佛来的好。”田根全笑称。
向阳村中有位80多岁的袁老太太,她的两个儿子因家庭矛盾,上演了一出现实版《墙头记》。哥哥说老人和弟弟在一起过日子,应由弟弟承担老人赡养,弟弟则反驳哥哥说,“你的孩子是由老娘一手带大的,你应该给老娘尽孝心。”结果,兄弟二人在城里享福,却把老娘一人丢在老家,无人照看。田根全得知后,主动将老人接到敬老院居住,每日悉心照料,一住就是小半年。“老田作为一个外人都这么尽心尽力,我们两个亲生儿子还有啥脸面?”内心的愧疚让哥俩迷途知返,赶忙将老娘接到城里照顾。
“多亏你啊,再没啥好的,这把韭菜是门前最好的一窝。”田根全至今忘不了老人用走前用颤颤巍巍的双手递过来的一把韭菜。
“逝水不停,行孝莫止”在田根全的带领下,村上的村民、义务出演的秦腔演员......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志愿者们加入助老的队伍中,向阳村“陕西第一孝道村”的名声逐渐传了出去,附近的千戸村、南留村、三家庄、朱家查村也逐渐办起来“没有围墙的敬老院”更多人的心墙正被打开着。
“每年能走访帮助上15—20位孤寡老人,现在还差5、6位。”提及自己的小“目标”,田根全淡淡地笑了,阳光散发的浅浅光晕映照在他的脸庞上,身后,老人们正围坐一桌,吃饭夹菜,惬意闲聊,一派人间烟火气......
编辑:王晗璐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