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整顿担保业陷乱局:企业称整得狠就扔给政府

09.10.2014  11:43

  

  河南担保行业遗患

  在河南民间投资担保行业的舞台上,“猫和老鼠”的游戏从未实现过“零和”——

  一如眼下的政府八部门联合清理整顿行动中,当地的千余家担保公司正“八仙过海”。

  河南担保行业遗患

  一个200平米的大厅,几张仿古木雕家具,数名能说会道的理财师……河南省平顶山市区的“民间银行”,日前就这样闯进了《中国经济周刊》的视野。

  “我们老板成立这家金融公司,主要是为了自己的企业内部资金周转。”谈及“自融自投”,河南永泰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下称“永泰金融”)一位负责人并不讳言,该公司月融资目标为4000万元,用于正在建设的平顶山市某城中村改造房地产项目。

  “他们还有一个目的没说——换个‘马甲’,逃避监管。”当地知情人士透露。

  河南担保行业再遇“大限

  2014年9月12日,河南省中小企业服务局公布第三批“2013年度融资性担保机构行业年审拟通过机构”名单,郑州等14个市、县的68家投资担保公司上榜。

  此番背景,是河南省工信厅牵头,联合该省发改委、银监局、工商局、公安局、检察院等八部门,于2014年7月28日发起的“全省非融资性担保机构清理规范”行动,无证投资担保公司再次遭遇“大限”。

  “全省拥有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的企业目前为343家。”河南省中小企业服务局副局长鞠亚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原来拥有省工信部门备案手续的担保机构为1383家。

  上述数据锐减七成的背后,是河南担保业、监管当局和投资者的尴尬与血泪。

  2008年,中国担保行业迎来发展拐点——受累于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中小企业经营、融资陷入困境,担保机构作为金融中介机构,代偿率(代替企业偿还银行贷款)不断上升。

  2008年10月底,中央财政增加拨款10亿元,无偿资助、弥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代偿损失。同年12月,工信部通知要求各省份发展担保业支持中小企业,该政策被担保业视为“重大利好”,各省份相继对融资担保开闸。河南省担保行业开始野蛮疯长,至2010年底,该省获省工信厅备案证的担保机构飙升至1383家。

  “资本规模偏小,实力弱,抗御风险能力不足,再加上担保行业进入门槛较低,造成鱼龙混杂、无序竞争的现象。”河南省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进才曾如是评价,现实是,河南省担保公司获银行认可的不足20%。

  “在这种情况下,投资担保公司便以1.2分~2分不等的高息为诱饵,给老百姓讲故事‘画饼’,高息揽储,实际上就是非法集资。”平顶山业内人士张先生向《中国经济周刊》透露,担保机构再以3分~4分的高息放贷,从中间赚取利差。而失去理性的投资者,甚至把养老钱、贷款资金,投入担保公司进行所谓的“高息理财”。

  2011年下半年,“火山”终于爆发。当年10月18日,成立不足一年的河南圣沃投资担保有限公司资金链断裂,造成15亿借贷金额无法兑付,引发数百人围堵;同月,河南通商创业投资担保有限公司资金链断裂,造成1000余名投资者7.1亿元无法兑付……

  受此影响,河南担保业挤兑狂潮蜂拥而至,28家担保企业最终因为“事态严重”被司法机关立案查处,数十人入狱,近200家投资担保公司被地方政府列为“高危对象”。

  显然,此番“清理门户”是河南的痛定思痛之举,但效果有待观察。

  关不进笼子里的“老虎

  事实上,在投资担保行业,河南此前一度扮演着探路者乃至领导者的角色。

  作为河南最早的担保公司之一,发轫于2003年的河南邦成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创立了独特的民间融资担保模式,即以一个借款人对应一个出资人,由公证部门对借贷交易进行现场公证,资金不过担保公司,担保机构只收取每笔业务2%~3%的担保费,并承担代偿责任。

  这种“一对一”、“不摸钱”、“透明操作”的民间借贷方式,被称为“邦成模式”,因被广为效仿,又称为“郑州模式”,与以民间借贷中介为代表的“青岛模式”,以熟人借贷、地下钱庄为代表的“温州模式”,并称为中国担保业的三大模式。

  “‘邦成模式’在河南被逐渐扭曲、变异,最终形成今天这个乱局,也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一位教授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一些公司为了牟取暴利,渐渐地由最初的以收取“担保费”为生,演变成追求收取存、贷款之间的利差,非法集资应景而生。“但是,乱象的土壤还是个人的投资需求、企业的融资需求矛盾没能够有效化解。

  事实上,百姓的投资渠道狭窄与专业知识的匮乏,记者在暗访中亦有感触——在根本不具备吸收公众存款业务资质的平顶山市“永泰金融”、平顶山泰丰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下称“泰丰担保”),两家公司经营人员均明确表示,投资者的资金将全部投向公司关联企业开发的房地产项目,风险存在失控因素,但投资者仍趋之若鹜。

  而吸引投资者的因素除了高息之外,还有两家公司的“风控措施”——前者将融资方(永泰金融关联企业)平顶山永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名下“市价1.7亿元的商铺、楼房(作价2493万元)”作为抵押,后者将融资方(泰丰担保关联企业)平顶山鸿瑞置业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现房或商铺,以市场价与客户签房屋抵押、买卖合同,以此向投资人保证本息到期兑付。

  “实际上很多搞实业的缺钱,就成立一个投资担保公司,以1.2分~2.0分等高息为诱饵,‘摸’老百姓的钱。”河南省中小企业投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郭钢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调查发现,实业领域里的经营者谈及企业顶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罪名“自融自投”,多持理解态度。

  以永泰金融为例,该公司推出的所谓“理财产品”为1万元起存,上不封顶,按金额大小给予投资者月息1.5%~2%的回报,年利率约为18%~24%;泰丰担保的月息为1.6%~1.8%,年利率约为19.2%~21.6%。理财周期均为3~6个月。

  “企业从银行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含利率上浮、担保、评估、公关等费用)在11%至16%左右,信托综合融资成本在18%至26%左右。正规金融机构融资门槛高、周期长、事难办,对于那些急于用钱或者属于暴利行业(比如房地产、娱乐行业)的企业来说,正门进不去,自然就找歪门邪道了。”河南某投资公司负责人如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