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雾霾要应急也要长效

10.12.2015  14:19

  北京最近有两样东西卖得好:一是口罩,二是空气净化器。雾霾再度来袭,北京市首次发布了空气重度污染红色预警,机动车单双号行驶,中小学、幼儿园停课,施工工地停止室外施工作业等。这一系列应急措施,表明了政府部门直面环保问题的决心。

  有人说,12月7日启动红色预警“足以载入史册,标志着我们在解决环境问题上已经走到了一个新的节点”。从橙色预警到红色预警,看似只是一个等级的差距,其实涉及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如何协调各行各业、如何安排交通出行、如何督查企业生产,要下这样的决心并不容易。同时,北京市主要领导下基层检查应对空气重污染的措施落实情况,也足见对环境民生的关切。

  提前预警,做好应急措施,在雾霾频频来袭的当下显得非常必要。北京市此次打出组合拳不可谓不及时:应急开展机动车减排专项督查、突击检查加油站储油库、路口临时检查柴油车尾气排放情况。然而不管是交通管制,还是应急督查,都属于特殊情况下的特殊处置,目的也只为缓解近日的污染。这不免让人进一步追问:重见“北京蓝”时,还会这么做吗?

  “应急之态”能否转化成“长效之果”,在治理过程中值得深思。现实中每逢雾霾天气,段子手都很活跃,调侃背后既有对自身生存环境的关心,也有“有力使不上”的无奈。不管哪种心态,都反映了一种对治理“只在当时,不虑长远”的疑虑。可见,应急措施再好,应急制度再有效,也只是解决了眼前的问题,无法回答人们的始终关切:应急期过了,谁来治环境、防雾霾?

  说到底,治理雾霾难题,要变被动为主动,更应该让两大理念深入人心。其一,对付雾霾是场持久战,也是全民战,应该全社会共同行动、集体参与,从日常低碳生活开始;其二,治理雾霾是场民生战,也是责任战,政府治霾不必看天空颜色,更不应分晴天还是霾天。久久为功,全民共治才是打赢这场呼吸战争的牢固基础。

  雾霾,只是环境问题的一个侧面。治理环境有多紧迫、何以重要,不言而喻。往小处说,生态环境是每个人生命健康的基石;中观看,实现生态文明需要协调好绿色发展背后的经济因素;在宏观层面,环境治理是全球性挑战,需要各国共同担当。“最大的决心会产生最高的智慧”,如果红色预警是治理决心的开始,那么为空气清新注入治理智慧,不也是老百姓的期盼吗?(李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