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法院:依托“两说”平台 有效化解纠纷
原告张老汉和被告小张是父子关系,小张和其余四兄妹自小由父亲独自抚养成人,因望子成龙心过切,对小张教导过于严厉,导致两人相处不够融洽,而今张老汉年至古稀,体弱年迈,且伴有脑出血、尿毒症等并发症,需要常年定时住院治疗。小张因为和父亲之间有罅隙,并且从事个体运输业长期经营在外,不能尽职尽责做好赡养义务,未及时为张老汉支付一部分医疗费用,且平日关心也每每应付,张老汉一气之下一纸诉状将小张告上法庭,要求法院依法判令小张尽赡养义务,按月支付赡养费及医疗费。
案件诉至法院之后,由受理此类案件经验丰富的法官审理。法官在审理前就察觉到此案的处理除过析法释理,还必须进行情与理的“交锋”,而此“情”要通过怎样的方式去展开则需要办案法官“走心”细想。为了兼顾办案社会效果和挽回父子深情,在办案法官主持下,原被告先经过一轮庭审,对薄公堂、针锋相对,各不让步。待双方情绪均有所发泄而趋于平静之后,法官趁着双方都念及亲情而逐渐放松的当下,带着书记员及时深入张老汉家中和所在社区,采取分头谈话,晓之以情,手拉手、面对面调解的方式再论此事。调解过程中,张老汉一再述说自己多年来含辛茹苦的抚养经历,如今本该颐养天年确病灶缠身,法官经过当事人同意主动邀请张老汉的几位同龄好友,也纷纷合力相劝,小张也不再固执己见,和父亲坦诚相见,敞开心扉,讲清自己这几年虽在外经营但难处亦多,虽埋怨父亲对自己严厉过度但也顾念亲情,父亲病重等事却因自己不够用心而忽略,还祈求父亲给予谅解。法官建议父子二人平日多些交流,放下心中芥蒂,误解也会自然消解,而不必为了家事闹到亲友不睦,家事还需在家中解,如今社区都有法官时时“坐诊”,“两说”平台就是要在群众有矛盾的时候用起来,真心解忧化纠纷。最终,父子两互相谅解,小张给张老汉支付了1.5万元的医疗费,并承诺自此要尽到赡养义务,一场纠纷烟消云散。
“法官群众把话拉,诉情说事到心窝,法规情理搬上台,干戈便化成玉帛。”王益法院法官在调处案件过程中,充分运用各社区、村设立的“群众说事 法官说法”平台,将法、情、理充分融合,创新调处思路,巧解群众纠纷,群众都盼着法官来了!矛盾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