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洛南县万名党员与农户结成致富联合体
以农村党支部为单位,以党员致富能手为骨干,建立党员与农户帮扶致富联合体,这是商洛市洛南县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探索出的一条农村党建工作新举措。目前,全县已有万名农村党员与贫困群众结成帮扶对子,为他们解决生产生活资金100多万元,提供致富信息8400多条,有4600多户贫困户在党员的帮扶和带领下,有了脱贫致富项目和稳定收入来源。
今年年初,洛南县在选派近千名党员干部进驻全县381个村(社区)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发现,在农村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发挥党员群体的示范带头作用,才能充分彰显党员的先进性。为此,县委研究决定,在全县381个农村(社区)党支部、1.1万名农村党员中,广泛开展“传、帮、带”活动,建立“党员农户帮扶致富联合体”,把党员和农户联接在一起,使党员和农户在帮扶联合体中主动发挥各自在文化知识、农业科技、信息网络、资金投入等方面的不同优势,风险党员担,利益群众享,用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帮助农户摆脱贫困。各村(社区)党支部还对党员帮带情况建档立册,实行定期考核和公开评议,促使党员与群众致富互带,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形成了“一户带十户,十户带一组,一组带一片,一片兴一业”的新格局。
“不会带头富,难当好干部;不带群众富,不是好党员!”这是在洛南县农村党员干部中流传的一句顺口溜。寺耳镇王沟村党员李景来种植猪苓致富后,建议村党支部组织群众发展猪苓产业,村支部论证后决定3年内在全村发展1万窝,人均年增收超千元。在三要镇北司村,30多名党员分别联系3至5户群众,在他们的带领下,全村种植西瓜500多亩,不少群众还在外租地务瓜200余亩。如今“三要西瓜”已成为一个品牌,不仅占领了洛南市场,还远销湖北、河南、西安等地。
责任编辑:易寒 审核: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