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商洛市委、市政府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完善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教育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改革成效显著。2008-2015年连续8年全市高考文史、理工二本以上上线率居全省前列。丹凤、柞水、山阳、商南、镇安等5个县创建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山阳、商南、柞水、丹凤等4个县创建为省级“双高双普”县,山阳、商南等两个县创建为省级教育强县。
——完善制度,健全教育管理体制机制。 该市以健全教育管理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管理机制为抓手,从以下7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完善。 一是 进一步明确县区教育局长的任用及工作分工。规定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班子配备应充分考虑教育专业化特点,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正职任职原则不超过5年,班子成员分工原则上3-5年调整一次,同一班子成员不得同时分管人事、财务或项目工作。 二是 实行初任校长公开竞聘制度。学校初任校长实行公开竞聘制度,梯次配备,并规定了校长任职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三是 实行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实行校长任期制、任期目标责任制,任职期间实行师德建设、学校安全、党风廉政一票否决;校长每届任期3年,在同一学校连任不超过两届;任职期间和任职期满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校长连任、交流、提拔或降职、解聘的依据。 四是 教师调整实行公开招考。农村学校教师到城区(含城区周边)学校任教的,在空编、空岗的前提下,实行公开竞聘,并规定了基本条件和组织实施的程序、要求。 五是 规范教师调出教育系统。教师调出教育系统,应征得所在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县区政府同意,原则上在暑期进行,每年一次。 六是 强化师德师风管理及考核。建立健全严格的师德考核制度,师德考核每学年一次。对于师德考核不合格,或有其他严重违纪行为的教师,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和法律制裁。 七是 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推行教师全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现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打破专业技术职务聘用终身制,逐步形成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人员能进能出的竞争和激励机制。
——配套措施,推动教师队伍管理改革落实。 该市、县区教育局及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文件和措施,不断规范管理行为。 一是 各县区委、政府结合县区实际,相继制定出台了具体的实施意见。 二是 市教育局制定出台了《商洛市师德建设和考核办法》《市直科级学校校长竞争性选拔实施意见》《市直科级学校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实施意见》。各县区、各学校按照市上要求,细化了工作程序。 三是 市教育局与市委组织部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市县区中学推行校长竞争性选拔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在市县区中学实行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的意见》。 四是 县区教体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了《中小学初任校长公开竞聘实施办法》《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实施办法》《农村学校教师进城任教公开竞聘实施办法》等相关配套文件,从制度上进一步完善了相关管理措施。
——扎实推进,教师队伍管理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 初任校长任用工作反响良好。2014年以来,全市初任校长均实行了公开招聘制度,商洛市小学通过竞争上岗的办法竞聘了校长。两年来,七县区新上任的65名校长均是通过竞争上岗或公开竞聘产生,促进了优秀教育管理人才脱颖而出。 二是 中小学校长目标管理活力增强。2014年,市教育局与8所省级标准化中学校长签订了第一轮任期目标责任书。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20所中小学校长与教体局签订了任期目标责任书。这一措施切实加强了对校长的考核和管理,在学校管理中引入奖优罚劣的竞争激励机制,校长们在工作中有了目标和动力。 三是 教师进城“公开招考”工作规范实施。两年来,市教育局通过公开遴选的办法,为市直有关学校遴选教师68名。商州区为商丹高新等城区学校招考教师61名。山阳县为新开办的第三中学招考教师260名。据统计,2014年以来,全市通过公开招考补充城区学校教师560名。 四是 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加强。市、县区组织十多次师德先进个人事迹报告会,教育和激励广大教师立足本职工作,关爱学生,育心育人。每年暑期举办教师培训、整训会,进行德育方法和技巧培训,促进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高。 五是 教师队伍结构日趋优化。不断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创新教师补充机制,完善制度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近五年来共为全市中小学补充合格新教师3600余名,全市教师队伍年龄和学科结构得到优化。 六是 教师资源配置逐步均衡。全市新录用教师全部安排到基层农村学校任教,同时实施山区人才计划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计划,促使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学校流动,均衡配置义务教育学校师资力量,重点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七是 教师专业能力水平明显提升。下发了《商洛市教师培训指导意见》等文件,选派教师外出参加国家和省级培训,开展新课程大讲堂、阳光师训、“送教下乡”等活动,每年培训教师2万多人,形成了“短期集中、送培到县、远程跟进、校本研修”相结合的全员培训体系。
(责任编辑:卢延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