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科技馆进辽宁”为当地捐赠科普展教器材

15.06.2016  22:02

  5月13-27日,全国科技活动周组委会办公室联合辽宁省科技厅,组织开展了“流动科技馆进辽宁”活动。在往年把优质科普资源和活动送到基层的基础上,今年还把一些科普资源和开展活动的科普展教器材留给当地,让当地教师在服务队离开后继续开展科普教育活动,使本次活动产生持续性影响。组委会办公室组织北京天文馆、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北京种太阳科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惠宝时光教育科技发展中心、魏博士科学教育联盟、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等六家单位,精选了一批与现场活动密切相关的科普展教具及活动套材,捐赠给当地。内容包括天文望远镜、天文科普百宝箱、几何变构机器人、科技制作材料包、创意工程科普教材、手工制作套材等,共计3000多件。
      2016年全国科技活动周重大示范活动“流动科技馆进辽宁”组织了中国消防博物馆等十二家单位,组成了九辆各具特色的科普宣传车开赴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海城市,本溪市明山区、铁岭市西丰县、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等五个县(市、区)依次开展活动,活动历时15天,惠及当地中小学生3万余人。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