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苗该不该打? 打过疫苗还会得病吗?
又到流感高发期,要不要打流感疫苗?打疫苗,国产的好还是进口的好?打了疫苗,是不是就不怕生病了……关于疫苗,我们既熟悉又陌生。一方面觉得接种部分疫苗有必要,另一方面又对它有所顾忌。上周六,省医学会医学科普讲座中,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史伟,就解答了关于疫苗的疑问。
空气、飞沫、水都是病毒传播途径
要想了解人为什么会得传染病,首先需要弄清楚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那么,如何识别传染源?传染源又分为隐性感染者和病原携带者。“不易管理,是它们的最大特点。”史伟说,“比如,蚊子通过叮咬的方式,传播乙型脑炎、登革热和疟疾,狗通过咬的方式传染狂犬病,羊则可能通过胎盘、肉、污染的环境传播布鲁氏病,苍蝇等则是通过机械携带的方式传播细菌,使得人们产生细菌性食物中毒。”
目前,病毒主要通过接触、空气/飞沫、食品/水、土壤和虫媒进行传播。史伟提到,被污染的生活用品、性接触、血制品、受污染的医疗器械和器官移植,都属于接触传播的途径;流感、麻疹、结合则可能通过飞沫进行传播;甲肝、霍乱、疟疾可以依赖食品和水传播,而蛔虫、破伤风、炭疽杆菌需要通过土壤传播。
天花、脊髓灰质炎等因疫苗消失或遏制
疫苗到底有没有用?史伟用一句话进行了回答:“生活因疫苗而改变”。因为有了疫苗,一些病症已经消失或者我们很难再见到了。
天花:由天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经由受感染的气溶胶和已显现症状的受感染者的飞沫在人际传播。受感染后12-14天出现发烧、不适、头疼、晕厥、背部剧痛等症状,有时伴有腹痛和呕吐。2-3天后,体温下降,身上出现皮疹,先是在面颊、手、前臂上,然后出现在躯干上。“天花的消灭,就是因为有了牛痘疫苗。1796年,一位科学家将青年挤奶工受伤感染的牛痘浆给1名8岁的男孩接种左手臂。接种后,孩子感染良好,他又在男孩右手臂接种天花脓包液,未发生天花,从而证实种痘能预防天花。1974年,世卫组织提出扩大免疫计划,主持开展了全球免疫接种运动,要在2000年使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终于,1980年消灭了天花。”史伟说。
糖丸我们小时候都吃过,这也是一种疫苗,它针对的是——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主要影响五岁以下儿童,每200粒中就会出现一例不可逆转的瘫痪,这些瘫痪病例中,5%-10%的患者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1988年以来,全球脊髓灰质炎病例数减少了99%以上,从当时的估计35万例减至2014年的359例报告病例。
乙型肝炎:乙肝是一种损害肝脏的病毒感染,可造成隐性或慢性疾病。病毒通过接触感染者的血液或者其他体液传播。据估计,全球有24亿人慢性感染乙肝。每年有超过78万人死于乙肝并发症,包括肝硬化和肝癌。现在,乙肝可以通过接种安全有效的疫苗加以预防。同样,注射甲肝疫苗也是抵御甲肝的最有效办法。
麻疹:2013年,全球有14.57万人死于麻疹,相当于每天约400人死亡,或每小时16人死亡。2000年到2013年,麻疹疫苗的接种工作致使全球麻疹死亡率下降了75%,防止了估计1560万人死亡。
风疹:作为传染性的病毒感染,最常发生在儿童和年轻成人之中。孕妇出现风疹感染可能会导致胎儿死亡或者先天性缺陷,即先天性风疹综合征。不过,这种病可以通过免疫接种得到预防。
流感疫苗要不要打?
流感是季节性很强的一个传染病,每年一进入到秋冬季就开始了。“因为病毒很适合低温天气,它就会逐渐的活跃。”史伟介绍,“流感是所有人都易感,老人和孩子得了以后特别容易引起并发症,因为他们机体不如年轻人强壮,抵御流感的抵抗力要差一些。老人得了流感之后,容易得肺炎、合并肺炎,还会把一些原来的基础病加重。孩子会得中耳炎,也会得肺炎,会转为很严重的并发症,所以他们可能更厉害些。”
流感疫苗分两种,一种成人剂型,一种儿童剂型,成人剂型打一针,儿童剂型打两针。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打。“这个疫苗跟其他的疫苗不太一样,因为流感病毒的特性是很容易变异的,所以每年疫苗的成分是由世界卫生组织紧跟疫苗变异的情况,来宣布下一年做流感疫苗的成分、毒株,确定后再由厂家来生产。所以每年都是变的,因为这个流感疫苗它变了以后,它们互相之间是不产生交叉保护的,它就没有一个有效的抗体保护,所以要年年都打,这是流感疫苗与其他疫苗不太一样的地方。”史伟强调。
疫苗打多了,会不会降低人体免疫力?
“打疫苗不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史伟肯定地说。因为疫苗就是把致病病毒或微生物,经过人工减毒等方法制成自动免疫制剂。把疫苗注射人体后,人体的免疫系统便会形成保护物质。当这种病原菌再来侵犯人体时,人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菌的伤害,对自身免疫系统不会造成不良影响。
对于选择疫苗,要国产还是外国的这个问题,史伟是这么回答的:“疫苗使用于健康人体,总体上安全性优于治疗用的药品。无论进口还是国产,都是检验合格才能上市,是安全有效的。”
打过疫苗还会得病吗?
史伟表示:“接种疫苗后就可以高枕无忧,这是一种误区。”疫苗接种的成功率并非100%,多数疫苗的保护率大于90%。但由于接种者个体的特殊原因,如疫苗应答能力低下等因素,可导致接种后疫苗失败。但是,大量研究证明,即使接种疫苗后发病,相对于不接种疫苗者,其患病后的临床症状也要轻很多。
接种疫苗后,会不会出现反应?
接种疫苗安全不等于没有不良反应。预防接种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可分为:一般反应、其他类型反应和异常反应。
有些人接种疫苗后,出现局部红肿热痛、食欲不振、发热等,这是由疫苗本身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反应。这些不良反应多数无需处理即可自愈,或可以对症处理,但并不存在针对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所设计的治疗药品或疗法。
最为严重的异常反应,比如过敏性皮疹、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血管壁水肿、局部过敏坏死反应等。“我们进行过统计,全国5.37亿人接种过疫苗,只有8902例出现了异常反应,这其中79%都是过敏性皮疹。”史伟说。
接种疫苗注意事项
接种疫苗有一些事项是需要注意的。包括生病不接种、全身/局部反应不要恐慌、接种场所要休息,最重要的是,出现异常一定要送医院。
“最近注射过白蛋白、免疫球蛋白者,注射后3个月内不能接种;接种对象正患有发热或明显全身不适的急性疾病,应推迟接种;以往接种疫苗有不良反应者,不应继续接种。”史伟介绍,“孩子接种疫苗要特别注意,家长或者监护人一定要认真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是否有异常情况,并在接种前向医生介绍孩子的健康状况,经医生检查认为无接种禁忌症后,才能接种;服用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前后半个小时不宜喂食热食及哺乳。”
绝大多数小儿不会出现什么异常感觉和表现;少数儿童接种后,局部会出现红肿、疼痛、发痒或者有低热,一般不需要特别处理,经过降温、多饮水,适当休息1-2天对症治疗,反应就会自动消失;有些疫苗接种后还会出现轻度硬结,可采用热敷的方式加快消散,用适宜温度的干净毛巾,每天2-3次,每次15-20分钟,也可用新鲜的土豆皮贴在红肿部位,但要避开针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