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被指未老先衰:地产泡沫破碎后一蹶不振
即使以20岁为起点算起,27年后的今天,最早一批“闯海”寻梦的年轻人也已将近50岁。
可对于海南来说,尽管只有27岁,似乎已经老去。“特区不特”的怪圈困扰着海南,也让其迷失。如果不是“一带一路”提到了国际旅游岛和一季度倒数第三的GDP排名,海南几乎就要被遗忘了。日趋保守是最大的问题。作为承担着“先行先试”任务的经济特区,海南只在上世纪90年代曾给中国经济贡献了多项改革方案,地产泡沫破碎后则一蹶不振,完全失去了特区敢闯敢做的本色。
而在其徘徊的几年里,上海等来了自贸区的实验,正引领中国新一轮改革热潮;深圳培育了腾讯,继而在综合竞争力方面超过了省会广州;杭州诞生了阿里巴巴,正在筹备国内首个网上跨境电商自贸区。在相对落后的省份中,贵州在努力打造大数据产业,西安盘算着新丝绸之路的商机,即使如经济同样凋敝的东三省,依然孕育着中国重工业的崛起雄心,《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技术突破寄希望于此。
特区创造力的缺失和环境相关。地产泡沫后,海南由于地理位置和自身产业基础的薄弱,被动减少了和中国大陆的经济联系,封闭保守的气氛开始弥漫,海南经济也日益滑向过分依赖房地产的泥潭。
从经济权力的角度讲,没有人对海南提出太高的要求,它只需要找准自己的定位稳步前行即可。但从实际的行政效果来说,“无压力、少关注”的外部环境也让地方官员主动作为的积极性大为降低。
更加遗憾的是,尽管海南并不缺少对外联系的窗口,但即使如每年在博鳌小镇,来自全亚洲的政商精英齐聚于此,都无法唤醒这座小岛哪怕一丝与外界“攀比”的欲望。人潮散去之后,博鳌明亮的夜灯给当地人带来了巨大的幻觉。创造力的缺失与人才断档息息相关。十万才俊下海南后,整整20多年海南没有再上演人才大规模流入的好戏。以至于当这批人逐渐老去后,海南曾引以为傲的特区创造精神也消耗殆尽。
各级官吏低下的行政效率和有限的视野应该为此承担责任。最大的问题是,既没有“特区之实”,又自我标榜“特区之表”,既不愿低头审视自身的落后与保守,又不愿抬头学习兄弟省份的经验,左右摇摆之间,迷失了自己。实际上,自我标榜独立发展的思路只是懒政的借口。在国家发布的“一带一路”规划中,对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海南应该怎么办?必须尽快结束目前日渐封闭的状态,找到与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有效互动的模式。
蓝天和白云让人沉醉,也容易让人沉沦,海南必须痛下决心从温柔乡里清醒一下,摆脱“懈怠”“封闭”的思维,因为人心的雾霾远比头顶的雾霾更可怕。关键在于,海南能否对当下特区的经济发展有着清晰的定位,对海南未来的转型路径形成发展共识,继而从最基础的“人才培育、营商环境改善、行政效率提升”等方面做起。如今海南也在经历着新一轮的互联网创业潮,海南能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吗?显然,对他们来说,“大胆解放思想”的忠告依然适用。
海南正日益保守封闭:不少年轻人选择离开
从海口市的秀英港乘船,大约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会穿过琼州海峡,抵达广东的海安码头,进入内陆。自1988年以来很长一段时间,这条平均宽度为30公里的海峡,就是海南与大陆的主要联系方式。
如今,通过海口和三亚起飞的航班,足以到达这个国家的任何一座省会城市,这座标榜国际范儿的南方小岛正享受着日益便捷的交通带来的一切,有着独特环境资源的海南已经变成高净值人群的集散地之一。
但是,这世界上相隔最远的距离不是物理而是人心。
尽管交通日益便捷,但海南正变得日益保守和封闭,30公里以外的内陆发生的一切,似乎都与其无关,人们享受着这里的蓝天、白云……与世无争。
最早一批海南寻梦的年轻人在经过27年后也已经老去,那确实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但如今,后来人只能从历史教科书上读到他们的故事,除了旅游业和房地产,很少有人知道这里还有什么,也很少再会有人提起上个世纪90年代,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
最近一次把他们重新拉回人们视野的新闻,是海南交出了一季度GDP增速4.7%的惨淡成绩。一篇名为《增长4.7%的海南:年轻人该告别而去了》的帖子,引发了年轻人是否应该逃离海南岛的大讨论。
5年以前,海南提出了国际旅游岛的目标,这是继经济特区之后,海南第二次尝试与内陆乃至世界发生更紧密的经济联系。如今,政策制定者们也许会感到沮丧,五年以来,海南受到政策、资源以及人才等方面的制约,宏大的规划几近落空,甚至连国外游客也连续三年下跌。
年轻人正在失去耐心,变得越来越焦虑,在最近一个月内,至少有三封公开信通过媒体刊登,公开向主政者喊话。这几封公开信都提到了海南面临的囧遇,也提到了年轻人的迷茫,他们所希望的是,“海南应该抬头往前看,尽快放弃自满自足的状态,给年轻人提供一个干事创业的环境,至少是一个留下的理由”。
焦虑的背景是,中国正在掀起一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遍布各地的造梦工厂和创业团队早就行动起来,这个国家的每一个角落都被创业的热潮烧得通红。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在国家创业的大背景下,吸引更多的创业者显得尤为急迫,这几乎关系到地方经济竞争的新格局。
然而在海南,改变成了一件困难的事情。长期以来,“资源型”的经济模式让人们习惯了消费蓝天、白云,对房地产和低端旅游的过于依赖,限制了年轻人的就业空间,人们对新事物的漠然让最乐观的创业者也感到揪心。
学界用“商业的分裂”来形容海南面临的遭遇:大部分本地企业受限于各种条件,满足小富即安的生活,难以做大做强,无法支撑海南崛起的雄心;而外来的企业在带给海南GDP数据的同时,则毫不掩饰其“对土地的贪婪”。这是海南27年来没有建立一个具有竞争性的完整产业链的根本原因。
对于年轻人来说,离开的时候或许到了。一位国有企业的负责人抱怨称,在过去五年,当年同他一起来到海南的9名清华大学的高材生,已经有7人选择离开,而他的待遇,5年来未有实质变化。
没有数据可以证实这种人才流动在多大程度上发生。人们只记得,5年以前的国际旅游岛方案发布时,官方主政者计划“用5年的时间改变海南人才匮乏”的局面,而5年后的今年,主政者依然仰天长叹“人才依然是制约海南发展的关键要素”。
显然,海南官方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在最近一次政府会议上,官方祭出“互联网+”的旗帜,希望利用这个“无边界自由流动’的工具改造封闭的海南,营造一个要素自由流动的创业环境,吸引更多的年轻人留岛创业。
有着25年“闯海”经历的陈明发意外登上了《海南日报》的头版。起因是,这位互联网公司的掌门人计划将总部搬离海口,此事一度惊动了海南省政府高层。在一系列“指示”下,海口市正努力留人。
互联网业内人士表现出了谨慎的乐观。在写给省长刘赐贵的一封公开信中,他们提到政府官员在这一波“互联网+”热潮中需要的改变:政府和企业“尽快解决同一频道思考的问题”。
这是在海南提出借助“互联网+”实现区域经济转型之后的一个案例,故事的内涵是,政府要求“为企业做好服务、解决问题,为海南产业发展,尤其是互联网营造良好软环境”,显然,吸引互联网就是吸引人。这也可以看做是海南致力于与中国经济发生深刻联系的第二次尝试。鉴于互联网经济模式的开放性,其有可能帮助海南突破距离、资源等方面的限制,探索出一种全新的道路。
不管怎样,这都可以算是一个好的开始,对于已经27岁,仍在寻找自身定位的海南经济特区来说,这亦是一场新的救赎,“互联网+”当然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在整个中国都在转轨的大潮中,海南再也没有多少机遇可以挥霍。
否则,逃离海南岛的大戏,就真的会搬上荧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