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德咏:深入推进巡回法庭改革 为人民司法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沈德咏指出,一年来,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和第二巡回法庭深入推进各项司法改革措施,努力探索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司法改革经验,建立健全公开透明、公正高效、廉洁权威的司法新模式,各项工作都取得新的发展进步。办案质效显著提高,坚持严格公正司法,依法审理每一起案件,法官人均结案数、结案率、服判息诉率等各项指标在全院各审判部门中名列前茅,有效树立司法权威,促进提高司法公信力;就地化解矛盾成效突出,坚持司法便民利民,积极开展巡回审判,注重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涉诉信访问题,巡回区内涉诉信访呈平稳下降趋势,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司法改革全面推进,积极探索司法体制改革,在审判权运行机制、司法人员管理、司法行政管理、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稳步推进,与律师协会、法学院校深度合作,建立实习助理、法律志愿者、主审法官与法学专家互聘等合作交流机制,在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拓宽法治人才培养途径、构建法律职业共同体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宽松和谐的外部环境初步形成,自觉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监督,广泛联系社会各界,以开放、包容的心态面对媒体和社会,营造了宽松和谐的外部环境。
沈德咏强调,巡回法庭作为司法改革的排头兵和试验田,要在巩固现有改革成果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全面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要优化审判权运行机制,制定主审法官和庭长权力清单。要完善司法便民利民机制,切实发挥巡回审判的职能作用,推动形成涉诉信访矛盾多元化解合力。要构建深度司法公开机制,推动裁判文书说理改革,将依法可以公开的裁判文书一律公开,最大限度地以判服人。要进一步改革案件管辖制度,通过调整巡回法庭受理跨区域案件的级别管辖标准,确保巡回法庭去地方化的职能作用充分发挥。要进一步明确巡回法庭的职能定位,理顺和本部相关部门的关系,形成一套既明确分工又相互支持的管理和运作机制。
沈德咏要求,要大力加强巡回法庭队伍建设,努力提升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能力和水平。要完善巡回法庭法官职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巡回法庭干部的任用管理机制。要深化向邹碧华同志学习活动,坚定法治信仰,认真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以廉洁司法确保公正司法,树立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和法官的良好形象。
沈德咏强调,巡回法庭的改革,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要进一步强化自觉接受监督意识,在健全完善联系代表委员的长效机制和特约监督员的履职保障机制上下更大功夫,切实提升接受监督工作成效。要强化律师履职保障,狠抓《关于依法切实保障律师诉讼权利的规定》等规章制度的落实,进一步形成化解矛盾纠纷的合力。要做好新形势下的宣传工作,建立与各类媒体的良性互动关系,综合运用网络媒体、新兴传播工具以及传统媒体等各种传媒形式,主动回应社会关切,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乔晓阳在讲话中指出,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第二巡回法庭一年来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牢牢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工作主线,取得了超出预期的积极成效,为全面推行司法改革提供了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巡回法庭通过全面推行新的审判权运行机制,特别是落实“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机制,建立干预过问案件全程留痕制度,有效地实现了去行政化、去地方化,极大地提高了司法公信力,具有改革示范作用。实践证明,中央设立巡回法庭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下一步,巡回法庭要进一步探索完善巡回法庭审理跨区域案件职能,推进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落实探索新的改革举措,完善巡回法庭人员职业保障制度。司法改革与立法工作的关系是协调推进的关系,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将全力以赴支持巡回法庭以及整个司法改革事业,积极并及时地提供最大的帮助。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苏泽林、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公丕祥出席座谈会。广东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林少春及沈阳、深圳市委负责人分别致辞,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第一巡回法庭党组书记、庭长刘贵祥,及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党组副书记、副庭长郑学林分别介绍了两个巡回法庭工作情况。全国人大代表马纲领、韦飞燕、刘桂凤、张素荣、易凤娇、杨震,专家学者王卫国、王振民、王涌、刘桂明、陈卫东、赵旭东、贾宇、黄闽、梁慧星,最高人民法院各部门负责人,第一巡回法庭和第二巡回法庭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