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深处陕南"移民"的喜与愁:不少人花去积蓄

06.10.2014  10:58

  中新社陕西商南10月5日电 题:秦岭深处陕南“移民”的喜与愁

  中新社记者 冀浩凡

  金秋时节,陕西商南县赵川镇,鸟语花香、碧水环绕。置身其中,犹如进入了一幅优美的田园画卷。

  10月5日,中新社记者驱车到此,探寻这个陕南边陲小镇的移民搬迁近况。 

  陕西南部包括汉中、安康和商洛三市的28个区县,由于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多发,陕西官方决定从2011年起,用10年时间,对当地60万户、240万人实施有计划的搬迁。三年来,这个号称继三峡工程之后,中国规模最大的移民“迁徙”工程累积安置20余万户70余万人,已有13余万户45余万人迁入新居。

  在赵川镇前川移民集中安置点建设工程现场,记者看到,座座楼房拔地而起,清澈的滔河水沿着小镇的街道蜿蜒流淌。就在一年前,这里仍是一片荒草滩。

  45岁的搬迁户谭从金说,因为当地土地资源贫乏,不少居民世代生活在山顶、沟壑、梁峁、林区,行路、上学、就医、饮水极为不便,条件异常艰苦。去年中旬,老谭一家搬入位于镇上的新居,一套约80平方米的两居室,南北通透,户型周正。屋内,液晶电视、空调、冰箱等电器一应俱全。

  “从山沟到城镇,从土屋变洋房,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老谭感慨,走出深山区单凭自己,势单力孤,难以实现。借助陕南移民搬迁的契机,老谭获得了“挪旧窝,安新家”的机会。

  这个陕南小镇上,家家户户凉台上高悬着腊肉腊鱼;高楼屋顶,除了太阳能热水器,还晾晒着干豆角、洋芋粉、腌酸菜等当地特产。接下来的大半年里,凉拌、热炒、包饺子、下米饭,陕南人都离不了这些。

  在享受乔迁之喜的同时,留守在家的老人妇女也有些许思念和淡淡忧愁。52岁的搬迁户徐堂军,3个儿子都在外打工,十一假期,也无法归家。“孩子们各过各的,跑得太远了,想得慌”。

  “儿子儿媳都忙,小孩生下来就送回老家。”老徐告诉记者,虽然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但小城镇里相对匮乏的工作岗位,不具竞争力的收入水平,很难留住年轻人。徐堂军说,他并不埋怨儿子,只是担心下一代的成长,“没有父母的家庭始终不完整”。

  “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是整个陕南移民地区亟待解决的难题。对于自2011年工程启动以来完成搬迁的70万民众来说,购置新居,是一生中最大的投资之一。尽管有政府的补贴,不少人还是花去了几乎半生的积蓄,还有人向亲友借钱,至今未能偿还。

  中共陕西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梦熊认为,移民搬迁促进城镇化的道路能否走通,不取决于是否把人搬下来,而是取决于配套产业能否跟上,否则三五年后“移民”的发展就成了问题。

  同在商南县的金丝峡镇,也属于移民搬迁的范围。由于背靠国家4A级风景区金丝大峡谷,近年来,游客络绎不绝。当地依托旅游景区建设,引导搬迁户从事务工、经商、旅游服务等二、三产业,实现由单一的种养业收入,逐步向加工、运输、服务、劳务输出等多元化转变。

  在内地农村,休闲农业蓬勃兴起,各种农家乐比比皆是,不少年轻人也返乡创业,这或许为其他陕南移民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对于未来,徐堂军还是希望儿子能回老家,“一家人在一起,和和美美,做事也有奔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