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陕西日报》:食农城 安民生

11.12.2015  11:45

 

 

http://esb.sxdaily.com.cn/sxrb/20151211/html/page_06_content_001.htm

 

 

食农城 安民生

——杨凌示范区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纪实

 

杨凌,一座拥有数千年农耕历史的田园小城。横亘古今,杨凌与农业血脉相连。四千年前,中国最早的农官“后稷”在这里教民稼穑,树艺五谷;1934年,西北地区第一所农林专科院校在这里创建;1997年,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在这里成立。 
        在履行国家使命、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杨凌示范区又主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下辖的杨陵区同时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自此,杨凌吹响了“双创”工作的号角。 
        目前,杨凌从城市到镇村(社区)全域食品安全的创建指标任务基本完成,食品安全示范县(区)已经顺利完成省上验收。 
        担当:高位推动抓创建  
        农为邦本,食为政首。杨凌能够纳入“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试点,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将其提升到示范区2015年惠民“十件实事”之首,党政同责,高位推动。 
        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郭社荣提出“创建基础上水平、综合创建提档次、体制机制出效率、科学创建出经验、城乡一体出特点、以农为主出亮点”的总体目标。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魏建锋担任创建领导小组组长,要求“两级联创、对标部署、挂网作战、立说立行,确保创建工作一举成功”。 
        一年来,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听取专题汇报、专题研究创建工作、亲自带队检查督查;监管经费、检测经费、创建经费全部列入财政预算;创建工作按3分进行绩效考核;全区组织市场联合集中检查26次……各级干部凝心聚力,齐抓共管,运用“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创建工作“包抓机制”。一年来,创建辖区的街道和门店,全部实现了“点对点、一对一”包抓。每周一三五下午,随处可见包抓干部忙碌的身影,他们逐个企业、逐个市场、逐个门店检查整治,累计检查经营户2万余家次,督促整改问题800多个,创建工作实现了人人参与、个个奉献的共建格局。 
        宣传:全民参与总动员  
        食品安全城市的创建,需要自下而上、由城到乡的全民参与。为此,杨凌多部门联动,多途径推动,整合媒介资源,创新宣传方式,让创建工作入眼入心。 
        主流媒体策划系列专题报道;组织大型创建签名活动;万名志愿者进店入户宣传,发放资料、知识手册30余万份(册);向全区单位、企业及门店赠阅《食品安全法》7000本;策划实施“食品安全知识电视大奖赛”系列活动;开通“食安杨凌”微信公众平台,每天推送创建动态和食品安全常识等资讯;举办食品安全专题文艺晚会、亲子活动、知识讲座等。从机关到校园、从企业到社区,从城市到乡村,杨凌以宣传为抓手,发起了一场全方位、立体式的“创建总动员”。 
        公众创建和食品安全知晓率达到85%以上,实现了“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目标,使创建工作真正接地气、惠民生。 
        正本:健全监管增实效  
        保障食品安全,必须建立权威高效的监管体制。2014年,杨凌完成了三级食药监督机构改革,增设杨陵区食药监管分局和镇办食药监管所,实行食药监管系统“垂直管理”,实现了三级一体化部署、网格化定责、全覆盖监督、高效能落实。食品监管人员超过总人口万分之三,今年又新增17人。聘任91名协管员和20名社会监督员;投资近60万元,一线执法人员执法装备和快检设备均配备到位;投入30万元建成食药安全信息化平台;每个村和社区建有“食品药品利民服务室”。全区5个镇办监管所全部通过省级示范所验收。 
        在食品安全城市创建活动中,杨凌构建起安全知识科普、投诉举报、企业诚信公示、高效行政审批、社会监督共治等五个惠民利民服务平台,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难题。建立以食品药品安全利民服务大厅为依托的食品安全知识科普平台,定期开展教育培训。建成以投诉举报中心和投诉举报制度为依托的投诉举报平台,及时受理投诉举报。建成以企业红黑榜制度和企业诚信评估制度为依托的企业诚信公示平台,及时公布企业监管信息和奖惩信息。建成以政务服务窗口为依托的行政审批平台,最大限度方便群众,促进食品产业发展。建成以社会监督员和“三进”(进机关、进企业、进市场)监督活动为依托的社会监督共治平台,定期通报信息、听取意见,发挥社会力量实现共治共享。 
        清源:端口前移抓安全  
        为了把控源头食品的安全,杨凌大力建设安全农产品溯源体系。从2013年至今,发挥示范区现代农业优势,在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和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的基础上,着力构建农产品“五大中心”。建立了农产品标准化认证中心,全面推行“三品一标”认证,打造精品农业;依托基地,对食用农产品和畜产品进行身份标注,给每个产品编制二维码,消费者可通过扫描二维码,实现播种、管护、采收、检验到市场销售的全过程信息查询。建成了全省第一个通过省食安委验收的食品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实现了示范区内人员设备统一使用、检测任务统一安排、检验经费统一管理、检验信息部门共享。建立了食品农产品溯源中心,实现对基地农产品的全程信息查询。建成杨凌远程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实现了对区内外农业生产基地全时段全过程的实时远程监管。建成职业农民培训中心,培养现代职业农民。目前全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15家,建成省级和国家级示范合作社10个,13个农产品生产基地、45个产品通过了“三品一标”认证,认证覆盖面积达到2万余亩。以本香、秦宝为代表的食品生产企业肉品溯源体系已经全面实施,“杨凌出产”正以其特有的“全公开、全透明”的品质和形象,向消费者兑现绿色、安全的承诺。杨陵放心农产品品牌影响不断扩大。 
        防微:“五个最严”控风险  
        为了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杨凌提出“生产源头管得严,加工销售查得勤,检验监控抽得广,案件查办盯得紧,监管责任落得实”的“五个最严”要求,扫盲点,查风险,排隐患,全面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实施食品经营11种业态管理规范,杨凌制定推行“四小”管理办法,大中型餐饮场所全部实现“明厨亮灶”,全区所有食品经营单位悬挂监督公示牌、摆放文明安全餐桌牌。建立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分析和预警制度,开展多环节、多领域的专项整治。建立覆盖全产业链的企业信用档案,培育建成示范企业、示范门店、示范村镇、示范学校、示范基地共计622家。定期向群众发布《食品安全消费提示》,举办媒体信息发布会,抽检食品重点品种,公布食品企业“黑红榜”。公安部门成立食药侦查支队,与食药监局联合办公执法。全年办理执法案件53起,比上年增长280%,行政拘留1人。多层级管控体系,让食品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疏堵:除掉城市“牛皮癣  
        食品“四小”乱象,是所有城市的“牛皮癣”,也是食安杨凌创建的大难题。按照“疏堵结合”原则,杨凌两级政府投资3000多万元,新建3个专业市场,改造建成5个便民市场,对小餐饮、流动摊贩划行归市,强化监管。同时,结合群众需求,在流动摊贩相对集中的地点,由政府投资购置120辆小型餐车,免费交给经营户使用,实行统一路段、统一地点、统一车辆、统一时间、统一服装、统一标示的“六统一”管理措施。逐个摊点登记备案,加附二维码,为流动摊贩上了“电子户口”,确保问题食品可追溯,倒逼经营户落实主体责任。这些举措,提升了城市管理水平,赢得了群众满意。
        探索:重点人群食安路  
        杨凌农高会是全国5A级农业类综合展会。多年来,杨凌逐步探索出食品安全保障“十项流程和举措”,保障了每届农高会150多万人的食品安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共计5万多人,占杨凌城区一半人口,是群体性、系统性食品安全防控的重点。为此,创建工作与两所高校加强协作,实行学生食堂“六统一配送”管理举措,探索建立“6T管理”的规范化餐厅,使大学生群体的食品安全得到切实保障。 
        杨凌率先制定农村聚餐管理规范,推行“有登记、有指导、有过程监管”的“三有”管理模式,建成农村家宴服务中心4个,有效保障了农村食品安全。 
        经过艰辛努力,杨凌按照国家总局趟路子、树标杆、重示范的创建要求,充分发挥农科城优势,创新监管方式,探索有效方法,创建活动组织实施有力有序,创建成效受到广大群众的普遍认同和肯定,实现了食品安全整体水平和群众满意率大幅提升的目标和要求。 
        如今,杨凌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如火如荼,这场以捍卫“舌尖安全”为理念的民生活动,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情赞誉。食安杨凌,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前进的脚步永不停歇。

 

牢记使命保民安

——未央区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纪实

 

近年来,未央区围绕西安市创建国家首批食品安全城市和全区创建全省食品安全放心区为目标,举全区之力,夯实创建职责。制定了行刑衔接、举报奖励等多项制度;创新探索,推出“两图两档一承诺”、诚信档案等管理模式,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未央食药监管局战线职工牢记肩负的神圣使命,铭记“四个最严”的精神,全面夯实监管责任,全区食品药品安全形势稳定向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湖北省、石家庄市、襄阳市、南宁市、唐山市等10个省、市考察组前来未央区考察学习。 
        夯实基层  构筑食品安全底线  
        无论在熙熙攘攘的闹市,或是在背街小巷,还是在琳琅满目的超市以及门庭若市的餐厅,都需要食药监管人员亲临一线。 
        在机构改革过程中,未央区把对基层所的建设当作改革的第一任务来抓,辖区十个食品药品监管所,硬件设施应有尽有,并一次性全部通过市级示范所验收,在西安市食药监系统率先实现了“机构编制、人员配备、办公设施、执法装备”四个到位。 
        各监管所成立以后,主动作为。徐家湾所更是将所建在了市场内,充分发挥了“前沿哨卡”的作用。各监管所于去年11月起实行“每日晨会制度”,有效提升基层所规范化水平。全体监管人员面投入到食品安全风险大排查百日行动、“小餐饮”改造提升、医疗器械“五整治”、药品经营监督检查等工作中,扎实开展专项整治,积极探索“四小”食品行业、私房菜、农家婚宴等特殊领域的监管模式。今年以来,各监管所共检查各类食品药品企业5610家(次)。 
        制度创新  无缝监管保食品安全  
        近年来,商贸服务业逐渐成为未央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为监管执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未央适时创新监管机制。 
        网格化管理,建成“四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成了区政府,各街道,各社区、行政村主任,食品安全协管员各负其责的“四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使食品安全监管做到了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必有责。 
        强化激励机制,完善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制定印发《未央区加强食品药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同时加大企业信用档案的建立,在农贸市场推行信用登记管理办法。大力推进“放心早餐”、“放心馒头”、“放心豆制品”等系列惠民工程。全区106家食品生产企业按照生产单元全部建立了信用档案。全区大、中型餐饮单位、学校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机关及企事业单位食堂量化分级评定率达100%。 
        备案登记,全力推进“小餐饮”改造提升。针对食品“四小”行业特点,按照“疏堵结合、积极稳妥”的基调,采取纳入监管视线,留下监管痕迹的办法,通过登记备案+公示的方式,使不符合许可办证条件而又长期游离于监管之外的“四小”纳入管理轨道。以街道为主,将辖区“小餐饮”改造提升任务分成十个片区,分片包干。目前,广安路、文景路、凤城九路、大明宫万达广场等10条餐饮示范街区及100家示范店已打造完成。 
        组织辖区500余家小餐饮单位召开了“改造提升现场观摩会”,同时对辖区近1000余名小餐饮经营人员进行了业务知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水平。为餐饮单位发放了工作指导手册、改造提升制度牌、电子消毒筷机、工作服(帽)等物品,使餐饮店面貌焕然一新。目前,已登记备案近3000家,完成改造提升小餐饮单位1000家,并通过市局验收。 
        “四打击四规范”,深入整顿农村食品市场。截至目前,共检查食品生产单位121家(次)、食品生产小作坊82家(次)、食品经营户712户(次)、农贸市场101个(次)、餐饮服务单位650余家(次)、校园及其周边食品经营户330户(次),登记备案并发放食品“四小”行业安全监督公示牌610余户,对存在问题的食品经营户下发执法文书110余份,查处取缔黑作坊、黑窝点9个。 
        科技创新  提升食药安全监管效能  
        未央积极运用高新科技和现代通讯技术,建立并启用了未央区食品安全监测评价中心,充分发挥和利用“一网(食品药品安全网)、一库(食品药品企业电子地图注记式数据库)、一平台(食品药品企业实时监控平台)”的作用,提高食品安全监管和行政执法效率。 
        着力打造“未央区食品安全监测评价中心”。以中心为依托,在基层所设立了快检室。区监测评价中心配备了多功能食品安全检测仪、农药残留速测仪、金标读数仪等12台专业检验检测设备,可以进行20多个大项、80多个小项的快速检测工作;各快检室都配备了相应的快检设备,基本实现了“从农田到餐桌”一站式检测。 
        借力宣传  构筑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  
        未央坚持“宣传也是监管”的理念,采取多种有效形式,构建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 
        重视媒体宣传。加强内外衔接,凡是系统内开展的重大活动,查处的典型案例,都主动与媒体联系。与移动电视联合制作“地沟油专项整治”、“示范创建”等系列专题,引导公众关注食品药品安全,参与社会监督。 
        加强科普宣传。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五进”活动,以学校、农村、社区为重点区域,以重要节日、重大活动为重点时段,以未央区食品药品安全网、手机短信、微信微博、“用餐温馨提示牌”为宣传平台,采取发布警示信息、开设宣传专栏、制作宣传展板、散发宣传材料、悬挂宣传横幅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法律法规、食品药品安全相关知识。先后开展活动200余场,累计发放宣传材料50000余份,各类书籍10000余册,张贴海报30000余份,悬挂横幅1000余条,接爱群众咨询2000余人(次);户外墙体广告覆盖率达30%以上。仅2015年,群众就主动向监管部门举报涉及食品安全线索150余条,营造出了食药安全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环境。 
        加强相对人培训。实施教育培训“双千”工程,采取集中培训、乡镇轮训、送教上门等形式,对全区安全管理人员和重点岗位从业人员进行分期培训。 
        雷霆出击  严厉打击食品违法  
        以“飓风行动”为主,开展保健品非法生产非法经营、食用油、乳制品、火锅底料和调味料、猪肉及肉制品、食品添加剂、开展处方药销售监管医疗器械“五整治”回头看专项检查等多项专项整治工作,大力推进小餐饮改造提升、餐饮业“明厨亮灶”试点等重点工程,进一步强化对学校食堂、校园周边小饭桌、农家乐和建筑工地食堂等重点场所的监督检查,严格市场准入,严格企业产出,严防问题产品流入市场。累计摸排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单位10970家,建立监管档案8000余份,查清行业性风险点132个、环节性风险点42个、区域性风险点11个。取缔无证经营5个,停业整顿39个,捣毁窝点5个。共处理投诉举报160多起;对违法违规行为共立案241起、结案218起。联合未央检察院,公安未央分局共同建立了涉及案件移交、信息互通等多项行刑衔接工作机制。全区举报奖励5起,奖励金额2.5万元。 
        近年来,未央食药监管局先后荣获未央区争先进位先进单位,全省食品安全风险大排查百日专项行动先进集体,全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先进单位,全省“食品安全放心县(区)”创建工作先进单位,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先进集体,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连续三年获政风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张伟峰 印润润 鹿赛 曾甜 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