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涧县人大常委会以建设“书香、活力、法制、和谐”为抓手强化自身建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做好人大工作,人大常委会自身建设必须先过硬。清涧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自产生以来,始终把加强自身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以建设“书香、活力、法制、和谐”四个人大为抓手,全面加强党建工作,着力创建“模范机关”,逐步建立了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人大干部队伍,树立了常委会规范高效、依法履职的良好形象。
建设“书香人大”,补足精神之钙
清涧县人大常委会研究确立了“书香人大”建设目标,用足、用好了学习这个“充电器”,着力为依法履职奠定坚实的基础。一是营造良好氛围。围绕机关文化建设,精心打造文化走廊,不断改善办公条件,积极创办学习专栏,切实增强了人大机关书香气息。二是完善学习制度。规定每年3月为集体“学习月”,每周一为集体“学习日”,采取办公室主持、常委会各主任轮流指导、机关干部授课辅导的模式,重点对中央、省市县重要会议精神和法律法规进行学习讨论,有力地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三是组织专题培训。先后举办了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履职培训班、乡镇人大工作人员培训班以及预算审查监督培训班,分层次、分批次对相关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切实提升了人大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履职能力。四是强化激励机制。制定了《机关干部稿件发表奖励办法》,不断加强人大宣传工作,鼓励干部加强学习、勤于写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目前,共编印《清涧人大》24期,在市级以上报刊杂志上发表稿件近200篇,县人大常委会及机关干部多次在陕西人大新闻奖评选中获奖,宣传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
建设“活力人大”,开启创新之源
清涧县人大常委会以建设“活力人大”为载体,开拓思路,多措并举,不断改进服务水平,努力提升工作能力,切实推动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一是创新工作思路。结合实际,制立了“四+4个6”年度工作计划,即建设“四个人大”,全年至少召开6次常委会、督办6个议案、编印6期《清涧人大》期刊、开展6次活动,进一步增强了人大工作的计划性和前瞻性。二是创新监督方式。创造性地采用“会前视察、会中测评、会后督办”的工作机制,探索中形成了“凡报告必测评,凡审议必票决”的刚性监督模式,全力促进民生改善,着力维护民权民利,切实加大了监督力度,增强了监督实效。三是创新履职平台。针对闭会期间代表“活动无定所”、“服务无窗口”的瓶颈问题,指导各乡镇人大高标准、严要求建设“代表之家”,并依托“代表之家”组织培训30余次、接待选民600多人次、开展活动40多次、化解群众矛盾纠纷80余件,使其真正成为学习交流、联系群众的平台和窗口。四是创新代表活动。根据代表闭会期间“组织代表难、活动开展少、发挥作用小”等问题,创造性地开展了“五个一、六带头”主题实践活动,促使全县各级人大代表结合自身优势,办实事好事、提意见建议、推广新技术、处理民事问题,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代表,有力地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建设“和谐人大”,凝聚团结之力
清涧县人大常委会以建设“和谐人大”为基础,牢记重托,不辱使命,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沟通了解,促使全县上下形成方向正确、团结和谐、上下协调、和衷共济的人大工作良好局面。一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始终做到与县委同心、同向、同步,全力促进县委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特别是常委会五位主任按照县委安排,积极协调,全力推进,在促进北国风光景区、笔架山生态文化园、清辛二级公路等全县重点项目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坚持与“一府两院”同频共振。把监督作为重点,把支持放在首位,寓支持、促进于监督之中,切实促进“一府两院”难点问题及社会焦点问题的解决。针对工业园区建设阻工、重点项目推进缓慢等问题,组织委员实地视察,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推动相关工作的开展;针对“两院”管理工作,对副院长、庭长、审判员进行重新任命,既推动了“两长”工作,又得到群众认可。三是精心指导乡镇人大工作。邀请人大主席列席常委会会议,建立常委会副主任联系乡镇人大制度,切实推动乡镇人大开展工作。通过多方协调,为各乡镇人大设立了办公室,配备了2名工作人员,落实了每个镇人大5万元工作经费,为乡镇人大聚焦“主业”创造了良好条件。四是不断提升机关干部凝聚力。积极开展各类学习讨论活动,着力解决机关干部“说不了、写不了、做不了”的问题,努力做到“双收双赢三用心”,促使机关工作效率明显提升。同时,建立了常委会领导联系退休老干部制度,帮助解决具体困难,让他们感受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建设“法制人大”,筑牢立身之本
清涧县人大常委会以建设“法制人大”为保障,按照中央、省市县关于转变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要求,持之以恒改进工作作风,通过制度创新夯实履职基础,进一步提升工作水平和议事能力,筑牢了立身之本。一是规范常委会议事规则。编印了《清涧县人大常委有关工作规程汇编》,对往届常委会部分零散不全、不相适宜的规章制度进行了修订和整合,使人大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二是强化机关内务管理。按照相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修改完善了机关学习、财务、值班工作、考勤管理等12项制度,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物。三是贯彻作风建设规定。按照“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安排,立行立改,真抓真改,严格执行车改规定,解决了37部个人手机捆绑单位座机电话,解除了8部家用电话和7个家用宽带挂靠单位等问题,进一步深化了机关作风建设。四是密切联系代表群众。积极开展“三访五促、为民服务”和“增晋创转”活动,密切与代表和群众的联系,先后投入资金20多万元,为帮扶村赠送化肥、农机械、土豆种子、苜蓿种子等生产物资,帮助村民解决了农忙之需、燃眉之急。
(李治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