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游揭秘:防沉迷系统漏洞多 移动端监管成空白
记者邀10名读者现场体验,逐一揭露网游的猫腻:
不需实名注册就能玩,针对未成年人的提醒成摆设
防沉迷系统运行9年漏洞仍多,移动端网游监管成空白
游戏中的“抽宝箱”是否涉嫌赌博……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网络的快速发展亦如同一把双刃剑,在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让很多心智尚不成熟的孩子们就此迷失在网游的世界里。
孩子沉溺网游,固然与移动互联网高度普及的大环境有关,然而更值得反思的还有家庭教育的缺位,游戏运营商的不自律及政府职能部门的疏于管理……
按照国家《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游戏的实名注册,对未成年人的防沉迷保护,以及不能为未成年人提供交易服务等都是为保护未成年人设置的“防火墙”,但现实中,这些监管却形同虚设,甚至有游戏设置“抽宝箱”,被家长、律师质疑涉嫌变相赌博。网络游戏世界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暴露出的诸多问题让人深感忧虑。
10月17日,华商报A07、A08版刊发了《手游的困扰》和《拿什么拯救你沉迷手游的孩子》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家长不断打进热线,反映自家孩子玩手游的问题。而关于手游存在的问题也浮出水面。
10月22日,华商报邀请了10名打进电话的读者进行体验。同时,邀请专家们对孩子们的游戏状态,及游戏中是否存在问题进行逐一分析。
>>数据说话
未成年人玩网游比例高达42.6%
2016年1月5日,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等单位发布“第八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对全国10省(区/市)90所城市和农村中小学校的7736名学生,以及1544名家长和99名老师的互联网运用状况进行调查,得到的结果是:超3/4的未成年人拥有个人手机;91.9%的未成年人有使用互联网的经历,远高于我国网民的总体触网率。56.4%的未成年人首次触网年龄在10岁前,同时,超九成未成年人都在上网时遇到过不良信息的侵扰。未成年人上网用于打游戏的比例占到42.6%。
而据华商报调查,未成年人大多数都有使用移动互联网的经历。西安49名接受调查的学生年龄分布从8岁至15岁,其中仅有一人表示从来不玩手机游戏。很多同学们都表示,“不玩和同学就没有共同话题!”
手游已经成为孩子们课余生活的一部分。
>>活动现场
9岁娃玩手游 3小时保持同一姿势
10月22日上午,在手游体验活动中,4名未成年人(在其监护人陪同下)与6名成年人在沉迷度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4个孩子对手游“爱不释手”,甚至在3小时的游戏过程中都没有变换过姿势,而成年人几乎都无法适应这样的“高强度”。
两个孩子交流着沉迷其中
活动从上午9时开始,多人连续在线3小时,随后当日下午又累计在线1小时,并未见到游戏商通过技术手段让他们从游戏世界中离开。
15岁的岩岩,起初玩的是王者荣耀,开始的1个小时里,他一直沉浸在游戏中。华商报记者几次叫他,都没有得到回应。1小时后,岩岩似乎对长时间玩王者荣耀有些倦怠,在人物死亡后,和紧挨着他的浩浩交流起浩浩正在玩的手游——穿越火线枪战王者(简称CF)。随后岩岩退出王者荣耀,和浩浩一同组队玩CF。
随后的2小时,两个孩子不停就游戏内容窃窃私语,但目光一直盯着自己的手机,完全进入沉迷状态,仿佛已与世隔绝。而此时他们的坐姿毫无健康可言。即便坐在座位上,面前是办公桌,俩人还是把手机拿在桌下暗处,头深深埋在桌下,背部严重弯曲。
没家长提醒他们不会放下手机
华商报记者尝试用这样的姿势玩手机,仅仅十分钟背部颈部就出现不适,需要站起来活动伸展才有所好转。但两个孩子保持这个姿势近两小时。
9岁的舟舟更是在当日上午的3个小时内,几乎一直保持着一个姿势,持续玩火影忍者这款手游,而且滴水不进,甚至连眼睛都不休息一下。奶奶多次提醒,舟舟只是象征性地抬头看一眼奶奶,又陷入游戏中。
7岁的小涛一直在玩逃亡神庙,只有当爸爸提醒他该让眼睛休息一下时,他才极不情愿地放下手机。爸爸收走手机时,他会撒娇恳求让再玩一会儿。10分钟后,爸爸便把手机给了他。
现场体验的成年人,几乎无法做到连续半小时以上玩手游。玩一段时间后,他们会伸伸腰,站起来走两步,喝口水,有时还需要站在窗前眺望远方缓解视疲劳。
>>实名『不实』
多款手游无门槛 QQ号、微信号即可登录
凯凯13岁,国庆期间,父母给他买了部智能手机,并办理了手机号。拿到手机的第一时间,凯凯就下载了QQ和多款网络游戏。而他玩的火影忍者手游就是用QQ号注册登录的。
据华商报记者了解,不少热门游戏均可使用QQ号、微信号直接登录体验,而QQ号、微信号申请注册的验证方法仅仅需要手机验证码,而不是严谨的身份信息核验。也就是说,只要有一部手机,游戏世界便对未成年人敞开了大门,没人阻拦,没人控制,甚至没人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