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池排水口会咬人吗 多家场馆安装隔离装置

19.07.2016  09:36

  加装防护网的排水口吸力很小,丝带随着水流漂走了。  记者王健 实习生李新萌 冯钰婧 摄

拆掉防护网后,排水口的吸力明显增大。记者王健 实习生李新萌 冯钰婧 摄

  夏日高温天气,不少人会去泳池锻炼消暑。目前中小学校都在放假,大大小小的游泳场馆、水上世界等戏水场所成了孩子们的乐园。然而,近日的一则新闻让不少人捏了把汗,湖南一名16岁少年在水上乐园游玩时,臀部被池底的排水口吸住不慎溺亡。

  其实,泳池“咬人”的事件近年来并不罕见,有不少游泳者因此而受伤或失去生命,因此泳池的排水口也被称为 “黑洞”。那么,排水口的吸力到底有多大,这种力量是否大到可以将一个人吸住,为此,记者在城东一家游泳馆内进行了实验。

   走访 泳池排水口都有隔离装置

  记者近日走访了市内部分游泳馆,发现各家游泳馆排水口都安装有隔离防护罩,采访中,当提及最近发生的排水口的“咬人”事故时,受访的游泳者大多称不知道,同时记者看到,经常有游泳者经过排水口,很多人甚至脚踩或是靠在排水口附近休息,还有个别孩子觉得脚踩在排水口上,把感觉到有吸力的存在是件很有意思的事。

  记者随机询问了十多家游泳馆的工作人员,大家都知道泳池黑洞“咬人”的事情,并无一例外地表示自家的场馆排水口“有网”。城东东站路李荣游泳馆的负责人李荣表示,他的游泳馆内有两个泳池,儿童池中有两个排水口,大泳池中的排水口比儿童池多两个,为了保证泳池中的水质达标,泳池中的排水泵是24小时不间断工作的,在营业时间段内排水泵只开一台,排水慢一些,晚上闭馆后才启动全部排水泵进行快速换水。为了减小排水时的吸力,泳池的排水口上都会安装金属防护罩,并且是高出地面的,这样即便是用脚踩住或是用身体的某个部位挡住防护罩,也能保证水流从防护罩的四周流动,这样就能避免吸力增大对游泳者造成伤害。

  西安市体育场内的西安市游泳运动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场内一共有室内室外两个泳池,池内的所有排水口上都有金属制的防护网,排水阀门也都由专人看管,大体量的换水都是在非营业时段进行,因此在客人游泳过程中不会发生吸力突然增大的情况。

  在城西一家小区的游泳馆内,400平方米的泳池有10多个出水孔,每个直径约为10厘米,分布在泳池的四壁,还有一个最大的排水口在泳池中央的底部,工作人员表示,排水口都用不锈钢的防护网遮住,为了确保水循环,场馆内的水泵需要不间断地工作,营业时间段内也是如此,为了保证安全,排水口的开关设置在泳池外,只有工作人员才能控制。工作人员还会定期检查排水口的防护网,并提醒游泳者,不能靠近排水口休息、停留。

   实验 加装防护网的排水口吸力很小

  昨日上午,在工作人员的协调下,记者在新兴骏景园小区联系了一家游泳馆进行排水口吸力实验。

  实验在一个池底有两个排水口的儿童池中进行,记者首先潜入水深80厘米的泳池中,将手靠近其中一个排水口的防护网上,除了池水本身的浮力外,并没有感受到其他的力量。之后,记者将其中一个排水口堵住,手靠近另一个排水口的防护网,仍没感受到任何吸力。当记者将一个丝带放到排水口附近时,丝带并没有呈现出下坠感,而是随着水流漂走了。也就是说,当泳池的排水口在有防护网保护时,吸力并不明显,对游泳者而言是相对安全的。

  随后,记者将其中一个排水口堵住,拆除另一个排水口的防护网,并将手靠近排水口,此时能明显感受到有股拉拽的力量将记者的手向排水口内牵引,但是力量并不算大,记者稍一用力就可以摆脱。记者再次用丝带放到拆掉防护网的排水口时,丝带呈现出明显的下垂感,并且向排水口的管道口里吸,拽出来时确实比较费力。

  通过实验测试可以得出结论,泳池排水口确实存在一定的吸力,但是在有防护网保护的情况下吸力并不足以将人吸住。那么,媒体报道的泳池“咬人”事件为何会发生?

  为此,记者采访了一位相关人士李先生,他说,这与池中排水口的多少、管径大小,还有水循环系统、排水泵的功率都有直接关系。他进一步解释道,泳池一般有两种水循环模式,逆循环模式和顺循环模式,逆循环模式中,注水口在池底,从下往上注水,这种模式的泳池大多是大型和新建的泳池,相对安全,不会出现吸人的情况。而一些非比赛型的游乐场所或建成年头较长的场馆内,大多采用的水循环模式为顺循环,也就是说泳池的排水口在池底,经过砂缸过滤后,再通过池壁或者底部的进水口进行补给,以此形成一个正方向循环,水流如此一进一出,势必在排水口处就会形成一定的吸力。如果一个采用顺循环模式的泳池内只有一个排水口且管径较粗,在没有安装防护网且忽略水泵吸力的情况下,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黑洞”,水自然流下时的吸力也有几十公斤,如果此时开启水泵,排水口的吸力可能是这个力量的四五倍。

编辑: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