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滇院士对推动云南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作用
院士是我国科技界的典范,在科学技术发展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在云南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多年来,云南省科技厅认真做好在滇院士服务工作。目前,在滇工作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有9位,分别从事植物化学、分子进化、红外技术、贵金属冶金、有色金属冶金、水利工程技术、植物病理、兵器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研究。据不完全统计,9位在滇工作的院士近年来先后争取到国家级项目289项,项目经费累计11.63亿元,获国内外重大科技奖项135项。9位院士以点带面拉动科技人才资源的整体开发,在云南省重点产业、支柱产业发展和学科建设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高端才智支撑,部分重大项目已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如苏君红院士提出的建设昆明光电子产业基地自投产以来,每年产值均超过20亿元;戴永年院士首创复杂含锡合金真空蒸馏新技术及装备开发,先后建成40条生产线,累计销售收入400亿元以上;马洪琪院士主持研发的高土石坝建设技术重大创新,为糯扎渡水电工程建设提前两年下闸蓄水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2012年首批机组投产发电直接经济效益约25亿元;孙汉董院士推动冬凌草和天然香料、精油的系统研究和开发应用,相关产品累计营销额在45亿元以上。在滇工作院士对推动云南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分布情况
9位在滇工作的院士中,中国科学院院士有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有6位。从工作单位性质看,3位院士在科研院所工作,3位院士在高校工作,3位院士在企业工作。专业分布上,3位院士从事基础研究,6位院士从事应用研究。产业分布上,3位院士研究领域涉及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2位院士研究领域涉及先进装备制造产业,2位院士研究领域涉及新材料产业,1位院士研究领域涉及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1位研究领域涉及能源电力。年龄结构上,60岁以下1人,60岁-70岁1人,70岁-80岁4人,80岁-90岁3人。
二、以原创性突破和二次开发为核心,全面提升云南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能力
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对加快提升云南省的创新能力,解决制约发展的关键和瓶颈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知识基础和更加强劲的发展动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多年来,在滇工作院士着力推进生物医药领域基础研究,不断取得重大原始创新突破,不断打造发展新优势,促进云南省经济社会行稳致远。
周俊院士率先在国内系统地开展人参属、重楼属等科属100余种植物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药用植物的新化学成分400多个。其中,天麻素、宫血宁等18个化合物已在生产上长期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其中,在天麻属化学成分研究中发现了治疗头痛、失眠的有效成分天麻素,1980年转让给昆明制药厂并生产至今,创造了上亿元的经济效益。推动三七及人参属植物的研究与开发利用,获得100余个化合物,为三七的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对重楼属6种植物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研发出治疗妇科出血的“宫血宁”,云南白药厂于1986年开始生产至今,形成白药集团的主要产品之一,上市至今累积主营收入近十亿。周院士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80篇,申请授权专利30余项,创立了我国唯一的植物化学和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了一批活跃在植物化学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孙汉董院士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唇形科香茶菜属等科属的260余种植物的次生代谢成分和化学物质基础,发现了系列新骨架及新类型化合物1200多个,有开发应用价值的化合物20余个。率先发现并阐明了冬凌草活性成分,推动了冬凌草作为抗菌、消炎和抗癌药物的广泛开发应用,系列产品累计销售收入达15亿元。推动云南天然精油品种的选育、推广、鉴定和标准制定,云南天然香料和精油每年出口销售额约2亿元,累计营销额在30亿元以上。研制的C-1铝材着色添加剂,填补了我国的空白。治疗脑血管疾病新药“注射用灯盏细辛酚”已经完成了Ⅲ期临床,现已申报新药证书。孙院士先后在内的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40余篇,出版专著4部,24项科研成果分获国家、中科院和省部级奖励,并荣获2008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在国内外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60余名。
张亚平院士主要从事基因组多样性研究,他立足于我国西南地区丰富的生物资源优势,主要从分子水平系统研究了生物进化的格局、过程和机制。在建立了具有国际影响的人群和动物DNA库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世界人群、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的遗传多样性,澄清了灵长类、食肉类、两栖爬行类等动物类群系统与演化中的重要问题。揭示了东亚人群进化的规律和一些民族的演化历程。系统地研究了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的遗传多样性,发现遗传多样性贫乏与物种濒危之间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确定了家犬的东亚起源,证明东亚是家养动物驯化的重要区域。对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作用下基因组进化的研究,揭示了一些重要的动物适应进化和畜禽经济性状形成的遗传机制。近年来,在Science,Nature,PNAS,PLos Genetics等国际刊物发表SCI文章40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20余项。由于在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获国际重要奖项“生物多样性领导奖”,成为亚洲地区唯一的获奖人。
三、着力突破产业关键技术,全面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科技为云南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云南省委、省政府在推进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基础设施滞后是云南发展的瓶颈,产业弱小的云南发展的软肋,产业培育是推动云南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多年来,在滇工作院士着力从云南省发展紧迫需求中凝练重大科学问题,组织重大创新活动,破解发展难题,相继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自主品牌,为推动云南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苏君红院士担任国家“7551工程”总设计师期间,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代热成像两种类型的通用组件的研制工作,并完成8个型号、5个外贸型号的研制和生产,两个型号热像仪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填补了我国高性能军用热像仪的空白,在陆海空三军的17个武器型号系统和外贸项目中得到了应用,提高了我军夜战、光电对抗、侦查、监视的能力。2004年起,开始第二代红外技术的论证、研究和生产销售。同时,苏院士提出在昆明建设光电子产业基地的设想,大力推动并促成兵器集团与云南省政府的相关合作,2006年8月,昆明光电子产业基地建成投产,实现军民融合。该基地自投产以来,每年产值均超过20亿元。苏院士先后省部级以上科技奖11项,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获兵器工业功勋奖,获光华基金一等奖,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获中国工程科技奖和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
2008年6月云南阳宗海发生砷污染事件,水质从Ⅱ类下降到劣Ⅴ类,丧失了饮用、农灌、水产养殖及洗浴功能。由于治理难度大,参与阳宗海水体减污除砷科技项目公开竞标的50余家国内外企业及科研机构纷纷退出。国内有关专家论证,阳宗海砷污染治理至少将需要3年至5年,经费将需40~70亿元。在云南省政府及科技厅的支持下,陈景院士带领云南大学项目组依托总经费为3000万元的财政科技经费,研究并提出治理阳宗海砷污染的沉淀吸附法,经过近两年的湖体治理,阳宗海水质由劣Ⅴ类上升至Ⅲ类,治理取得了决定性的重大成果。2011年6月22日昆明市人民政府通过媒体郑重宣布解除阳宗海“三禁”,这意味着省、市政府公开向社会承诺三年治理好阳宗海湖泊水体砷污染已达到预定目标,原本已经消失的打渔、垂钓和孩童嬉水的场景,又重现在万顷碧波中。阳宗海砷污染治理的成功实践,不仅解决了在大型农灌和饮用水功能的水体中进行低砷污染治理的国际性难题,而且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该技术还为解决云南省滇池、洱海、星云湖等富营养化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51年来,陈院士一直紧紧围绕国家经济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攻克了铑铱分离及提纯、金川资源综合利用中贵金属提取与分离新工艺、云南金宝山低品位铂钯矿全湿法新工艺、等离子体熔炼捕集料中提取铂钯铑等国际性的技术难题。已实现产业化的“硝酸工业用废铂催化网再生工艺”及近期产业化的“汽车废催中铂钯铑的溶剂萃取分离”,对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推进作用。先后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14项,出版专著3部。
戴永年院士长期从事有色金属真空冶金的教学、科研和工程研究,发展和形成了有色金属真空冶金理论体系。他和团队首创了复杂含锡合金真空蒸馏新技术及装备开发,先后在云锡集团和美国、英国、西班牙建成建成40条生产线,累计销售收入400亿元以上,在全球冶炼行业及二次资源回收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改革了锡、铅、锌冶金部分传统生产技术,经济效益累计约10.4亿元人民币,创外汇约500万美元,实现利税约1.715亿元人民币。研制成功卧式真空炉及相关工艺技术,在宝钢、鞍钢、韶关冶炼厂、金沙公司等均建立了大型有色金属真空冶金车间。先后完成了30余项科研课题,在有色重金属真空冶金领域的研究成果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1部。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4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20余项,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90余名。
作为我国水利水电地下工程及坝工建设领域技术带头人,马洪琪院士主持和参与了鲁布革、漫湾、广蓄、小浪底、三峡、小湾、糯扎渡、景洪等20余座大型水电工程。他组织设计、科研单位对许多关键技术问题开展协同攻关,成功解决了地下工程施工技术、特高拱坝和超高土石坝建设等世界级重大技术难题,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他主持研发的超高心墙堆石坝建设的关键技术及施工质量实时监控技术,实现了重大科技创新,为又好又快建设糯扎渡水电工程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电站于2011年11月提前两年下闸蓄水,2012年首批机组投产发电,直接经济效益约25亿元。马院士在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工作期间,先后争取国家科研项目7项,科研经费35733万元,为开发云南丰富的水能资源做出了杰出贡献。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14项,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著作2部。
朱有勇院士系统深入地开展了农作物生物多样性持续控制植物病害研究,开创性地从栽培角度探索了利用作物多样性时空优化配置控制病害的新途径,他的研究对解决现代农业生产中的作物病害流行及农药过量使用等问题有重要意义。他和他的团队建立了16项作物多样性控病技术,在我国11省市累计推广1.7亿余亩,百万农民从中受益,取得显著社会经济效益。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新西兰、法国等地大面积示范,被认为是国际上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成功典范。主持完成国家973、863等重大项目20余项,在Nature、PLoSONE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60余篇,出版专著5部,获发明专利20余项,获国际、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1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