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漫川关镇秉承“五大理念”建设美丽乡村
近年来,漫川关镇抢抓省级文化旅游名镇、市级美丽乡村建设和县级新农村建设机遇,以全国美丽宜居村庄建设为统揽,以“一心五区一带”为格局,以创新、开放、共享、协调、绿色“五大理念”为指引,高点起步、精心规划,突出特色、合力推进,迎来了漫川历史上投资力度最大、建设速度最快、功能设施最完善、面貌变化最明显的黄金时期。
一是秉承“创新”理念,组织领导机制有力有效。 省、市、县各级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和文化旅游名镇建设,以创新体制机制为突破口,打造坚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和管理队伍。省住建厅从2013年起将漫川关列为全省31个文化旅游名镇之中,市政府市长直接包抓漫川美丽乡村建设。县政府成立由县人主任任第一组长、政府县长任组长、三名副县长任副组长的漫川关文化旅游名镇及美丽乡村开发建设领导小组,抽调19名干部组建了漫川旅游开发管委会,建立了县级领导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夯实镇、部门的建设责任。新农村建设实行每名县级领导和每个县直部门联系包抓一个镇办,每个镇办要求书记包抓1个村、镇长包抓1个村,每个村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专门工作队。省、市对文化旅游名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实行月督查、季排名、半年观摩、年终考评的推进机制。镇上建立有城镇建设管理办公室,建强队伍、配齐设施,实现了集镇管理精细化、规范化。
二是秉承“开放”理念, 投资融资渠道 多元多样 。 构建强大的投入保障机制,千方百计筹措建设资金,有效破解资金难题。县财政每年专门预算一定的文化旅游名镇和美丽乡村建设资金,县上各部门将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和陕南移民搬迁、“双包双促”精准扶贫等相结合,采取以奖代补、项目配套等措施,每年整合捆绑相关涉农资金1.5亿元。成立山阳县旅游投资开发公司和城镇建设投资开发公司,招商引进安徽鲍家花园、鼎盛园、湖北汉成等公司,累计招商引资10亿元以上,建设前店子美丽乡村、小河口水上乐园、猛柱山电站、优源生态科技观光园等承接古镇旅游的功能性项目。对污水处理厂、生态停车场等设施采取PPP模式,积极吸纳社会资金3.5亿元以上。各村发动群众自力更生,组织群众投工投劳,引导民间资金投入旅游经济区建设。
三是 秉承“协调”理念, 全域旅游规划实际实用。 坚持大漫川、大规划、大旅游理念,由管委会负责各类规划的审核把关和统筹协调,始终把规划挺在前面、定在高端、落在实处。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按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休闲度假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省级文化旅游示范镇、山阳文化旅游中心”的五大定位要求,严格评审程序,做到规划定位与发展实际相协调。坚持规模经营与片区效应相结合、一次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的原则,力求各类规划相配套、各个片区成互补,做到整体规划与功能分区相协调。重视干部群众对规划制定与评审的参与程度,多次组织部门负责人、镇村干部和群众代表赴安徽、浙江、四川、成都及西安、商洛等地考察学习,解放思想、更新理念,做到群众意愿与规划要求相协调。先后编制完成了《总规》、《控规》、《漫川关文化旅游名镇保护规划》等4个综合规划和前店子旅游综合服务、小河口水上休闲娱乐等6个单体规划,确定漫川文化旅游经济区总体布局“146”工程,即一条靳家河休闲长廊、四类旅游观光人车分流通道、六个联创美丽乡村功能片区。
四是秉承“绿色”理念,旅游功能项目互融互进。 坚持修旧如旧、古色古香的原则,打造特色街区,完成骡帮会馆布展、黄家药铺、竹林寺等12处古建筑群的保护修复,实施古镇秦楚街、临河街、南新街、柏树坪等650户民居仿古改造。坚持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实施古镇门户区“六大工程”,即西北最大私家园林—漫川人家、内含温泉酒店的鼎盛生态农业观光园、李家湾商贸步行街、24米宽迎宾大道、游客集散广场、连接6个村田园旅道。坚持节能环保与功能完善相协调,新建3个公众休闲广场、8个公厕、3个生态停车场、4座景观桥梁、3条观光大道、2个农贸市场,完成靳家河休闲长廊、畜水绣镇、污水处理厂、烈士陵园、二期供水、柏树坪大道建设。坚持环境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配建村级服务中心6处,硬化庭院200户,改造厕圈120余户,房屋白墙化实现全覆盖;配备村级环卫工人20人,配置垃圾桶、铁皮垃圾箱共800个,村容村貌明显改善。
(五)秉承“共享”理念,文化旅游产业利国利民。 集中对古镇秦楚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等八大文化进行系统梳理和挖掘,增强古镇景点的公益性与开放性,加强文化旅游促销与服务,实现旅游资源共有。开展“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创建活动,村村建有农家书屋和电子阅览室,组建民间文化演艺团队,修订村规民约,布置传统文化墙,实现公益事业共享。积极发展古街特色饮食、农特产品、旅游纪念等特色街区,开发古镇藤编、坚果、豆腐乳、豆酱等旅游商品,扶持发展农特产品经营店,发展农家乐集群4处46家,实现旅游产业共赢。依托新农村建设,着力培育茶叶、核桃、板栗、黄姜、桃园、养殖六大主导产业,组建种植、养殖合作社,项目带动农民就地就近就业6000余人,户均增收2万余元,实现产业富民、成果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