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头观澜丨擘画黄河 国之大者

22.10.2021  09:15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在中国版图上,黄河就像一个巨大的“”字,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流经九省区,从山东东营市汇入渤海。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黄河入海口考察,关注黄河保护与发展这一“国之大者”。

  点击收听本期《潮头观澜》音频版

  00:00

  04:16

  保护黄河 千秋大计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早在上古时期,黄河流域就是华夏先民繁衍生息的重要家园。在我国5000多年文明史上,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也是全世界泥沙含量最高、治理难度最大、水害严重的河流之一。历史上,黄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中华民族始终在同黄河水旱灾害作斗争。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呈“”字形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省区,全长5464公里。(资料图)

  1952年,毛泽东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揭开了新中国治理黄河的序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深入黄河沿线考察调研。两年前,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座谈会,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

  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和推动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蹄疾步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为两大关键词。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这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共抓大保护 呵护母亲河

  生态脆弱,是黄河流域面临的最大问题。黄河上游的高原冰川、草原草甸和三江源、祁连山,中游的黄土高原,下游的黄河三角洲等,都极易发生退化。由于环境污染积重较深,黄河流域水质总体差于全国平均水平。

  

  △黄河入海口位于山东东营市垦利区。(总台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近几年,总书记到沿黄省区考察,生态保护始终是关注重点。

  今年6月在青海考察时,总书记强调,要积极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综合整治水土流失,稳固提升水源涵养能力,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

  9月在陕西考察时,总书记来到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样板——高西沟村,强调要把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这次总书记到黄河下游的山东东营考察,首站关注的依然是生态保护问题。4个多月时间里,总书记横跨黄河上、中、下游三省,始终强调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一重要原则。

  

  △金秋时节的黄河入海口,色彩斑斓。(资料图)

  近些年,随着生态保护和治理力度不断加大,黄河流域生态脆弱的面貌整体好转。目前,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率从1990年的43%提高到了66%,为确保黄河安澜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质量发展 打造幸福河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地带,但同东部地区及长江流域相比,黄河上中游7省区发展存在明显差距,沿黄各省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2019年召开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总书记举了一个例子:源头的青海玉树州与入海口的山东东营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相差超过10倍。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迈向共同富裕,黄河流域亟须破题。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沿黄河各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黄河三角洲拥有天然芦苇270平方公里,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重要的“中转站”、越冬地和繁殖地。(总台央视记者李炜、程铖拍摄)

  三江源、祁连山等生态功能重要的地区,主要是保护生态、涵养水源,创造更多生态产品;河套灌区、汾渭平原等粮食主产区要发展现代农业,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区域中心城市等经济发展条件好的地区要集约发展,提高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总书记为各地区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给出了更为具体的实现路径。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未来可期。

编辑:赵鹏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