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县积极试行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

21.09.2015  18:18
            近日,潼关县政府下发文件,就试行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提出指导意见。
            据了解,此次“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的实施范围主要是全县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在职教职员工。主要内容为, 编制、教育部门按照编制标准核算全县教师编制总量,科学设置学校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岗位数;学校具体负责教师聘用和教师日常管理、考核等工作,采用校内聘用(不超过总设岗位90%)和校际间聘用(不低于总设岗位10%),体、音、美教师采用“大学区包联”形式进行。未能聘用的教职工,向县教育局提出转岗申请。如不愿转岗,工作由原学校安排,但不再享受奖励性绩效工资。一年后还未能被聘用的教师,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离岗培训,培训后仍不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要调离教师岗位。             该县力争三年内实现县域内“县管校聘”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到2018年实现全县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备均衡,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             另悉,为落实“教育兴潼”战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潼关县政府决定每年投入不低于80万元的经费,用于教师专项培训。该县将全面启动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岗位能力培训,加强幼儿教师全员培训、班主任培训、体音美等紧缺学科教师培训工作。定期聘请省内外知名教育专家、优秀校长、学术名师、管理专家等对全县教师进行专题培训。与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加强合作,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利用3年时间,使全县200名教育管理干部和1000名中青年教师得到高层次培训。鼓励45岁以下中小学教师通过在职学习、脱产进修、远程教育、自学考试、攻读教育硕士等多种学习途径提高学历水平。对于取得本科以上学历证书的教师,县政府将设立专项经费,按照每人不低于20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             为使教师培训工作落实到位,该县成立了以主管县长为组长,教育、财政、人社等部门为成员的教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教师培训指导和组织工作。县教育局和人社局对教师培训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和评估。(文/郭建鹏) (责任编辑:胡玥)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