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魔力”——魔芋产业化的“汉阴之路”走笔
西部网讯(通讯员 余龙全)“今年种的200亩魔芋,明年3月少说也有50万元利润!明年要扩种到500亩”汉阴县酒店镇柏杨村村民张西隆难掩喜悦与自信。种植大户“张西隆们”的成功和千亩种芋基本锁定好收成,更坚定和魔芋产业打了20多年交道的陈守林“企业做两端农户做中间,产业联盟依托合作社入股种植大户建基地”的信念。
股份合作,农户追随企业受益
陈守林,经历过汉阴1998年和2008年两次规模种魔芋的失败,对血本无归的群众谈“魔”色变印象至深,对企业发展受制原料不足更有切肤之痛。
汉阴有盛发、龙飞、川陕、正阳四家魔芋企业,设计总年加工魔芋能力11万吨、产精粉8000吨,占全国产能百分之四,本县魔芋产量只能满足四家企业16%需求量。本县、本市原料不足,省外采购抬高成本,汉阴魔芋企业始终没有摆脱“吃不饱”、“长不快”的发展烦恼。
“谁将魔芋种植面积发展的越多,谁就占领了魔芋产业的制高点。”汉阴4户魔芋企业老总达成共识:携手共建基地,3—5年建设1万亩种芋和5—7万亩商品芋基地,按建设出资份额获得收购商品芋份额。2013年11月,4家企业由“冤家”变成“亲家”,组建魔芋产业联盟,成立秦硒源魔芋专业合作社,首期筹资300万元委托合作社建芋种基地。
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按股分红”原则,合作社以种子、肥料、农药、薄膜等入股,种植大户以土地和劳动力入股,社、户股份合作种魔芋,企业按订单保护价回收。合作社在该县酒店、双河口、观音河、蒲溪、双乳等镇发展魔芋种植大户10户,建立魔芋芋种基地1000多亩,商品魔芋500多亩。
“我摊本小,合作社投入大,太公丟船客丢货!我是抱着赌一把心理干的。”观音河镇中坪村副支书罗杰坦言。他指着秦硒源魔芋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小刚说,事实证明我赌对了,赵主任功不可没,从选地整地到消毒播种,从套种玉米到田间管理……他给我们实地指导了20多次。
“选择有实力、肯吃苦的农户合作,大面积种植,这样每户都亏不起,都会按标准来种!”赵小刚介绍说,这位县农业局派驻联盟的技术员,有着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和发展魔芋经历。他说,软腐病、白绢病可防不可控,发了,就是灭顶之灾,种芋运输、保管和消毒是防病的关键;年初,联盟派4人蹲在云南富源农户,购进127吨种芋,轻拿轻放,限时运回,浸泡消毒晾干,直接送到种植现场。
本地原料缺乏 企业为何能存活发展?
12月6日,汉阴魔芋产业联盟在盛发魔芋开会决定:再各筹100万,向合作社注入400万元,明年将种芋基地扩大到3000亩。
当记者问及“本地原料缺乏,企业为什么能存活、发展?”“我们都有自己稳定的销售市场,我的产品就主要销往韩国和日本”,龙飞魔芋老总王大龙说。川陕魔芋老总孙远良说:“我们都加工销售魔芋精粉,但魔芋食品却不同,我是魔芋面条,盛发是魔芋腐竹,龙飞是魔芋胶,正阳是魔芋粉丝,大家在产品研发、设备改造和外观包装上都有自己的专利。”
毒腐竹的消息很多,魔芋腐竹很受欢迎,今年魔芋腐竹销售额55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100万元。假腐竹是用甲醛、硼砂起增精作用,增精就是用胶,而魔芋是最好的胶,因此用魔芋精粉作添加剂的魔芋腐竹市场热销。
近年来,汉阴魔芋企业积极与高校合作,加快产品研发团队建设,加速科技创新和产品升级转型。盛发魔芋和陕西师大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西北农林大学开展科研合作,深度开发魔芋产品,目前合作开发出豆渣膳食纤维速溶茶和豆渣蛋糕。龙飞魔芋高薪引进国内业界精英充实研发团队,和西北农林大学教授合作,去年成功研发雪魔芋、魔芋方便面、魔芋大米,今年7月投入市场后,获得消费者青睐,今年又和安康学院建立合作关系。
市场导向,生态富硒前景广阔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魔芋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安康魔芋种植面积全省第一,占全国12%,富硒魔芋产量为全国第一,有“世界魔芋看中国,富硒魔芋数安康”美誉。魔芋有广泛的食品、医药、工业用途。人们对魔芋食品保健功能认识越来越深,近十年每年需求量以20%以上速度增长。
去年,安康市和汉阴县相继出台《大力发展魔芋产业的实施意见》。汉阴规划到“十三五”末,全县种植魔芋5万亩,其中林下种植3万亩,年产鲜芋10万吨以上,种植产值4亿元以上,培育省级龙头企业2户,市级龙头企业3户,县级龙头企业5户。从2014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各类专项资金和项目资金250万元用于支持魔芋产业化建设。
如何把小魔芋做成大产业?汉阴县把培植龙头企业提升发展后劲作为破题的关键,今年3月,在联盟建基地的关键时期,该县财政为联盟提供财信担保,贷款2400万元,解决联盟企业流动资金不足。同时,该县积极申报企业贷款财政贴息等项目,加大涉农项目整合力度,扶持魔芋产业发展。
今年8月26日,安康市魔芋产业建设现场会在汉阴召开,会后副市长鲁琦在盛发魔芋召开专题办公会,确定由市农、林、水、扶贫、发改、财政和农行、信合等8个市级单位给予盛发魔芋7个方面的扶持,两年内将其培育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三至五年内将其培育成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