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降临,记录一座城市的表情
新华网深圳12月22日新媒体专电(“中国网事”记者高洁 欧甸丘)12月20日上午11时40分许,突如其来的滑坡就像一座移动的大山,淹没了光明新区事发地的工厂宿舍,打破了当地群众平静的生活。
已经过去的三天两夜,人们牵挂着失联者们,日子显得如此漫长……
深圳,面对轰然而至的突发事件,连夜未眠。这段日子,肯定会让许多人难忘,难忘的还有这座城市的种种表情。
争分夺秒:专业救援队伍与黄金72小时“赛跑”
21日深夜,电机轰隆隆运转,探照灯照亮了救援前线。现场的挖掘机操作员、消防人员、武警战士、蓝天救援队……都在连夜救援。期盼奇迹出现的信念,支撑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你们去哪?”“我们去救援现场替换兄弟们,接着救援。”记者跟随一队消防人员,从密集作业的挖掘机中穿行而上。
在所有被探测到有生命迹象的地方,基本都采取了边清理边探测的方式。“让挖掘机把那边再清理一下,不然现在的角度太陡了。”一位穿迷彩服的现场指挥人员,正与负责挖掘机救援调度的人员交接。不断有新的救援人员赶到现场,将精疲力尽的前一波人员替换下来。负责不同救援项目的救援人员各司其职,争分夺秒。
“我是21日上午从北京飞到深圳的,然后直接赶到这儿来。”一位来自探测设备企业的人将最新的产品送到当地消防人员的手中,“希望能准确地探测出生命迹象。”
“还有生命迹象吗?”“微弱,有。”21日21时左右,在救援区域1号通道的一处救援点,消防人员再次用探测仪探测信号。21日下午6点左右,这栋被掩埋的宿舍曾探测出生命迹象。
记者看到,几台挖掘机同时作业,数米深的大坑内,钢筋混凝土的原貌才一点一点露出来。“太深了,埋得太深了。”身在现场,四面环土,记者最强烈的感触就是救援难度之大。
在最靠前的深圳市公安局现场总指挥部的帐篷内,会议正在讨论中,推断和决策都慎之又慎。“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深圳市的主要领导这样说。
救援,从白天到深夜都没有停过;奇迹,从昨夜期盼到今日;不放弃!黄金72小时内,深圳绝不会放弃每一个生还的可能。
锥心之痛:亲属在离现场最近的地方等待
“跑得急,身上没有带任何财物,你们能提供给我一台能够联络的、100多元的手机就行。”对询问他具体情况的志愿者,63岁的万春保说出了自己的需求。
在这场灾害中,万春保有5位亲属失联。他们被埋在里面,还是逃了出来?这是他唯一关心的问题。在安置地点,接待他的志愿者详细询问了他;经过沟通和汇报后,这位志愿者给他拿来一部手机,还有食物和水。“其他志愿者会带这些失联者家属到宾馆去住。”这位志愿者告诉记者。“谢谢他们。”万春保说,“不然我不知道该问谁,该去哪。”
在一处失联登记点,两位身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将他们接到的信息反馈给登记处的工作人员。“失联者亲属跟我们详细描述了亲人身上穿的衣服、身高以及所在的地点……”一位志愿者说。
一些失联者的亲属不想等在安置点,他们聚集在警戒线外,希望第一时间得到消息。
“我儿媳妇一直没吃东西,已经住院了;她让我们必须到现场来等着,告诉救援人员孩子被埋在什么地方。”失联的6岁女孩小媛(化名)的爷爷,与一位亲属就待在事发地点附近的一处菜地旁。
小媛的妈妈阿钟(化名)在事发工业园区上班,小媛跟随父母在园区生活。星期天,小媛没去幼儿园,妈妈把女儿单独留在了宿舍。阿钟再次返回,宿舍已经被埋没。
刚刚从重庆赶来的李启菊一家也待在这里,他们17岁的儿子被埋在宿舍中。李启菊的女儿一直抱着默默流泪的母亲,安慰她,劝她吃点饼干。在亲属们心中,揪心和期待交织在一起。
此时,无数陌生人向受灾者伸出了援手。或购买食物免费发送,或掏钱捐赠送上温暖。他们中的不少人,至今不愿说出自己姓甚名谁。
坚守:泥沼中的前线记者和医护人员
黄金72小时未过,更多人在期盼奇迹。
救援最前线,四面都是土。媒体同行陈晓鑫,事发当天就到达现场。他与记者一起,站在一号救援通道的最高点。看着现场盖在宿舍楼上的土被清走,他说“总觉得,快了、快了,奇迹就会发生。”
12月22日下午,新闻发布会现场,在场所有人为22日凌晨5时40分发现的首名遇难同胞表示哀悼。
未被波及的厂区楼房内,光明新区人民医院将救护车停在这里。“如果有生还者被抬出来,我们可以立马进行施救。”一位正在现场等待的医生告诉记者。
在受灾群众安置点聚泉湾精品酒店,记者见到了在向工作人员告知“自己并未失联”的王善兰。“可能是员工联系不上我,误以为我被埋了……”王善兰回忆,事故发生时,一家人正在吃饭,看到外面烟尘滚滚,大批人向外逃跑;王善兰手机都没顾得上拿,领着家人就往外跑,跑到旁边的斜坡上才保住性命。
王善兰来自江西吉安,经营的一家塑胶制品公司位于事故区域。更幸运的是,公司里十几名员工周末没有上班,并未遇险。公司财物和产品还都埋着,王善兰就把现有的5000多元发给员工。“希望这一切能尽快过去,希望有人能够生还……”王善兰说。
温存施援:敞开家门、提供帮助的路人甲
工厂被毁、宿舍倒塌的当天,200多名工人逃出事发地点后,暂时无处可去。素昧平生的好心人,主动打开自己的家门,让那些徘徊在街头、惊慌未定的陌生人,到自己家里吃碗热饭、休息过夜。
V+众创·公寓,位于光明新区长圳社区长凤路西段,距离事发地点几公里,已成为一个安置受灾群众的临时安置点。“我们没有受灾。经向政府有关部门申请批准,成为临时安置点,20日当天接受民政局安置办转来的280人入住,21日晚又来了3人,(我们为他们)提供饮食和各种生活用品。”V+众创·公寓的创办人牛连杰告诉记者。深圳市红十字会也在这里设置了一个物资发放点。
记者看到,光明新区一处救助站里,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们帮助传递讯息,提供各种便民服务。很多热心人,在网上询问如何报名成为志愿者,有的已在赶往救援现场的路上。
在救援现场,中国建筑、中石化、中铁隧道集团等企业支起帐篷,摆放了食物和水供过往人员取用。只是救援人员、志愿者、媒体记者,很多时候,无暇顾及这些随处可见的免费食品和水。
救援还在继续……
救援中的每一个人,他们的种种表情在记者眼中挥之不去,如同刻下的画面。这些鲜活的面孔,或多或少为生死线上的彼此,送上支撑的信念,传递着人性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