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下织就不屈的民族精神

29.09.2020  11:05

  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公园。本报记者高山摄

  新厂界碑。本报记者高山摄

  窑洞工厂外的警卫楼。本报记者高山摄

  在宝鸡市金台区长乐塬,紧贴陇海铁路北侧,有一排青砖砌成的窑洞。在渭河北岸的台塬之上,这一黄土高原特有的穴居式建筑,不是为了给人们遮风避雨、居家度日,而是80多年前为了保护民族工业星星之火,让内迁至此的企业避开日军轰炸,在自己蜿蜒伸展的躯体内继续生产。

  这便是宝鸡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该遗址现存抗战时期全国最大的窑洞工厂、申新纱厂办公楼、薄壳车间等历史遗迹,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首批工业遗产、国家级抗战纪念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首批文化遗址公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际主义教育基地等。

  8月28日,记者走进这幽长的历史隧道,走过划分时空的斑驳界碑,追寻当年炮火连天时,申新人不平凡的足迹。

   躲避战乱

   沿海企业被迫内迁

  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战争的炮火使中国沿海沿江地区的工业遭到严重摧残,荣氏家族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开设在长三角的工厂千疮百孔。

  据中国工合运动特邀研究员、申新纱厂子弟冯驱介绍,当时受淞沪会战影响,位于上海的2000多家工业企业只迁出164家,其余均遭日军摧毁和掠夺,国民经济陷入瘫痪。

  为了更好地保存中国民族工业,1938年武汉会战前期,国际友人路易·艾黎接受中国共产党人的建议,成功动员了武汉64家企业内迁,其中21家企业迁入陕西。在入陕的这21家企业中,福新面粉厂、大新面粉厂、华新铁工厂、洪顺机器厂、泰华毛纺厂、西北机器厂等15家企业先后在宝鸡落地生根。荣氏家族企业申新第四纺织厂(宝鸡申新纱厂前身)就是其中之一。这场企业被迫向内地的迁徙,史称“迁厂运动”。

  其实,申新纱厂最初的内迁路线是走长江水路到重庆,但由于日军飞机的轰炸,内迁的工人们死伤无数,十几条船的货物也损失惨重,最后不得不改走铁路,目的地也变成了陇海铁路西端的宝鸡。

  1938年10月,在荣德生女婿李国伟的主持下,申新纱厂的工人们冒着枪林弹雨,将2万枚纱锭、400台织布机等纺织漂染全套设备搬迁到宝鸡,为中国持久抗战保存了力量,也为民族工业发展保留下星星火种。

   窑洞工厂里的别样“地道战

  虽然从沿海迁到了大西北,但申新纱厂仍旧没有躲过侵华日军飞机的轰炸。据统计,1938年4月至1944年4月,侵华日军先后32次出动334架次飞机轰炸宝鸡地区。

  1940年8月31日,侵华日军出动36架飞机,分三批对宝鸡轮番轰炸。申新纱厂厂区中弹20余枚,致使1名建筑工人死亡、4名厂警受伤,厂内建筑和其他财产损失巨大。1940年9月2日,日军飞机再次袭击了申新纱厂,投弹200余枚,炸死工人14名,炸伤15名,炸毁房屋100多间……作为工业集中地,申新纱厂所在地区是日军轰炸的重点。“在日军对宝鸡地区的多次轰炸中,有26次是冲着申新来的。”宝鸡市长乐塬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讲解员刘蕊告诉记者。申新办公大楼内,1枚尾部刻有“昭和十四年”字样的未引爆的炸弹就是铁证。

  刘蕊说:“当时这枚250磅的炸弹落在办公室旁边,钻进地下没有爆炸。警报解除后,由工兵挖出,倒出火药,将炸弹空壳放置在申新办公大楼一楼大厅多年。目前原件收藏于宝鸡市博物馆。

  在申新纱厂办公楼里,悬挂着总经理李国伟当年说过的一句话——“环视西北半壁,纱厂寥寥无几,无论前方将士,无论后方民众,均有赖吾等接济,所以我们应从速完成建厂任务,努力增加生产。

  日军一次次的轰炸致使申新纱厂损失惨重,但并没有打消企业生产的积极性。为了抵御日军的轰炸,李国伟征询多方意见后,决定在长乐塬开挖窑洞作为地下工厂。1940年1月,申新窑洞工程正式启动。

  经过1年多艰难的修建,1941年2月,窑洞工厂终于竣工。这一工程耗资113万元,共挖掘窑洞24孔,总长度达1.75公里。24孔窑洞中长度在64米以上的就有7孔,最长的达109米,宽度基本在2米至6米之间。窑洞内部,7条纵洞又被6条横洞所贯通,在地下构成纵横交错的网络,还修有交通道、储水窖、棉条洞、吸尘塔及避让拐洞。窑洞工厂上面,则是30多米厚的自然黄土覆盖层,十分坚固,利于掩护。

  窑洞工厂建成后,申新纱厂便把70%的前纺部设备和1.2万枚纱锭转移进去。1941年4月19日,窑洞工厂正式运转,源源不断地为前线部队和后方民众供应棉纱、布匹等物资。在后来的轰炸中,窑洞工厂坚持生产,无一人受伤,无一台机器受损,创造了中国抗战期间的一个神话,被林语堂誉为“中国抗战中最伟大的奇迹”。

   星火燎原宝鸡工业迅速崛起

  虽然宝鸡是西北工业重镇,但在抗战前,宝鸡地区几乎没有近代工业。据《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统计,“(抗)战前的西北工厂仅有19家,占全国工厂数量的0.48%。”直到申新纱厂等企业内迁,才带动了宝鸡沿陇海铁路分布的工业区迅速崛起。

  由于物资奇缺,申新纱厂在宝鸡全面复工后,自力更生,根据自身需求,在周边相继建起了发电厂、造纸厂、机械厂、面粉厂等企业。“那个时候宝鸡没有电,申新就自己建发电厂,现在的宝二发电厂就是申新发电厂逐步发展而来的。当时工人吃饭没有碗,就自己建陶瓷厂生产碗筷。像学校、医院、银行、邮局等申新都有,当年申新纱厂内就像一个小社会。”指着展示墙上一张张黑白照片,刘蕊说道。

  据1945年底的数据统计,申新纱厂共生产棉纱6.2万多吨、棉布43万多匹。因资料缺失,申新其他工厂的数据不全,但从残存的资料中可知,1944年宏文造纸厂生产纸张5300令;申新铁工厂生产铸铁170吨,自制自用工作母机102台。除修配纺织机械和面粉机、电机配件外,在1949年之前的10年中,申新铁工厂还先后制造出纺纱机、面粉机、造纸机等设备114台(套)。

  申新不断扩厂、建厂,不仅改善了自身生产、发展的条件,也让企业成为宝鸡近代轻工业、机械制造业和电力工业的发源地。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以申新为代表的内迁企业的带动下,宝鸡形成了抗战时期重要的物资生产和保障基地——秦宝十里铺工业区。这是西北首个工业园区,区内共有大大小小的企业200余家。而宝鸡,也因此创造了战时经济的繁荣,成为“战时景气的宠儿”。指着投影在洞壁上的茅盾的评语,刘蕊说道:“当时,宝鸡工厂数量占全国的1/5,工业地位相当于现在的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

  除了厂区建设外,在技术工人培养方面,申新也是功不可没。

  刚刚迁到宝鸡时,申新纱厂招收的工人大部分是难民,基本是文盲,培养技术人才迫在眉睫。冯驱介绍,1939年2月,迁陕工厂联合会决定集资创办惠工学校,将学徒工们集中起来,利用晚上时间补习。边生产边培训,各种人才在实践中快速成长起来,并且很快独当一面。

  宝鸡解放后,申新纱厂于1951年实现公私合营,称为“新秦纺织厂”。“一五”计划期间,人民政府从新秦考察选调出200多名优秀人员,这200多人先后成为各地企业的领导,在建设大西北的岗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人民政府还从新秦选拔出2000多名生产技术骨干,支援各新建企业,壮大了西北工业企业的力量。

   穿透历史的精神光芒

  在窑洞工厂的展板上,一排排黑白照片里混有一张蓝色的图纸,格外抢眼。图纸上,白色的笔迹工工整整、密密麻麻地描绘出整个窑洞工厂的建筑结构信息。刘蕊告诉记者:“这个是窑洞的平面图。因为战时物资匮乏,宝鸡没有纸张,这些蓝纸都是工人冒着生命危险从敌占区偷运过来的,所以设计者就把大量的信息集中表达在一张图纸上。

  沿着游览主线路走到窑洞深处,豁然开阔的窑洞车间内,摆放着各式各样当年的生产工具。“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滇缅公路被日军封锁,申新存在国内外的机料物料无法运过来,便自己动手生产工具。棉条筒是用竹子一片片排成筒形,用牛皮串联;钳子、榔头、螺丝刀等都是工人自己制作的;女工们也会给自己磨制钩刀。”刘蕊说。

  其实,申新纱厂的感人故事远不止今天窑洞里展示的这些。由于运输能力有限,工厂内迁时计划只带70名技术工人,不料竟有200多人放弃遣散费要随厂内迁,还有4个原本准备回家的工人从武汉沿着铁路走到宝鸡;没有机油,就拿菜油、牛油代替,买不来牛油,就到青海藏区买,把牛油灌进牛肚,冻实了运回宝鸡后再化成油;纺纱机缺少动力,就向陇海铁路局租借404号蒸汽机车车头发电……申新人凭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80多年过去了,虽然今天看不到弥漫的硝烟,但眼前令人震撼的长乐塬抗战遗址和耳畔让人动容的申新故事时刻提醒着人们,这里曾经有过怎样轰轰烈烈的故事。

  宝鸡市长乐塬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任高翔介绍,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中国抗战精神和民族工业精神的重要承载地,从2016年开始,宝鸡市组建专门机构,对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进行开发建设。项目规划投资11.7亿元,占地540亩,总建筑面积20.77万平方米,全面展示宝鸡工业发展历程,全力打造工业文化研学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企业团建基地。

  走出窑洞工厂,掬一抹长乐塬的斜阳,任时光飞逝,陇海铁路火车笛声依旧。这长乐塬的地下长廊,无疑将永远闪耀着穿透历史的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光辉。

编辑: 石悦琳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