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点击》广播评论:警惕冒充熟人诈骗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广播评论《今日点击》)如果您接到陌生来电,那头声称是您的朋友或者受你亲朋之托,因为急事找您借钱,您会怎么办?都说吃一堑长一智,有了这些前车之鉴,面对各样冒充熟人的诈骗形式我们如何识破,又如何防范?接下来的《观点面对面》,我们就来听听专家的建议。
主持人: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今天做客直播室的嘉宾,《今日点击》记者王勇,陕西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副教授杜宏宠,欢迎两位!
现在,随着电话普及率的提高,我们几乎每天都会接到各种各样的电话,其中最令人防不胜防的恐怕就是诈骗电话了。接到这样的电话,稍不留神,就有可能会碰到陷阱。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这样两个案例。王勇,在采访、制作这期节目的之后,你有哪些感受?
记者王勇:我的感受就是,表面看来现在电信诈骗的花样比较多,但是从这两起案件来看,这个手段是极其普通的,没有什么高深的技术,也没有多么周密的策划,但是依然有人上当,这一方面反映出受害者心地善良,或者说从某种程度上讲,受害者缺乏基本的防范意识,正是因此,这种诈骗才有他的市场。
主持人:下面,来听一位听众对此事的看法。
听众:我觉得刘彩萍的被骗经过很有代表性。父母出于对子女本能的关怀,极容易被骗子谎言打动,容易陷进骗子设计好的圈套里。咱们都要提高警惕,遇到类似情况,无论如何,先跟孩子取得联系,联系不到,也得多跟家人商量,要不就请警察帮忙,避免上当受骗。
主持人:老师,分析今天的两起诈骗案,它们都有哪些共同点?犯罪分子为什么能够得逞?
杜教授:共同点是:第一,冒充熟人,虽然这熟人是假的,但是对你的情况有所了解,先熟悉了情况然后冒充熟人诈骗。第二,他们抓住了受害人的特征,这个特征就是爱子心切,儿子出了问题我一定想法设法第一时间给孩子汇款,利用这种淳朴的感情,使得受害人上当受骗。
得逞的一个原因是抓住了受害人的弱点:一般情况下,人们遇到这种事情,都是第一时间想着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核实这是不是骗局,所以他们就是抓住了受害人的这种心理,关爱子女,富有同情心的心态去作案,从而达到违法犯罪的目的。
主持人:今天我们所说的这两起案件也带给我们这样一个思考:熟人之间原本应该是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然而,犯罪分子也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才屡屡得手。两位嘉宾,长此以往,冒充“熟人”诈骗会给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带来怎样的伤害?是否会引发整个社会的信任危机?
记者王勇:我认为这种事情发生的越多,对人的伤害越大,会越来越没有安全感,对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也会有影响的。
杜教授:我觉得这种可能性是有的,咱们中国有句俗语, “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井绳”。显而易见,当一个人受骗后,他在心理上会自然而然地提防熟人,有可能会引发整个社会的信任危机。但我认为,这只是有可能,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受害人认识到上当受骗的原因,提高警惕以后,不再因此而受骗的时候,也许这种信任危机就不存在了,所以只是有可能,但不是绝对的。
主持人:如何提高农村群众的防骗意识,来听热评听众提出的问题。
听众:你们发现没,城里人听得多,见得多,不好骗了,现在骗子们就跑到农村去骗人了。现在农村很多都是留守老人和妇女,骗子很容易得手,让专家出出主意,看咋样才能让这些弱势群体也提高防骗能力。
主持人:第二位听众说的有一定道理,一旦遇到冒充“熟人”诈骗,应该怎么办?在宣传教育、提高自我认知方面,如何提高农村群众的防骗意识、减少损失,也想听听两位嘉宾的建议。
记者王勇:一般情况下,尤其是接到对方要求提供账号或者汇款之类,涉及到金钱的东西,如果说子女或亲戚朋友在身边的话,一定要和他们沟通一下,先问问他们到底什么情况。第二,如果说他打电话说自己是谁,比如说你的亲戚或什么的,你不妨先打个电话过去问一下,核实一下。第三就是,你如果确实无法辨认真假的时候,你可以到银行去咨询一下工作人员,看看你的汇款账号什么安全不安全,这也是个办法。
杜教授:今日的农村并非昔日的农村,在大多数农村生活的基本上是老人和幼童,他们由于认知能力的问题,不熟悉先进技术,不掌握规避风险、防止上当的技巧,因而上当的几率非常大。对于这种状况,我认识要注意几点:一是作为外出打工或者就业、上学等没有与父母共同居住的子女要经常给父母打电话,告知他们近况,告诉他们防骗的技巧,以及遇到诈骗的处理方法。二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要举办经常性的防骗宣传活动,让老百姓提高警惕。三是新闻广播电视等传媒要多播放类似的公益广告、电视节目,通过直观的方式让老百姓提高自我认知。四是警方在打击的同时,更要承担预防的职能,通过身边发生的事现身说法,让老百姓直观感受,获得教育。
主持人:对于今天的话题,听众的参与度也非常高,再来听这位听众给支的招。
听众:电信诈骗不新鲜,不过我昨天晚上才看了新闻,美国和牙买加两个国家联手打击电信诈骗。网上我搜了一下,西班牙的诈骗集团也在从城市转向农村,可见这是个世界性的问题。咱们的相关部门真应该好好琢磨怎么打击骗子,怎么教育群众防骗。另外,抓到这些骗子,一定得严加惩处,大力曝光!
主持人:诈骗团伙从城市转向农村,这个动向值得相关部门的重视。像这样“世界性”的问题,城市与城市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又该如何携手,共同遏制呢?另外,在法律上,应如何完善?
杜教授:现在的电信诈骗呈现多种特征,多样性的特征决定了单凭一个部门、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是难以彻底打击的,因而要求要把握几点:一要加强国际合作;二要公安部要建立联动机制,协调统一全国公安部门的打击行动;三是电信部门要切实将实名制落到实处,多非法售卖电信卡的要出狠招;四是多个部门要形成舆论宣传的攻势,让人人皆知诈骗的手段、预防诈骗的方式等。
主持人:很多人都听过《狼来了》的故事,小男孩因为三次谎言,最终他的羊群被狼吃了个精光。现在这冒充“熟人”的诈骗行为正如同这“狼来了”的故事,或许会让本来深信不疑的亲友之间也蒙上一重疑云。令人忧虑的是,不管是真熟人,还是假熟人,欺诈行为屡屡得逞让社会诚信一次次遭到拷问。在这里,我们除了提醒大家面对不明原因的借钱请求一定警惕加谨慎,务必和当事人求证真伪之外,还希望公安机关继续加大查处力度,严厉打击这类犯罪,让不法分子受到法律的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