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点击》广播评论:陕西军民英勇抗战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广播评论《今日点击》)201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本周我们将围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一主题,推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特别节目”。
抗日战争期间,西安作为西北军事重镇和抗战大后方的重要基地,是日军飞机轰炸的重点目标之一。从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开始,日军飞机对古城西安进行了长达七年之久的狂轰滥炸,史称西安大轰炸。在西安军民的顽强抗争下,日军对西安的大轰炸和侵略以失败告终。西安军民众志成城、不屈不挠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民族精神,至今依然激励着三秦儿女勇往直前。
抗战期间,陕西军民做出了哪些贡献,体现出了什么样的抗战精神?回顾陕西的抗战历史及其精神,又有着怎样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天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特别节目”,去听听党史专家为我们一一道来。
主持人:好,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今天做客直播室的嘉宾,陕西省党史协会副会长、西安邮电大学宣传部长袁武振教授。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很难想象,抗日期间日军的飞机对古城西安进行了长达七年之久的狂轰乱炸,数千军民伤亡,一万多人流离失所,作为陕西人,我们都很想了解在抗日期间,我们陕西的战略地位是怎么样的?陕西的父老乡亲是怎样保家卫国的?
袁老师:抗战时期的陕西在全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陕西是全国抗日战略总后方之一,西北大后方的前沿阵地。尤其是陕甘宁边区是全国模范抗日基地、新民主主义建设的示范区,延安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总部所在地,是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
陕西军民抗战的主要贡献,一是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二是建立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三是坚守黄河千里防线,进行反空袭斗争,保卫家乡,保卫大西北;四是生产、参军,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支援抗日前线;五是建设模范抗日民主根据地陕甘宁边区。
主持人: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抗日战争期间,38军是我们党统一战线的工作典范。其实38军是由杨虎城部十七路军缩编而来,那它为什么会获得如此高的评价?我们陕西还涌现过哪些抗日救亡的部队、团体和将领?
袁老师:十七路军是著名抗日爱国将领杨虎城创建的一支国民党地方部队,中共在十七路军中的统战工作,从1923年到1946年前后持续23年。西安事变前,中共在十七路军中建立了各级秘密党组织。西安事变后,十七路军被缩变为三十八军,中共陕西省委在该军建立了党的工作委员会。中共组织的统战工作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原十七路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一支劲旅。部队中的共产党员丹心素裹,冲锋在前,英勇杀敌,血染沙场。 毛泽东对此高度评价,称赞“三十八军是我们党统一战线工作的典范”。
由陕西子弟组成的抗日部队,除了孙蔚如部第四集团军,还有高桂滋部第17军、高双成部第22军、武士敏部第98军。
主持人:有这样一个数字,全面抗战期间,陕甘宁边区有3万多名青年参加参加了八路军,延安市、延安县前后参军的青年人数占到总人口的10%,这足以佐证陕甘宁边区对抗战的重大贡献,袁教授,就这方面的内容您也为我们介绍下吧。
袁老师:前方打胜仗,后方支前忙。全面抗战时期,陕西有人口937万,耕地3692万余亩,陕西人民从人力、财力和物力方面支援前线。
陕西为抗日前线输送了大批兵员。陕甘宁边区有3万多名青年参加八路军,被称为“八路军的出生地”。陕西国统区总计征兵115.6万人,连同志愿兵等兵员在内,共训练壮丁约在160万以上。以当时陕西人口计,几乎不到9人就有1人应征。这些兵员主要分布在由陕西子弟兵组成的部队,还有6万多人直接送往中国远征军。
陕西还为抗日战争贡献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陕甘宁边区共缴纳救国公粮100多万石,组织150万匹牲畜运送抗战物资,做军鞋20多万双。陕西纳粮数及人均负担均超过全国其他省。全国纳粮各省平均每人负担不过0.57石,而陕西省每人竟达1.56石。陕西工商业界冒着日军飞机的轰炸,坚持生产,保障军需民用,支援抗战前线。为防止日机轰炸,从上海迁到宝鸡的荣氏企业申新纺织四厂,在宝鸡斗鸡台地区的长乐塬山脚下开挖窑洞24孔,于1941年全部建成窑洞工厂,一时被称为“创举”。陕西军民把各种战时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抗战前线和西南、西北大后方,有力地支持了全国的持久抗战。
主持人:抗战期间,我们陕西军民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保卫黄河防线,保卫陕西,保卫大西北,三秦子弟是用血肉之躯抗击了日军的西进锋芒,这其中肯定有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袁教授,给我们讲讲吧。
袁老师:当时日军的战略企图是,占领陕西,过黄河,侵占陕西,越过秦岭,战略四川,然后沿长江而下,侵占全中国。但是在整个抗战时期,除府谷县城曾陷落几个小时外,陕西未被日军侵占过。究其原因,一是建立了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两党军队密切合作坚守千里黄河防线,有效地保卫了陕西的安全;二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南太洋作战中接连失利,极大地削弱了在中国战场的作战能力,太平洋战争战局的牵制致使日军侵占陕西进而夺取四川的图谋化为泡影。三是陕西有险可守,易守难攻。
位于黄河西岸的陕西黄河防线,神木至府谷段由国民党第二战区高双成第22军防守,府谷至宜川段由陕甘宁边区防守,宜川至潼关段由国民党第10战区防守。从1938年初至1942年4月,八路军河防部队采取积极防御的作战方针,依托黄河天险和工事,与日军进行大小战斗78次, 挫败了日军对黄河河防的屡次进犯,使陕甘宁边区河防更加坚固。
中条山位于晋南,是陕西东部屏障,坚守中条山关系到家乡的安全,孙蔚如部这支陕西子弟军队保家卫国心切,英勇杀敌,不怕牺牲,以血肉之躯抗击日军的西进锋芒。1938年7月至1940年10月,陕军孙蔚如部坚守中条山,与日军展开殊死战斗,先后粉碎日军“扫荡”1l次,牵制日军3个师团,毙伤日军2万余人,有力地保障了西安和关中的安全,是保卫河防、保卫大西北的一支重要力量,被誉为“中条山的铁柱子”。
陕军高双成第22军在陕甘宁边区的大力支持下,扼守绥远伊克昭盟和陕北神木、府谷河防,与进犯的日军及蒙奸德王和伪蒙军李守信、王英部作战近百次,粉碎了日军控制伊盟进而攻占大西北的企图。高桂滋部第17军抗战开始后连续作战6年,参加大小战役100多次,仅排以上干部牺牲受伤者就达200多人,原来的老兵损失殆尽。原陕军主力17路军42师抗战初期被改编为第98军,武士敏任军长。中条山之役,98军减员三分之二,军长武士敏殉国,全军伤亡万余人,近于覆灭。
陕西军民还积极开展反日军空袭的斗争。从1938年11月20日至1941年10月26日,日军空袭轰炸延安17次,投弹1690枚,致死致伤398人,延安城几乎被炸成废墟。从1937年11月7日至1945年1月4日,日军空袭陕西国统区567次,出动飞机3789架次,投弹1.361万枚,致死致伤1.0073万人,毁房4.3825万间。日机轰炸之处,火光冲天,血肉横飞,房倒屋塌,罪恶罄竹难书。为了保卫家乡坚持抗战,陕西军民积极开展反空袭斗争,力争减少轰炸损失。陕甘宁边区成立延安防空司令部,严格规定防空纪律,紧张有序地组织群众疏散。陕西省政府也成立了防空司令部,统一进行全省的防空指挥和消防、救护等工作,还在西安等地配备高射炮和高射机枪对付日机的低空轰炸。
主持人: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您如何评价陕西军民对抗战胜利的贡献,回顾陕西和全国人民的抗战历史及其精神又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
袁老师:前面我们讲过,保卫陕西事关全国抗战大局,陕西人民力保陕西不失,就为全国抗战做出了特殊贡献。
我们总结抗战精神,是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抗战精神包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众志成城、共御外侮的大局意识,坚毅不挠、愈挫愈奋的必胜信念,威武不屈、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抗战精神作为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植于中华民族博大厚重的文化土壤中,是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代,我们应当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伟大的抗战精神转化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强大动力,不断以新的辉煌成就来告慰抗战前辈和英烈,为建设“三个陕西”、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八年抗战血与火的岁月中,陕西军民精诚团结,以无畏的勇气和牺牲精神,投身于抗日救国的伟大斗争。他们在大后方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他们东渡黄河,转战华北、华中、冲杀在民族解放战争的疆场;他们保卫黄河河防,保障了大西北后方的安全;他们增加生产,支持前线抗日,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史上谱写了壮丽多彩的篇章!今天,陕西正站在跨越发展、蓄势腾飞的新起点上,让我们继续弘扬抗战精神,激发奋进力量, 努力建设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为“中国梦”增添浓墨重彩的陕西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