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两会十大法治热词:依法治国成审议讨论高频词
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局之年,刚刚闭幕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因此具有了特殊意义。从人民大会堂到各个代表团,“法治”犹如一条红线贯穿全程。本刊梳理出关注度高的十大法治热词。
1.“依法治国”
【热词出处】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元年”,依法治国成为代表委员审议讨论中出现的高频词。
【舆论风向】根据众多媒体及网站的调查,两会前,“依法治国”就被舆论预测为两会重要看点,随着会议进程,不仅代表委员在审议讨论中离不开这个词,社会舆论也在观察国家将出台什么具体措施。
【精彩声音】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天伦集团董事长张瀛岑:“我们所有的幸福感都是建立在法治的社会上。依法治国,有了法治保障,国家才能长期富强稳定。”
2.“有权不可任性”
【热词出处】李克强总理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简政放权时说,要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引来代表委员热烈掌声。
【舆论风向】两会大幕刚刚拉开,总理就直言“有权不可任性”,于是,“任性”火了。很多网民直言,回顾两会热词,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任性”。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行政法学专家马怀德表示,“有权不能任性”的含义是依法行政,避免“权大于法”。
【精彩声音】全国人大代表、吉林中粮生化有限公司董事长佟毅:“‘有权不可任性’体现了政府对法治建设的信心,只有不断完善法治,才能为阳光执政提供强大支撑。”
3.“有牙齿”
【热词出处】全国人大新闻发言人傅莹在答问中提到的“新环保法‘有牙齿’”,是全国人大首场发布会的一大亮点。履新一周,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记者会上的表态同样坚决:好的法律不能成为“纸老虎”。
【舆论风向】污染的“硬骨头”如何啃?法律的“牙齿”如何长出来?两会期间,百姓对新环保法发出了一系列追问。以关键词“法律十有牙齿”在百度网页搜索,结果达到近74万条。
【精彩声音】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经济学院院长吕忠梅:“‘牙齿’要有力,还得‘张开嘴’,需要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长牙齿’就是要让污染者付出代价,让重度污染者受到追究。”
4.“司法改革”
【热词出处】3月12日到1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两高报告。“司法改革”在两高报告中占据了不少篇幅,代表委员在审议中也纷纷对推进司法改革提出意见建议。
【舆论风向】一份针对100家主流网络媒体的舆情分析显示,“司法改革”成为两会期间的网络热词,代表委员对此建言献策,引发网民持续关注。不少网民期盼通过司法改革和完善制度,强化司法机关的法治思维,让法治成为公民的“护身符”。
【精彩声音】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六安市市长毕小斌:“司法改革的成果就是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5.“立法法修改”
【热词出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多了一项任务——修改立法法,这部“管法之法”在颁布施行15年后迎来首次“大修”,涉及税收法定、地方立法权、立法与改革关系等众多重大主题。
【舆论风向】立法法的修改备受关注,来自百度的统计数据显示,从3月3日到10日,关于“立法法”的百度搜索指数达到15461,日均搜索指数是两会召开前的5倍多。3月13日,“两高工作报告解读”和“立法法”也出现在了百度新闻热搜词里。
【精彩声音】全国人大代表、澳门中华教育会副会长李沛霖:“要重视立法质量,从加速立法转向精细立法,开辟依法治国新纪元。”
6.“税收法定”
【热词出处】全国人大新闻发言人傅莹在3月4日的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在2020年之前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税收法定”有关规定也在立法法修正案予以明确。
【舆论风向】“税收法定”从3月4日新闻发布会起就成为焦点问题。立法法草案三审稿中将四个重要税收要素删除,仅保留了“税种的开征、停征”,引发人大代表和专家学者担忧,代表委员呼吁修改并被采纳。舆论认为,“税率”的相关表述从被删减到回归,体现了“中国式立法民主”对于民意的尊重与响应,值得“点赞”。
【精彩声音】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艺术副总监赵冬苓:“挺高兴,我觉得代表发声还是有作用的。”
7.“冤假错案”
【热词出处】2015年两会上,两高报告对司法个案的关注是一大亮点,两份报告均提到了“呼格案”。与“呼格案”一并被最高检提及的,还有“徐辉强奸杀人案”“黄家光故意杀人案”“王本余奸淫幼女、故意杀人案”等几起冤错案件。
【舆论风向】2014年,多起冤假错案得以纠正,司法公正问题也被推向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相关部门出台了一些解决冤假错案的政策,百姓给予很大期望。
【精彩声音】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部长吕薇:“纠正了一批冤假错案很不容易,但关键还是要从体制机制上来保障不出现或者少出现冤假错案。”
8.“反腐败立法”
【热词出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将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研究修订行政监察法。代表的很多议案也围绕加快反腐败国家立法提出了相关立法项目。
【舆论风向】反腐败立法,近些年代表多次呼吁。在3月9日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媒体也提出了这一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负责人表示,反腐败国家立法是综合系统工程,不仅包括刑法、刑事诉讼法,还包括行政监察法等。
【精彩声音】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科技厅厅长周国辉:“将反腐败工作中的各类规范上升为法律,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体现。推进反腐败立法,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指示精神。”
9.“阳光司法”
【热词出处】“阳光司法”同时被写入了两高报告中,在大会的代表团驻地和两会新闻中心,有关司法公开的资料也比往年多。2014年,两高在司法公开方面都在持续发力,案件信息、法律文书等信息都能方便地得到查询。
【舆论风向】社会公众认为,“阳光司法”使民众感受到法院、检察院离自己更近了,感受到了司法的温度,提升了司法公正感与公信力,提升了全民的法律意识。
【精彩声音】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绍兴文理学院院长叶飞帆:“建成全国统一的案件信息公开平台,有助于督促各级检察机关阳光化运行、公平公正司法,也有利于检察机关接受群众监督。”
10.“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
【热词出处】曹建明在作最高检工作报告时说,2015年将扎实推进司法改革,经授权同意后,从生态环境领域入手,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
【舆论风向】“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自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以来,受到舆论普遍关注。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屡屡提及“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
【精彩声音】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行政机关违法行政或者不作为,对国家或者社会的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就可以由检察机关当原告,将行政机关告上法庭追究其责任。”
来源:正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