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熄灭的生命烛光——追忆我的导师陈绍洋

30.06.2015  03:29

编者按 从医30余年,成功完成各种手术麻醉7万余例,以高超医术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身患绝症仍坚持教学科研,临终留下捐献器官的遗言……他就是第四军医大学 西京医院麻醉科原副主任陈绍洋。用精湛的医术解除病痛,以严谨的态度尊重生命,在他生命的最后14个月,依然每天坚持救治病人、指导科研达10余小时…… 蜡炬成灰,温暖犹存,陈绍洋教授虽然已经离开我们近2个年头了,但我们并没有忘记他。让我们跟随他的妻子、同事和学生,一起追忆那束温暖的光。

2012年3月30日,是一个让我永远难忘的日子。那天晚上9点,像往常一样,我们 几个研究生来到麻醉科会议室。除了正课辅导,忙碌一天的导师还要挤出时间,对我们的学习和实验进行集中指导。讨论是那样地一如平常,但似乎又有些不同寻 常。导师时而闭目沉思,时而起身讲解,对于每个同学的课题,他都全神贯注地听,耐心细致地讲,带着我们一遍又一遍地过着每个问题,好像有说不完的话,交代 不完的事。不知不觉,时间已到了晚上12点。这时,导师的电话突然响了,他拿起电话看了看,连忙转过身去,低声地说了几句就挂了。几分钟后,急促的铃声再 次响起,隐约地听他说:“快了快了,我马上就回去……”学习结束后,我们意外地发现师母站在楼道,手里紧紧地握着手机。看着师母满是着急、满是责备的神 情,一种不祥的感觉像阴云一样,萦绕在我们每个人的脑际……

第二天上午,忽然听说导师要动手术了,我这才知道他已经到了肝癌晚期,必须进行肝脏移植。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让我怎么也不敢相信。好好的一个人,怎么 会得上这个病?之前不是说导师的胃不舒服吗,怎么会是肝癌晚期呢?肯定是搞错了!但事实就是这么残酷。早在几天前,导师因为一段时间肝区的剧烈疼痛,在师 母的再三坚持下做了检查,初步诊断为肝癌。虽然瞒着他,但作为医生的他早已猜到。想起前一天晚上,导师还强忍着病痛的折磨,带着我们讨论研究方向、确定研 究思路,而我们却丝毫没有觉察。上天为什么这么狠心?瞬时间,追悔、懊恼、心痛、不舍、绝望,一起涌上心头,我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往事历历,如影如画。和着泪水回忆往昔,在那一刻,我才突然明白,为什么导师每天和我们一起坚持工作到深夜,风雨无阻,无怨无悔,即使身患重症,依然初衷 不改?因为他一直是在和时间赛跑,他要以自己有限的生命烛光,最大限度地照亮我们。可是,还没等我们回报他,他就走了,走的是那样地匆忙。

导师生前经常跟我们说:“研究生阶段,既要学会做科研,更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比什么都重要。”每次开题,他都要求我们把功课做在前面,凝练出既符合 各自兴趣,又能服务学科发展的研究方向。每当遇到困难,他都会耐心地指导我们转换思维,找出破解难题的思路方法。还记得我在做科研时,虽然之前读了一些文 献,但始终找不到合适的思路。准备开题报告时,我大着胆子试探着问:“我想先听听您的意见,然后再确定我的方向。”导师一改往日的温和,严肃地对我说: “做科研千万不能投机取巧、急于求成。给你一个现成的课题确实很省事,但作为老师,我这样做,就是对你们的不负责。”听完导师的话,我愧疚极了。当时,我 真想对导师说声对不起,可就是这简简单单的三个字,现在却再也没机会向他说了……

熟悉的人都知道,导师非常儒雅随和,但在工作上却非常严谨、很爱较真。他常说:“不管做什么事,都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在指导我们做课题时,每张 幻灯,他都会反复修改,直到符合规范标准;每次实验,他都会带着我们认真分析,直到得出真实可靠的结果。记得有一次向导师汇报实验动物模型建立情况,那时 我刚刚接触实验,成功率比较低,记录也不是很详细,而我却没有当回事,心想:我是一个初学者,实验结果不理想很正常。再说了,不还有导师嘛,他肯定会帮我 解决这个问题的。可导师却说:“你有没有想这样的结果,到底是麻醉方法和剂量的精确使用问题,还是熟练度的问题?有没有去查阅资料、反复验证找出原因?有 没有认真地做实验记录?”一连串的问题让我无从回答,惭愧地低下了头,但心里仍有抱怨:我第一次做实验,怎么可能想得这么细,不就是一个模型嘛,值得这么 认真吗?文献也查了,但就是找不到原因,这能怪我吗?就在我鼓足勇气准备辩解时,导师的一席话却让我打消了这个念头。他告诉我,做实验其实就像婴儿学步, 只有一次次地跌跌撞撞才能学会,如果连第一次都做不好,那以后的每一次都将是第一次。是的,在科研的道路上我们还都是初生的婴儿,为了让我们走得更稳、更 远,导师一直在用他温暖有力的双手搀扶着我们,用他充满激情的话语鼓励着我们。可当我们的双腿有力了,步履稳健了,能够独立行走了,他却离开了。

看到那么多患者慕名来找导师,我也曾经问过他,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医生。导师微笑着说:“做一个好医生,不光是有知识和技能就行,关键看你有没有把病人当 作家人,是不是全心全意地为病人着想。”手术麻醉的时候,导师都会在术前跟患者聊聊病情、唠唠家常。一次术中,看到导师在帮一位手术台上的患者掖被角,我 当时有点想不明白,这不是护士应该做的事吗?一个大牌教授用不着亲自动手,更何况病人在麻醉中连疼痛都感觉不到,怎么可能会觉得冷呢?后来说起了,导师却 告诉我,患者不是一台冷冰冰的机器,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在身体接受治疗同时,也同样需要给予心理上的宽慰、情感上的关怀。作为医生,我们看到的是,他所 有的付出都是为了信守患者的重托。他对生命的敬重,就像烙印一般,深深地铭刻在我们的心间。

导师对我们的感情胜似亲情。一次,他的女儿对他说:“您对学生比对我还好,我真希望也是您的学生。”除了学业,导师还关心着我们每一个学生的家庭和生活。 研究生孙思斯的母亲患了青光眼,他跑前跑后联系眼科教授和手术,并多次关怀询问。研究生刘曌宇着急回家过年,他托人买来车票,还不忘叮嘱她“到了给我发条 短信”。这一切仿佛都发生在昨天,每每想起这些事儿,我的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好多同学羡慕我有这么好的老师,是的,我们也为有这样的好老师而自豪。

2013年春节后的一天,刚做完股骨头置换手术一个月的导师,就倚在病床上修改同学们的毕业论文,护士看见后就催他卧床休息,同学们都不忍心,对导师说: “您保重身体,离答辩还早,等养好了身体再改也来得及!”导师微笑着说:“我再看一会儿,你们先走吧。”没有想到,下午3点导师就打电话把同学们叫到病 房,还让把门锁上,生怕再有人来“管着他”。虽然导师已经非常疲惫,脸色也变得很差,但他还是拿着批改后的论文为我们耐心讲解。同学们都劝他休息,可导师 却说:“我的时间不多了,能够尽可能地把知识和经验传授给你们,是我现在最大的心愿……”

虽然无情的病魔残酷地夺走了我们敬爱的导师,悲痛之余,沉淀内心的却满是充盈与温暖。因为导师用尽一生的无私与真诚,勤奋与执着,点亮了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那盏烛灯。这盏明灯,将始终亮在我们心间,永远在我们前行的道路上熠熠生辉。 (马磊 西京医院麻醉科博士 陈绍洋教授的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