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专座”引出的话题
咸阳市开展中小学生“遵守交规文明出行”教育活动
核心提示
咸阳市教育局在近日开展的中小学生“遵守交规文明出行”专题教育活动中,提出严禁中小学生占用“爱心专座”的规定,引发网友与市民的讨论。反对者指出,强行让学生去做这种关乎道德的行为,很容易形成道德绑架,从而让活动流于形式;支持者则提醒道,方法有待商榷,但也属无奈之举,毕竟此举出发点是好的,目的还是让强制措施成为良好习惯。有识之士认为,无论讨论的观点如何,这样的讨论对人们文明习惯的养成,是十分有益的。
1 事件
“爱心专座” 学生不能落座
咸阳市教育局9月8日发布一则《关于开展中小学生“遵守交规文明出行”专题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各中小学校务必于9月12日以前召开一次“遵守交规文明出行”的主题班会,其中提到:严禁学生在“爱心专座”落座。因为“爱心专座”是给老、弱、病、残、孕等人群设置的专门座位,必须为五类人群预留,即便“爱心专座”无人使用,中小学生也不得坐用。
《通知》还要求各中小学校务必安排每名学生,结合自身出行实际,书写一份“遵守交规文明出行”承诺书,自查不文明出行陋习,自觉纠正不遵守交规的不良行为。
9月12日,有关咸阳市开展中小学生“遵守交规文明出行”教育活动的新闻,登上了咸阳市政府的官方网站。文中提到,通过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开展“遵守交规文明出行”专题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学生做到“六点”,除了严禁学生在“爱心专座”落座之外,还要求中小学生坐公交车时有序排队,不拥挤,不推搡,不嬉戏打闹,不大声喧哗;自觉遵守交规,十字路口过斑马线,不闯红灯,不横穿马路;骑自行车不逆行,严禁带人,严禁双手脱把,不违规;不乱涂乱画,不乱扔垃圾,文明出行;主动向老、弱、病、残、孕和抱小孩的乘客让座。
活动同时还要求,各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开展致家长的一封信活动,通过“小手拉大手”,全家携手共谱文明曲。同时,鼓励学生向周围的人宣讲交通规则,倡导文明出行,做“遵守交规文明出行”的传播者。
咸阳市渭城区教育局工作人员本月14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通知是咸阳市教育局针对全市中小学下发的,他们收到相关文件后也已经执行落实,目前已执行了约一周时间了。
这位工作人员解释称,中小学生可以坐普通的座位。此举是鼓励学生让座,而不是让学生不坐。他表示,一二年级小学生算是“老、弱、病、残、孕”中的“弱”,但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几乎没有自己坐公交车的,即使乘坐公交车也有监护人看管。如果有人让出普通座位,一二年级学生也可以坐。
对此,咸阳市教育局相关人士称,该文件的目的是教育、引导中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文明的习惯,并说该文件下发一周以来,中小学生在遵守交规、文明出行方面已有明显提高。
然而该项规定被媒体报道后,招来质疑。记者昨日登录咸阳市教育局官网,已经找不到该文件,但是相关新闻报道依然挂在咸阳市政府官方网站上。记者询问咸阳市一所学校校长是否还在执行这一决定,得到的回答是:上面没说继续,也没叫停。
2 声音
让座不能搞道德绑架
记者在对咸阳部分学校走访中,有学生证实,学校确实要求学生不准坐“爱心专座”。有几名中学生说,即使学校没有要求,他们一般也不会坐,因为经常是刚落座不久,就有老人或抱着小孩的乘客站在自己身边,“我也坐不住,就连忙站起来,把座位让出去。”
一群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告诉记者,他们上学、放学都要坐公交车,但上车后都会向车后挤,遇到空座位就坐着,没有座位就站着,即使“爱心专座”空着,也不去坐,“反正坐上去,还是要让给别人的”。
一位初一学生告诉记者,有些成人坐在“爱心专座”上低头看手机或者装瞌睡,即使身边有老人,他们也不让座,自己看着很气愤。这位学生称,自己的书包有十几斤重,在公交车上很希望有个座位,但很少遇到有成人给自己让座的。“有一次一位叔叔要给我让座,旁边一位阿姨拉住说,学生娃多锻炼没坏处。”
一位小学生告诉记者,自己每天要坐六站路才能上学、放学,平时车上很少遇到空座位。自己已经习惯给老人或者带小孩的大人让座,经常会被他们夸奖有礼貌。
一位学生家长对记者说,学校鼓励学生让座是好事,自己也教育孩子要知书达理有素养,但是眼看着“爱心专座”在那闲着,孩子不坐,自己也没法坐,这就让自己感觉教育局这个规定过于苛刻,甚至有些不通情理。有座位先坐下,看到需要帮助的人,再主动让座,未尝不是文明礼让的表现。“可是孩子说就是不让坐,说学校有规定。”
公交车司机赵师傅表示,因为老弱病残更需要座位,因此车上才专门设置了“爱心专座”,这是对需要关爱者进行关爱的具体做法,对此乘客都认可,也都没有意见。公交公司不可能给出让座的规定,但是遇到这五类人,或需要座位的乘客,也会给车内乘客口头提醒。“真要是没有乘客让座,司机也没有办法。”“爱心专座”更多体现在“让”;有座位不让坐,小孩子站着反而危险性高。
规定容易流于形式
对于咸阳市教育局不让学生坐“爱心专座”的规定,有网友认为,这是典型的教条主义,且可能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即“爱心座我不坐,如果是普通座我也不让”。还有网友表示:初中的小女孩每个月也有几天不舒服,怎么就不能坐爱心座?中小学生学习了一天也会十分疲惫,坐一下爱心座位也未尝不可。
陕西 泽成律师事务所曹铜华律师解释说:教育局出台这样的“禁令”是否进行了民主决策?是否与公交部门沟通过?从行政管理角度来讲,通过这种简单“一刀切”的行政命令,来推动“遵守交规文明出行”,不仅实际效果令人担心,而且从行政作风上,也存在明显的“脱离实际、不求实效”的嫌疑。
因为学生买票乘坐公交车,就拥有了坐座位的权利。这本来是很简单的事情,只要老师给学生讲一讲为什么公交车要设立“爱心座”,就能达到学生主动让座的目的,同时告诫学生注意乘车安全,而不是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来强制实施,这无疑把简单的事情弄复杂了,把道德礼让变成了形式主义。
一位初中年级的班主任教师明确表示,平时加强对做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对不能做到的同学给予提醒,那是没有问题的。严禁让学生坐“爱心专座”并不具有可执行性。“因为学生即使在公交车上不让座,学校也不知道,更没有处罚措施。这样的规定岂不是流于形式?”
市民张先生认为,让孩子们站在空座位旁边,不但面临刹车带来的摔倒危险,也让一群大人看着心疼。孩子不坐,并不代表成人就能坐得心安理得。如果让来让去,岂不是笑话。
记者了解到,为了缓解乘车难,咸阳市在2014年、2016年相继投入200辆公交车,截至8月底,在公交营运车辆达641辆的基础上,在市区又新增100辆新能源公交车。
“‘遵守交规文明出行’绝不是靠一场活动,或者喊喊口号就能达成的。对于中小学生应以教育为主、强制性规定为辅。强行规定不仅不利于道德弘扬,甚至会催生各种不走心的虚假道德表演。”时评员张贵峰表示,公交车上让座是一个基于人们内在自觉自愿的道德问题,其相应的推广过程只能是“潜移默化、耳濡目染”,而不能是“强行灌输、耳提面命”,否则会让道德观塑形期的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或是面对选择“敬而远之”。
3 倡议
让“因为爱所以让”成为习惯
记者检索发现,其实咸阳市有关部门早已刊发“咸阳公交车乘坐倡议书”。内容包括“乘车时,不占座、不抢座,主动为老、弱、病、残、孕、幼及抱小孩的乘客让座,争做城市文明使者;倡导老年人避开高峰出行,减少在上下班、学生上下学高峰时段乘坐公交车,既保护自身安全,又将有限的公交资源让给有迫切需要的上班族和学生。”
家住秦都区陈阳寨村的张师傅告诉记者,自己经常要乘公交车进城,学生主动让座,帮忙拿行李,搀扶自己上下车的场景很是让自己感动。“现在的学生娃大多都很有礼貌,一看到我们这些老人上车,马上喊着爷爷您请坐,许多成年人也很客气的让出座位。但我一般不坐,一是我就几站路,再说他们不是上班就是上学,也辛苦。从这些行为能看出,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教育,已经深入人心了,这就是咸阳文明进步的具体表现。”
有专家分析指出:咸阳市教育局的规定其实折射出一种社会现象,即公交车、地铁的爱心专座经常被无意识占用;出台如此规定可能是无奈之举。
市民王先生认为,教育局有关严禁学生坐“爱心专座”规定,其出发点是好的,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家长说话,有时候娃还不听;老师提个要求,执行起来不打折。”从小教育学生让座,有助于以后良好品德的养成,养成礼让的良好习惯。但是王先生表示:家庭、学校、社会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要言传身教,加以引导,孩子自会做出正确选择。
时评员丁慎毅认为,所谓“爱心专座”,是因为爱所以让。它是一种自觉的理性行为,而非强迫的执行行为。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就是要让文明烙印在城市每一个角落。坚持把人作为创建的主体和参与者,持续加大创文宣传力度,在全市营造浓厚的创文氛围,不断提高群众对创文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度,在潜移默化中引导文明的养成。”
近三年来,咸阳市在“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做最美咸阳人”活动中,涌现出一大批道德楷模的样板人物,“他们无一不被高看一眼、厚待三分,名誉上受表彰,经济上得实惠,好人当然大行其道,崇德向善自然成为每个咸阳人的自觉追求。”
咸阳市信息办网宣科周春艳表示:“规章只不过是穹窿顶上的拱梁,而唯有慢慢诞生的风尚,才是最后构成那个穹窿顶上不可动摇的拱心石。”
本报记者孙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