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不是“千城一面”,也不体现在建筑的“奇奇怪怪”上,这些会导致城镇的特色和内涵最终缺失。
为了加强城镇特色规划建设,体现云南省民族众多、文化多元、地域差异的特点,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城镇化推进中的特色规划工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深入基层调研,向各地各部门征求意见建议,制订出台了《云南省城镇特色规划编制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全省各州、市、县、镇编制总体规划时,应将城镇特色规划作为专项规划同步编制,以法定规划指导各城镇建设,使之更具民族特色、地域特点和历史文化特征,突出每个城镇的特色主题形象。
征求特色规划“金点子”
针对城镇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城镇特色缺失等问题,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2010年启动了城镇特色规划研究和推进工作,并举办了云南省城镇特色规划研讨会,征求如何做好城镇特色规划工作的“金点子”。
在广泛征求各界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该省制订出台了《云南省城镇特色规划编制暂行办法》,重点解决城镇建设过程中不重视研究和继承民族建筑文化的内涵、不重视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和地域特征等问题,避免有的建筑不加分析一味模仿西洋风格,一哄而上,盲目建造。该省要求各地各部门准确把握云南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和规律,以特色规划引导特色城镇建设。
将“特色”思想融入规划
云南省民族众多、文化多元、地域差异性大,各城镇具有不同的风貌格局和民族地域建筑艺术。未来城镇的竞争就是城镇形象、环境和品位等特色竞争,城镇的特色就是城镇的品牌和无形财富。
近年来,有些城镇建设过程中盲目抄袭其他城镇,使得建筑不伦不类,地方特色缺失。为此,云南省强调,要通过保护生态格局、历史文化遗产来体现城镇特色,不要“千城一面”、“千镇一面”,要记住民族的符号、民族的文化,并将其体现在规划中予以引导,做到规划先行。要强化各城镇的特色经济,营造优美环境,体现城镇特色。
云南在推进现代农业小镇、工业小镇、生态小镇、商贸小镇、边境小镇等特色小城镇过程中,将“城镇特色”作为一种思想,融入到规划中,并以规划指导建设。
保存故乡的历史记忆
“故乡昆明如今已面目全非,有如熟悉的长者一个个与世长辞,那昨日的老街道正一条条消隐死灭。”作家张老楷在《狗说狗讲》中如此说。
正在被外表雷同的水泥建筑取代的老街老巷,绝非只是张老楷的故乡。在城镇建设“穿衣戴帽”工程中,或者非常急进,或者大拆大建,使城镇失去了太多的历史记忆,特色不再明显。
如何让城镇形成自己的特色?《办法》提出了详细要求。
城镇特色规划的编制应保护和延续城镇的独特风貌,充分体现云南文化多元特色,分析城镇历史演变过程,并根据城镇的性质、风貌、形态等特点因地制宜地确定城镇特色规划,提炼文化精髓,同时又要注意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需求,使特色打造与城镇建设协调发展。街道、广场、滨水、绿地空间及建筑色彩的整治原则和特色引导需加入城镇特色规划中。
另外,城镇特色规划还必须对城市特色空间结构予以明确,如特色通廊、特色风貌节点、河流水系、山体背景、城市功能分区等。经过努力,云南城镇建设逐渐显现了自己的特色。如楚雄彝族自治州城镇单体建筑突出了彝族民俗风格;丽江、大理、香格里拉古城区对历史文化遗存加大了保护力度,与合理开发相得益彰;昆明市加大了中心城区内的文明街区的保护力度;40余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按照《云南历史文化名城(镇村街)保护体系规划(2011~2030年)》的要求,实施了分级保护的管理措施。
另据了解,云南省开展城镇特色规划的试点县城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城镇特色规划获得了2013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二等奖。(来源:中国建设报)
责任编辑/张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