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独轮车成就大梦想 城中村小学的“独”创体育课
7年前,在外人看来,身为西安市雁塔区马腾空小学校长的陶建文,多少有些“不务正业”:因为他整天就知道摆弄独轮车——这个跟学校体育扯不上多大关系的家伙什儿。
7年后,当“骑独轮车射箭”“骑独轮车打马球”“骑独轮车打篮球”等复合型运动项目,活跃在西安市雁塔区西姜村小学的操场上时,陶建文成功了:一辆小小的独轮车,不仅牢牢地勾住孩子们对体育课的兴趣,也在他们心中种下一个大大的梦想。
坐落于马腾空村深处的马腾空小学,是一所典型的城中村小学。2013年,在这里就读的300余名学生不是马腾空村的孩子就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所有城中村学校一样,这里面临着很多棘手的问题:学生流动性大,对校园没有归属感;家长忙于生计,投入家庭教育的时间较少;校址偏僻,能够调动的社会资源有限;规模较小,有限的办学经费主要用于常规教学;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学创新无从谈起。
2013年7月,西安市雁塔区教育局一纸调令,陶建文来到这里担任校长。面对这样一所困难重重的学校,陶建文时常陷入沉思:想通过主抓教学质量在区域内的群众中间刷出“存在感”,其难度堪比登天;300多名学生共用一个操场,锻炼场地交织在一起,足球、篮球、田径等传统学校体育项目无法惠及每一名学生;学生家长收入普遍不高,舞蹈、绘画等项目无疑会增加额外支出……思来想去,练田径出身的陶建文寻思着从他最擅长的体育入手,破解困局。
在这里,娃娃们的综合素质虽然无法向主城区的孩子们“看齐”,但他们不怕吃苦,渴望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经过一个多月的调研,陶建文瞄上了独轮车,因为它物美价廉、重复利用率高、场地占用率小、趣味性强。更重要的是,陶建文发现,那时候西安市内还没有哪所小学将独轮车引入体育课堂,马腾空小学可以借助独轮车“剑走偏锋”,办出自己的特色,说不定还能闯出一片新天地。
说干就干。当陶建文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学校教师们时,这个点子不仅让大家大吃一惊,就连他自己心里都没底。安全如何保障、孩子受伤了如何向家长交代、经费从哪里来、如果试验失败花的钱岂不是打了水漂……一时间,陶建文面对悠悠众口,心里五味杂陈。
“独”树一帜 无心插柳柳成荫
经过多方打听,陶建文让时任校长助理的贺旭辉通过网购,悄悄从江苏买回来两辆独轮车,他俩先当“吃螃蟹的第一人”。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试学了两天,39岁的陶建文也没学会。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陶建文每次练完后,都顺手把独轮车撇在办公室门口。过了几天,当陶建文照例早早来到校门口,迎接学生们来上课时,他突然发现,有几名学生在操场上争着骑独轮车。一时间,那两辆独轮车在马腾空小学成了“香饽饽”。深思熟虑之后,教师们都肯定了陶建文的想法。马腾空小学随即向雁塔区教育局打报告,购买了30辆独轮车。
很快,“马腾空小学的师生在学骑独轮车”这一消息在村里不胫而走。“不花时间多教文化课,却让孩子学骑独轮车”“孩子摔坏了谁来负责”……有些家长不乐意了。家长们的担心不无道理,确实有孩子因为学骑独轮车,腿上摔得青一块紫一块。很快,有家长找上门来,直言孩子再学骑车就转学。
办法总比困难多。学生边骑车老师边护着、在操场人工草坪上缓慢骑行能减少受伤、学生想骑车必须先完成作业……马腾空小学的一系列措施逐渐打消了家长们的顾虑。看着独轮车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家长们也慢慢接受了这一现实。
仅仅半年时间,马腾空小学四、五、六3个年级共有上百名学生学会了骑独轮车。2015年,由100名学生组成的马腾空小学独轮车队在雁塔区中小学生运动会开幕式上出尽“风头”。
自从练习骑独轮车,学生们的体力、耐力、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都有大幅度提升。88.3%,这是2016年马腾空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交出的及格率成绩单。然而,3年前,这一数据还停留在59.9%。
2016年中法学校体育发展研讨会、第二届中法大学生体育文艺周活动、2017年中德大学生足球赛、2018年第四届中英大学生体育文艺周……马腾空小学的独轮车表演很快有了更大的展示舞台。孩子们通过独轮车运动,不仅锻炼了身体,收获了自信,还纷纷走向国际大舞台。
“独”领风骚 被网友称为“别人家的体育课”
2018年11月,陶建文迎来新的岗位——西姜村小学校长。西姜村小学也是一所城中村小学,学校生源主要来自周边的“三姜两寨”:东姜村、西姜村、南姜村、南寨子村和北寨子村。这所学校同样面临体育课内容单调的局面。
据六年级一班的王泉清同学回忆,学校在开展独轮车运动之前,体育课主要以跑步、踢毽子、跳绳等传统学校体育项目为主,无法引起同学们的兴趣。“有的同学在自由活动时会一个人坐在树下发呆。”
与陶建文前后脚来到西姜村小学的还有数学教师屈倩茹。据陶建文回忆,在他来到学校后的第一次值周过程中,屈倩茹就建议他把独轮车引进来。显然,西姜村小学的老师们很了解这位新校长的过往经历。
2019年1月8日,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在《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了“创办学校体育特色模式”“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重点任务。看到文件后的陶建文,加快了新项目的探索步伐。
偶然间,陶建文在家看古装剧时,受到古代战争场面的启发:古人能骑着马射箭、打马球,骑独轮车当然也能干这些。经过多方走访、调研,2019年4月,西姜村小学与西安市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取得联系,谈了学校的想法后,西安市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不仅给学校赠送了器材,还派教练员亲自上门指导授课。
西姜村小学学生“骑独轮车射箭”“骑独轮车打马球”的视频在社交网络上传播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被网友称为“别人家的体育课”。2019年11月15日,参加“国培计划(2019)”——陕西省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小学体育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升班)的学员们走进西姜村小学,观摩独轮车教学。国培项目首席专家徐仕岿充分肯定了这一体育特色课堂,并建议大家集思广益,大胆创新,提高体育教育教学水平。
“独”到之处 被体育课改变了的那些人
赵峰娟今年42岁,是西姜村小学的“老人”。她1998年毕业后便来到这所学校,如今是四年级的数学教师。在赵峰娟眼中,“骑独轮车射箭”“骑独轮车打马球”如同一滴水滴进油锅,在校园产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赵峰娟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羞于向外人介绍自己的工作单位。然而,独轮车教学就像小火星,点燃了整个校园的激情,甚至有学生在作文中写道:“长大以后,我要当一名小学校长,也要教学生骑独轮车。”
陈霞是六年级二班许家源同学的妈妈,老家在甘肃庆阳。身为一名外来务工人员,她曾长期在江西打工。2013年,她带着儿子来到西安。在她眼中,父母在外打拼都是为了孩子,每到一座城市,她操心的头等大事就是儿子的教育问题。如今,她经常把儿子骑独轮车的视频发到微信朋友圈里,朋友圈人人都夸她儿子本事大。漂泊久了,陈霞不想再带着儿子东奔西走,打算定居在西安,一来离老家近,二来孩子在西姜村小学的学习状态令她很欣慰。生活在这座城市,让陈霞一家人有了幸福感与归属感。
韩国籍学生金夏成,去年3月随妈妈裴美儿从韩国大邱来到古城西安。儿子在西姜村小学学会了骑独轮车,她在西安外国语大学学习汉语。裴美儿沉迷于中国悠久的历史,她觉得长安处处有文化,就连一所普普通通的小学,都能将体育课与文化结合起来,而且还是利用独轮车这个新奇的“玩意儿”。(记者 田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