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争鸣:挺立高铁最前沿
2015年1月14日《人民日报》第9版
他是同侪眼中的创新先锋,历任我国首条高寒高铁、首条高原高铁、首条沙漠铁路、首条湿陷性黄土高铁、首条地热铁路的技术决策者和领军人。
他是下属眼中的技术灵魂。仅用10年时间,就使专利零储备、年流失五六十名设计师的中国铁建铁一院,年产值增加了4倍,教授级高工数量增加近28倍。
他就是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百年优秀咨询工程师大奖获得者、中国铁建第一勘察设计院董事长王争鸣。
技术强企,把“西北羊”炼成“西北狼”
如今的中国铁建第一勘察设计院,市场涉及铁路、轨道交通、公路等领域,仅高速铁路就有3600公里的设计项目在手,技术专利覆盖高寒、高原、沙漠、湿陷性黄土、地热等高难度铁路,堪称铁路设计领域的“西北狼”。可是回溯到2004年王争鸣刚到任时,这匹狼却是铁路四大设计院里垫底的“西北羊”。
彼时,铁一院全部人马都投入在青藏铁路,也没有其他项目在手,高铁投标屡投屡败,年人均工资仅三四万元,一年内竟有近60名工程师另谋高就。而王争鸣当时任总工程师的中国铁建第四勘察设计院,却素以队伍强、收入高著称。“人往高处走,你可别犯傻”成了王争鸣调职时频繁听到的忠告。
“有技术就不怕没市场,战略对了,一样从西北走向全国。”王争鸣仔细翻阅了当时铁一院的资料,发现设计院“瘸腿”严重,在高原铁路领域一枝独秀,但高铁却毫无技术与项目储备。把自己积攒了十几年的高铁技术无私传授给铁一院的同事,成为彼时最紧迫的课题。
技术支撑经营。2005年,善于“田忌赛马”的王争鸣发挥铁一院的技术优势,提出将青藏铁路建设中积累的冻土技术与高铁技术相融合的设计方案,成功中标我国首条高寒高铁——哈大高铁沈阳至哈尔滨段,一举实现铁一院高铁市场上“零的突破”,令业内刮目相看。
“那一个月我们连中三标,十几亿元的设计费比过去一年的产值还多,队伍士气立马不一样了。人人都意识到技术就是市场,技术就是效益。”铁一院副院长董勇说。
技术提升利润。“是争鸣扭转了我们的设计理念,不再把为业主节省工程投资作为投标首要条件。以运输需求为主旨的设计更适应市场需求,使我们从西北走向了全国。”中国铁建铁一院副总工程师张迎丰说。近4年来,中国铁建铁一院综合生产能力与“十五”期间最高水平相比增长近3倍。
技术练兵,工程师人人有舞台
2005年1月,王争鸣刚到铁一院就职,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大院里修了栋学术报告厅。“一家设计院一定要有学术争鸣的氛围,才有核心竞争力。”
王争鸣,人如其名,在技术上敢“争鸣”。1985年,大学毕业仅3年的王争鸣,就因填补大学教科书空白在铁路界一炮而红。在襄樊北编组站的设计中,王争鸣率先在国内采用多推双溜自动化驼峰、环到环发的单向编组站设计方案,在成功满足运输要求的前提下,降低建设成本1/3。1997年,襄樊北编组站建成投产即荣获铁道部优秀设计一等奖。王争鸣的编组站设计理念也被纳入高校教材和国家设计规范。
国家设计金奖、软件金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首批杰出工程师……王争鸣的个人荣誉数不胜数,但他坦言,在工程建设领域,工程师绝不能讲个人英雄,满园春色才能提高中国的工程质量。“作为设计院的领导,我要的不是个人荣誉,而是督促集体成才。”
育人成才,引领技术人员敢于创新。中国铁建第一勘察设计院线运处处长黄超至今记得,2009年4月,黔江—张家界—常德铁路投标时,设计团队依据全国铁路通行的坡度千分之十三为标准,筹备了一套完整的设计方案。可就在距离投标前一周,王争鸣却在小组讨论时提出将千分之十三改为千分之十八点五。
“将线路拔高规避当地大量岩溶不良地质,更有利于施工和维护。最后,正是凭借这份独一无二的设计方案,铁一院脱颖而出。如今,培育自己的技术决策力与规划前瞻力,已经成为铁一院的企业文化。”黄超说。
增加投入,提升技术团队科研能力。2005年以来,王争鸣决定铁一院每年必须投入1.1亿至1.3亿元用于科研,这使企业手握的实用新型专利数量从2004年的零项增长到目前的205项,实现了核心技术的“超前一步、高人一筹、多人一手”,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严寒地区高速铁路修建技术、湿陷性黄土地区高速铁路修建技术,工程师的平均年薪也增长了近7倍。
人人爱技术,人人有舞台,也成为中国铁建铁一院的企业基因,注册工程师数量从2004年的400人增长到如今的1000人;教授级高工从当年的8人增加到如今的230人;还拥有了1名工程院院士、6名设计大师、24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如今,中国铁建铁一院墙内开花墙外也香,陆续参与了尼日利亚现代化铁路与国家路网规划,加纳铁路规划与乌兹别克斯坦铁路通信信号工程设计等海外项目。王争鸣坦言,“设计规划走出去,中国标准、中国智造才能真的走出去。在中国铁路走出去的路上,铁一院还要继续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