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王家砭村被称好人村 王家砭村民为啥爱帮人?
王家砭村村委会副主任王爱常向华商报记者介绍弘扬传统道德的壁画
“中国好人”——这是王家砭村的集体符号。这个紧临210国道的普通乡村出了名。今年4月,铜川王家砭村荣登“中国好人榜”,成为陕西省唯一一个上榜集体。
2013年12月17日,王家砭村42位村民帮助侧翻大货车捡装橘子,没一个人哄抢;今年11月7日凌晨4时,榆林货车司机张海军从子长县拉了33吨原煤准备开往西安,结果煤车侧翻,煤撒了一地,又是王家砭村村民施以援手……
“群众自发捡一次橘子,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但每次都是这样子,说明咱村里帮人解难,已经习惯成自然了。这种民风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村干部说。
王家砭村位于铜川市耀州区,傍漆水河而建,包茂高速和210国道穿村而过,过往货车和客商川流不息,也因此,货车侧翻、人员受伤、行人溺水的事情在这里常有发生,出手帮人也就成了王家砭村村民的“家常便饭”。
村干部: 民风不是三五年抓出来的
如今的王家砭村,谁都能说上几件助人为乐的好事:2010年拉煤货车的煤块把人埋了,几个村民硬是用手刨煤救人;漆水河上游木材厂被洪水袭击,村民跳进水里救人;隔三差五就是车祸事故,大家都是第一时间赶紧救人……
“群众自发捡一次橘子,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但每次都是这样子,说明咱村里帮人解难,已经习惯成自然了。这种民风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不是说三五年抓出来的。”王家砭村村委会副主任王爱常说。
王爱常今年63岁,当干部近40年,最近他正为村里搞一些壁画。走进王家砭村,“积善”、“分享”、“孝顺”等题材的壁画随处可见。王爱常透露,村委会正打算把村里的乡规民约修改一下,增加一些新的内容。“根据社会的发展,制定一些新的制度,鼓励群众积极向上,树立崇德向善的良好村风。”
“群众不文明,再富都不光荣。”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王家砭村就提出了这个治村理念。全村535户,2149人,党员103名,是陕西省为数不多成立村级党委的村子。每个党员都有承诺,年初确定目标,年终评比;6个村民小组,每组都设有“政治组长”;村上还组建了“村民代表理事会”,设立村务公开监督小组。“不搞就不搞,搞起来就要认真。”村主任王文涛说。
实际上,王家砭村村民很爱惜自己的名誉,对邻村也愿意伸出援手。石凹村没有好项目支撑,相对贫困,群众饮水都不达标。前两年,王家砭村把自己争取到的人畜饮水工程项目让给了石凹村,还派技术人员全程指导,让石凹村957人吃上了放心水。
王家砭村到凤凰村距离仅2公里,但是坡陡弯急,以前全是土路,坑坑洼洼。经济率先发展的王家砭村主动帮助,2007年义务出资出力,用水泥硬化了通往凤凰村的全部道路,解决了凤凰村800多人出行难的问题。
2013年8月上旬,东柳村电力配套工程施工中,为解决机井用电,有7个电杆要从王家砭村南塬群众庄稼地经过。东柳村的干部为了难,这人家能同意吗?结果王家砭村村党委连夜协调,第二天就让工程开了工。
创立农民诗社 “用农民话,说农村事,议农村理”
“好人扎堆王家砭,好事多得成串串,随便拉上一件件,保你听了满口赞……”这是王家砭村农民诗社的王全林创作的快板,题目是《王家砭的好人夸不完》。
快板中讲述了去年12月17日王家砭村村民帮内蒙古司机捡拾橘子的故事:“十二月,一十七,天寒地冻寒风起;厍(shè)月强,是司机,一辆半挂拉橘子。从湖北到陕西,一路顺利没问题……整整一车好橘子,侧翻倒地真可惜。司机一瞅眼瞪圆,咥(dié)下这活可咋办?”王全林是农民诗社的副社长,家里开了面粉加工厂,衣服上经常白一块灰一块。他出口成章,村里红白喜事都是他掌事。
他的作品记述了祖父辈的家风家教,也辑录了当地的儿歌、谚语。其中有这样的谚语:“扶人家娃一把,自己娃长一拃(zhǎ)。”“牌子倒,事难搞。”“人心要实,火心要虚。”
“王家砭村村民帮人危难的事,是有一定发展由来的。”王全林指着门口的石碑说:“这些都是节孝碑,王家砭村自古到今村风就正,村民一直有互助友爱的传统。帮人一次没啥,可要不帮,或者帮了要钱,那就是牌子倒了!”
当初为什么要创办这样一个诗社?王全林说,目的很单纯,就是想客观地反映农村的变化,以诗歌的形式展现农村的人和事。“就像赵本山拍《乡村爱情故事》一样,他用电视剧,咱用诗歌。”
诗社的主要创办人是王江轩。2012年从镇政府退休后,他动了创办一个群众文艺社的念头。从村上拿出资金给投稿人当做稿酬,虽然一篇诗歌稿酬只有20元钱,但也足以表明村委的态度。当年10月,“王家砭农民诗社”创刊号推出,在村民经常聚集的村中心广场、建材厂、一组、三组、四组的公布栏中张贴。这份农民自办的小报,印数虽只有五六份,但全村老小都很爱看。
王江轩说,传统美德代代相传需要一个弘扬的载体,这也是他创立农民诗社的初衷。他想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用农民话,说农村事,议农村理”;“王家砭村人富了以后,布袋钱满了,你不引导做好事,他就打麻将、飘三叶,弄这些事去了。”
经济是基础 村民富裕了,素质也提高了
当然,说起王家砭村,还要讲讲这“老龄化”严重的村委班子。40年前,年仅19岁的王科担任了村支书,人称“娃娃村官”。次年,本村爷爷辈的王文涛干了村主任。从那时起,他们两人驾起了王家砭村这驾“马车”,而且一干就没停下。
以前,王家砭村是出了名的贫困村,有当地民谣为证:“王家砭绺绺天,土地挂在山两边,拉煤换粮经三原;出门不是上坡就是过河,种地不是人背就是驴驮。”后来村里实施“兴农、强工、活商、富民”举措,集体经济取得长足发展。
王家砭村很快就从“黑白二娃”中淘到了第一桶金。黑就是煤矿,白就是白灰窑。
王文涛说,当年,一个青壮年劳力给生产队干一天,挣10分工,相当于1毛钱。村里组织社员到县办煤矿干活,一天12分工,还另外补贴5毛钱。后来,经过多方协调,村里筹集到7万元资金,承包了县办煤矿,改名“王家砭村煤矿”。煤矿赢了利,村上又投资开发当地矿产资源,办起了村办白灰窑。
此后,王家砭村先后又办起车队、沙发厂、挂毯厂、食堂、百货综合厂、油坊、面粉厂、石渣厂、耀瓷厂、砖厂等,一共有36家民营企业。
属于王家砭村的集体企业是建材厂。1982年筹建、1983年投产的王家砭建材厂,是目前全国建材行业唯一的集体企业。上世纪90年代,各地村办集体企业纷纷转制,但王家砭村的建材厂硬是坚持下来。厂长梁军民说:“王家砭村的事业之所以能蒸蒸日上,关键在于我们集体的摊子没有倒!”
2002年,唐宋瓷厂承包了王家砭村的原村办企业耀瓷厂的车间,开始生产工艺瓷。厂长梁亚萍说,厂里102名员工,百分之八十是王家砭村村民。“当时承包主要考虑到村里有一批做过陶瓷的人,上手快。”12年过去了,如今的唐宋瓷厂已被评选为全国十大名窑之一。
2013年,王家砭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83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65万元,村公共积累6000多万元,远高于全国水平。据村委的最近调查,王家砭村有23%的人开上了小汽车,49%的家庭有电脑,电视机普及率134.3%。
村子富裕了,安装自来水、通了天然气,硬化道路、绿化村庄。王全林又编上了快板:“挣钱不出村,务工又务农,走着水泥路,住着小洋楼,喝着自来水,吃着供应油,年年有钱领,养老不发愁。”
仓廪实而知礼节。“经济是基础,村民富裕了,日子红火了,自然素质也提高了。”村民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