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环保厅专题研判环境空气质量 会商大气治理应对措施

28.07.2015  12:31

  2015年7月24日上午,陕西省环保厅召开环境空气质量研判会商会议,重点研判近期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状况,会商下一步大气治理应对措施和重点任务。

  会上,陕西省大气治理办公室从6个方面通报了全省上半年大气污染治理工作进展情况,省监测站通报了全省上半年和西安市7月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省气象局、西安市气象局对全省上半年、西安市7月份和今后一段时间的气候变化情况进行详细介绍和综合评价。中科院地环所、省环境科学院、西安市环科院等单位专家重点对7月份以来,西安市连续出现轻度污染天气状况成因、污染物特征进行了全方位的科学研判和解析。西安市、咸阳市针对近期污染天气应对措施进行了汇报。省环保厅总工程师郝彦伟指出,虽然7月份出现了连续的污染天气,但应充分认可和肯定西安市上半年治污降霾工作成效,西安市今年上半年空气污染指数、PM 10 、PM 2.5 降幅比例在全国74个城市排在前列,证实了西安市近年来在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方面下了非常大的功夫,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成绩不可否认。当前要正确分析存在的形势,进一步坚定信心,知难而进,持续推进治污降霾各项措施,为三秦大地“天更蓝”做出更大努力。

  通报情况显示:在各项治污降霾措施的持续推进下,今年1~6月,全省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国家考核我省的10个设区市平均达标天数66.6%,比全国60.3%平均优良率高出6.3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关中各市(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下降27%以上,优良天数同比增加32天~55天,重度以上污染天数同比减少11~25天,PM 10 和PM 2.5 下降两成以上。

  西安市空气质量改善明显,上半年优良天数为134天,在“三区十群”20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8位,比2014年和2013年同期分别增加54天和77天,PM 2.5 和PM 10 平均浓度分别较2014年同期下降了40%和30%,较2013年同期分别下降了53%和43%。从去年3月起,西安市已完全退出了全国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后10位,从今年2月份起,连续5个月退出了后20位,逐步迈入全国第二梯队。但进入7月以来,西安市空气质量有所下降,已出现10个污染天气,主要污染物是臭氧,与去年7月份的26个良好天气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气象局专家指出,今年1-6月,全省平均风速为2.4米/秒,西安市降水量335.9毫米,均较常年同期偏高,总体上有利于污染物的削减与扩散,加之我省治污减霾工作深入推进,上半年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显著,是“人努力,天帮忙”的结果。但是进入7月以来,全省降水偏少,气温偏低,7月中旬平均气温20-26度,较往年同期偏低2度。同时,7月中旬大气配置“下湿上干”,存在逆温逆湿现象,白天日照偏多,湿度适中,辐射偏强,有利于低中空发生光化学反应,是形成臭氧高浓度的气象因素。

  地环所与省环科院等专家指出:臭氧浓度的上升与空气质量的改善成正相关。随着治污减霾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空气中颗粒物大幅减少,对紫外线的吸收作用降低,紫外线强度增加,太阳辐射与空气中VOC和氮氧化物的光化学作用明显增强,臭氧浓度随之上升。7月份以来,西安市白天晴朗晚上多阵雨,地表湿度适中,在一定程度上也助推了臭氧的产生。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大气污染治理也都经历了类似的阶段,不必过多恐慌。

  会议研判确定:一是要加强环境空气质量形势分析工作。定期开展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分析,对比同期、同季度、同年的环境监测数据的变化情况,随时掌握当前环境空气质量变化和治理形势,根据变化趋势及时发布预警。二是加大特殊时期环境污染物成因的分析。针对夏季以臭氧为主要的污染物指标升高趋势,紧密联系气象部门,加强特殊时期的污染物特征分析和研究工作,综合气候变化影响,提早安排部署应对和预防措施,为治理雾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加快推进做好全省源解析研究工作。三是进一步强化治污降霾的工作措施。针对近段时期的环境空气污染特点,有针对性开展相应的专项治理工作,要夯实部门责任、强化工作措施,重点对城市夜市烧烤、散煤燃烧,国Ⅴ汽柴油油品、加油站油气回收、挥发性有机物防治及渣土车、重型货车运行管理等开展专项督查。同时应做好大气治理宣传工作,加大宣传特殊时段和夏季高温时段出现的各别污染物上升的成因和防护知识,引导公众正确认识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工作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责任编辑:郑易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