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现“最牛班集体” :31人全部读研深造

02.06.2016  16:29

  两人报送清华大学,二十人保送名校读研,八人赴法国、美国、德国、香港等攻读硕士,三人考取研究生……2016年6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将迎来首届毕业生—2012级空间科学实验班。这个实验班一共31人,上学期间他们无一人挂科,班级平均成绩85分,毕业时实现了100%读研深造。

  大学期间,这个班级中3人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3人获得全国大学生高数竞赛省一等奖,3人获得TI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省特等奖,1人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省一等奖,另有近20人次获得省内外科技实践竞赛奖项。毕业在即,他们把自己称为“最牛班集体”。

   >>“最牛班集体

   有一套定制化人才培养方案 大一起导师一对一指导

  空间科学实验班是2013年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级学生中报名选拔而成立的,他们中的很多人在原来所在班级成绩名列前茅,但他们选择放弃这些优势,选择一个完全陌生的专业。

  “不管是在F楼深夜喝完5杯咖啡听着玻璃楼顶漏雨声音的数模国赛、在老校区计算机中心听着周围的呼噜声改论文语法的数模美赛,还是在G楼熬夜绘制电路板的电赛,我都坚持了下来。”当被问到是怎样坚持自己的选择时,班级成绩排名第一的解得准同学已被保送至清华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回想起班级刚成立时,班级学习委员任行还记得,学院院长包为民院士为他们做的报告会,知道了什么是航天精神,什么是两弹一星精神,“包院士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成长历程和风趣幽默却又发人深省的话语,把自己对航天事业的理解、大学应该如何学习的经验与我们分享。他已被保送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幸运的是,给我们班代课的老师都是学校的名师,梁昌洪老师、胡予濮老师严谨治学,还有青年教师谢楷耐心地手把手的指导我们参加科技竞赛,每当我们一同成功解决难题,他会高呼‘看看看,这不好了!怎么样?看看现在这波形多漂亮!’,我们则在一旁兴奋地傻笑。” “空间实验一号”皮卫星设计制作者之一的张子恒同学这样评价他的老师们,他已被保送至上海科技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空间学院为实验班制定了精细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为实验班量身定制创新实验课程。学院从大一开始引入导师制,建立学习导师一对一指导制,”在谈到实验班人才培养理念时空间学院执行院长李小平教授说:“空间科学实验班的成立是面向我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需要,以培养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突出的创新实践能力的空间科学领域行业精英为目标,从院长包院士到每一个教职员工都非常重视对学生的教育培养,从课程体系、学术引领、创新实践到文体活动,都倾注了大家的智慧与心血。我想我们可以放心的说:空间学院没有辜负学生们的勇敢选择、家长们的热切期盼。

   >>“学霸班”如何学习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成长” 每天去合适的地方学习

  “我很庆幸我周围的人都是每天必须出去上自习的人,所以我同样养成了每天去合适的地方学习的习惯,选择最合适的地方学习、寻找勤奋认真的人一起学习,是实验班让我养成的使我终身受益的好习惯。”当被问到在实验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时,“学霸”马丁友是这样回答的,如今他已被保送至清华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说到自我管理能力,这应该也是我们班同学的一个突出优点,班里的每一个人很早就有个自己的规划和目标,虽然和其他班级一样,我们班也有同学打游戏,但没有一个人沉迷于游戏,没有一个人因为游戏耽误了学业。”被班里公认为“最拼”的罗亚荣这样说,他已被保送至武汉大学信号与系统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

  空间学院党委书记梁玮说:“就是这个班的学生让我想到了卫星的飞行轨道。他们就像被推送到飞行轨道上的卫星,已经找到了适合自己、正确的飞行方向和环绕速度,不再需要增加外力,就可以沿着飞行轨道在浩瀚宇宙中环绕飞行。这个班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这样的飞行轨道映射在大学教育上,就是学生的主动成长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

  “班里学习成绩好的同学经常带着大家一起自习,分享传阅笔记,一起讨论习题;而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又经常帮助大家解决一些实验中遇到的难题。通过这种每个人发挥各自特长,互相帮助的过程,大家在各方各面都得到了提高。”女生方文馨介绍,目前她已经被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录取攻读硕士研究生。

  值得一提的是,实验班除了实现了一对一的本科生导师制,还在成立之初就为实验班配备了班主任,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科研实践进行指导。实验班班主任石磊老师介绍:“虽然实验班只有31个人,但是靠着每一个同学的团结心和向心力,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空间学院空间科学实验班,我有幸和他们一起成长,也学到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