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生态、发展——三个“老外”眼里的当代中国关键词

02.10.2014  11:00

    新华网成都10月1日电(记者吴光于)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外国人把中国作为旅游目的地、工作地和定居地。在国庆65周年到来之际,记者走近3名来自不同行业,却都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老外”,倾听他们的中国故事。

     法律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美国人沃特·布朗已经在成都居住了10年。起初,他只是一名来中国学习中文的学生,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他投资经营了一家社会企业,为来自北川等地乡村的少数民族手工艺品寻找销路,并培训当地居民进行家兔养殖。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法律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他说。无论企业的注册、经营,还是产品的销售,以及对养殖工作的管理、检查,都是依照规则进行。“方方面面都可以找到依循的法则,没有太多人为干扰的空间。”他说。

    他告诉记者,近两年来他阅读新闻时常能发现腐败案件被曝光,“这样的氛围让人能明显地体会到政府的反腐决心,也能感受到法治的气息”。

    最近,沃特和他的中国籍妻子迎来了新生命。沉浸在初为人父的喜悦中,他又欣喜地发现中国的签证政策有了新变化。过去外国人持配偶签证需要每年更新,现在改成了每两年更新一次。“新的申请流程比以前更加简单方便,也让我更有把握在这里作长远的计划。”他说。

    “中国对生态保护所做的努力值得敬佩

    今年81岁的乔治·夏勒是一位来自美国的动物学家。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世界上三位最杰出的野生动物研究学者之一。老爷子目光如炬,在高原跋山涉水,体力完全不输于年轻人。

    1980年开始,夏勒博士受世界自然基金会委托在中国研究大熊猫。1985年,他进入西藏羌塘草原研究野生动物。

    在中国长达30多年的调查研究中,他曾与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北京大学,以及多个国家级保护区进行合作。目前作为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首席科学家,他在青海三江源地区开展生态保护工作。

    2005年,国家投资75.6亿元,正式启动了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建设。2013年,继续投资160亿元启动了二期工程建设。

    “大规模的投入体现了中国政府对生态保护的决心,这样的努力值得敬佩。”夏勒说,三江源地区虽然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政府对于资源开发的态度非常谨慎。“中国正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保护,更加具有可持续性。

     在这里,进步的脚步无法阻挡

    来自新加坡、供职于一家投资银行的刘家良自称为“中国西部爱好者”。近10年来,中国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绮丽的自然风光总是吸引着他一次次重返。

    “2006年的一个下午,坐在办公桌前,我被电视中蓝天下一条笔直的铁路的影像吸引,交易台上的一切仿佛慢了下来。”他回忆着第一次看到青藏铁路通车时的情景。次年2月6日,刘家良在北京西站登上了去往拉萨的列车,实现了进藏的夙愿。

    “我突然间发现,科技的进步竟然能将世界屋脊拉得离我如此近。”他说。

    西宁是刘家良最熟悉的中国城市,在他的印象里,10年前的西宁不过是中国西北一座“灰灰旧旧”的小城。在每年一次的故地重游中,他用相机记录着变化。“如果没有每一年的记录,你会觉得它从天而降。新的住宅、新的购物中心、新的航站楼、新的街道,新东西太多,让人眼花缭乱。姑娘们看起来更加时髦,完全不树输于任何一个东部城市。”他说。

    2009年,刘家良记录了西宁市老火车站最后的影像。“看着那些写着‘拆’字的墙壁一点点消失,心里有一丝不舍,但同时又感到被新立起的一根根钢筋像幼苗望向蓝天。这个国家的发展就像高铁列车一样迅速。在这里,进步的脚步无法阻挡。”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