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不知生日和生身父母:佛坪女孩回乡寻亲
当年刘爷爷的住处已建成了秦岭隧道
西部网讯(通讯员 吴燕峰)“20多年了,我不知道自己的真实生日,不知道父母是谁、在哪里,逢年过节看到别人全家团聚,就特别想家,就想寻找我的根,就想为父母尽一点孝道!”8月19日下午六时许,从北京辗转乘车三天两夜赶到佛坪县的李晓艳面带倦容,眼神和话语却依然渴盼而坚定。2013年以来,在省内外10多个县区近百名热心网友、志愿者的支持、陪伴下,李晓艳执著地寻找亲人,这次又踏上了漫漫寻亲路。
少小离家被转送三次的坎坷命运
李晓艳今年大约26岁,小名红女,短暂的童年相继三次被转送、收养,收养她的爷爷、养父又先后不幸去世,2003年后四处漂泊打工至今。
晓艳告诉笔者,大约在1991年或1992年她三、四岁时,她被父亲送给佛坪县龙草坪一位名叫刘自胜的商洛籍老人,老人以打松子、洗车、伐木为生,和秦岭道班的工人住在一起,当地人称他“刘老汉”。1995年刘自胜爷爷病世,她被爷爷的儿子刘天苍带回商洛抚养,一年后,刘天苍的小舅子李存良收养了她。养父李存良一直没有成家,对她很好,还给她取名李晓艳,2003年养父去世后,她成了孤儿,2004年辍学,在西安、安徽合肥等打工谋生,现在北京学习美甲,学徒期工资每月仅二、三千元,为了寻亲她一直省吃俭用。
记忆中的亲人和美好的家
晓艳记忆中的家乡,村子附近有一条大河和一条小河交汇,村后的山不太高,有庄稼地和树林,村前是小树林,村子不远处的大河上游可能有涵洞,村里人蹚水、借助河石过河,然后翻过大山才能出山。村子在半山腰,有一条土路,10来户村民的房子沿路而建,她家的房子是土路边的第一家,家下面的小河边有一块圆圆的大石头,她经常在上面玩耍。家门口好象有一块空地,堂屋有小阁楼,平时父亲和一个年纪相仿的妇女带着她住在阁楼里,记忆中她没有叫过那位妇女“妈妈”,一次她在阁楼上撒尿,妇女站在堂屋说:“红女又尿床了!”家里还有一个大女孩和比自己稍大的男孩或女孩,父亲经常背着她去同村一位阿姨家玩,阿姨还给她米糖吃。
父亲三次看望流泪而去
据晓艳记忆,她离家那天,中年妇女、两个比她大的孩子都站在院子里,看着父亲把她放进背篓。她问父亲:“你把我背到哪儿去啊?”中年妇女说:“把你背着卖了去!”大家都笑起来,父亲说:“把你背到街上耍啊!”然后就背着她淌过村边的大河翻山越岭,后来乘班车、住旅馆等,最后在佛坪县下车,带她在临河的路边小饭店和照相馆吃饭、照相,又背着她步行走到108国道旁的龙草坪养护站,傍晚来到一位老人家中,老人家的房子是用牛毛毡盖的,住房里有木门、柱子和大锅,旁边的房子养着猪、羊、狗等,后来父亲就不见了,她就在刘爷爷家里生活。
大约在1993年、1995年,父亲来看过晓艳三次。第二次来看她时,她因父亲不要自己而生气,一直在邻居何代秀家的院子里玩,刘爷爷和父亲叫她也不理睬,父亲悄悄地抹眼泪,当时他穿着草绿色军装、胶鞋,还戴了顶帽子;第三次,父亲远远地看着她,她也没有和父亲说话。刘爷爷曾经告诉她,她妈妈被洪水冲走了,爷爷病世后她随刘天苍离开佛坪,从此再无父母消息。
“当时人小不懂事,长大后我理解父亲当时的心情了,他一定有难处才把我送给别人,我现在很想父亲,不会责怪他的!”晓艳说。
回乡祭奠走上寻亲路
2013年清明,晓艳从北京回到佛坪祭奠刘爷爷,也是她第一次回乡寻亲,找到当年刘爷爷的住处时,那里已修建了秦岭隧道,住房、坟地都没有了,她只好望空祷告伤心离开,寻亲梦却更加强烈。
晓艳努力回忆、四处询问整理资料,拿出积蓄添置电脑、网络等设备,在佛坪、镇巴、南郑、周至、四川等贴吧和宝贝回家网站等发帖求助,在央视《等着我》栏目报名申请,向相关县区部门写信反映情况。根据晓艳有氟斑牙和牙齿早损现象、生父口音近似四川、母亲被洪水冲走和村庄地形等,各地热心网友纷纷为她提供线索、奔走寻访,有的帖子点击量达上万次,晓艳回帖就达两、三千条,让她更增加了信心。今年8月17日,她根据掌握的一些线索,又赶回佛坪,第二次踏上寻亲路。
连日来,佛坪、南郑等热心网友和志愿者对晓艳相助相望,帮助打听情况、提供用车、陪同走访、带路寻访。目前,晓艳已先后到佛坪县龙草坪、汉中铺镇、洋县酉水、南郑县黎坪等一带实地走访,电话询问、上门拜访近40位相关人员,当年刘爷爷的亲友、秦岭道班工人、伐木农民工、知情村民等对晓艳知无不言,佛坪县妇联、团县委等帮助查访、转发微信、收集信息,佛坪县公安局也委派专人陪同查访、梳理分析,并为晓艳免费做DNA。
“如果能找到父母,一家人就能团聚;如果找不到,我也要尽力,让人生没有遗憾!”晓艳告诉笔者,她为O型血,身高1.58米,右上臂有一块核桃大小的浅咖啡色胎记,右眼角上方有一颗黑痣,双手指纹除了两个小拇指以外都是箩,DNA在全国打拐人口网络可以查询,,她还想到镇巴等地寻访,希望父老乡亲继续帮助她圆寻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