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政高强调:用社会资本开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新局面

21.10.2014  09:43
  10月18日,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经验交流会在合肥召开。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在会上要求,大力利用社会资本,开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新局面。   在谈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作用、成绩和问题时,陈政高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成绩巨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承载了城镇化进程,拉动了经济增长,还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但也要看到,目前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欠账太多、地下管线老化、内涝严重、马路拉链、污水和垃圾处理不到位等。对此,人民群众意见不少。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中央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国务院去年就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下发文件,国务院办公厅今年又针对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下发文件,进一步明确了主要任务和指标。陈政高在会上和与会人员重温了这两个文件,尤其是在水、垃圾处理、市政道路交通、城市管网、园林绿化5个方面提出的主要任务、指标和时间表,希望各省、市、自治区要明确自己的任务和指标,必须将任务和指标进行量化并确定完成时限,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抓推进,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陈政高强调,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理念。只有这样,工作才会有思路,才能找到出路。    第一,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正常运行的物质基础。 水、电、路、气、暖等设施,是群众每天都需要的公共服务。没有这些基础设施,就没有城市生活,就没有新型城镇化。抓城市建设,既要重视城市的“面子”,也要重视“里子”;既要重视地上,更要重视地下。    第二,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 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既减轻城市排水压力,又补充地下水,一举多得。我们要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较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洪工程体系。    第三,城市新区要推进综合管廊建设。 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全面启动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程。对于有条件的老城区,可以结合市政路改造,把各种地下管线尽可能规划布置在步行道或其他空间下。    第四,垃圾是资源,是城市矿产而不是包袱,必须大幅提高垃圾回收率。 通过创新体制和机制,垃圾分类和回收不仅不会增加负担,还可能减轻财政负担。到2015年,每个省(区)建成一个以上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36个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    第五,不仅要把污水处理好,还要提高中水回用率。 优化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实现分散化,均衡布局,降低中水回用成本。这不仅解决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还可以利用出售中水的资金,补贴污水处理的费用。到2015年,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0%以上。    第六,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着力推动绿色节能。 在北方寒冷地区,推进集中供暖,鼓励发展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供暖。在城市照明中,提倡使用风能、太阳能等。    第七,建立完整的基础设施信息系统。 构建包括地下管线、桥梁隧道、市容环卫、园林绿化等城市运行主要信息的数字平台,做到问题发现得了、解决得好,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精细化水平。   陈政高指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许多矛盾集中在资金上。我国社会资本不仅雄厚,而且对投资城市基础设施有相当高的热情。关键在于解放思想,推进改革。要进一步完善城市公用事业服务价格形成、调整和补偿机制,打破“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吸引社会资本搞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明确政府和投资企业的契约关系,做好原有企业的处置工作,努力培育一批大企业、名企业,进行连锁经营、专业化经营。   陈政高最后强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事关城镇化进程,事关城市的承载力,事关国家的竞争力,事关经济的增长,还事关民生大计。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拼搏向上的精神、扎实苦干的作风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努力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工作任务。(来源:中国建设报)                                   责任编辑/张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