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无害说”已被否定 仍有店铺月销售额超千万
市场火:国内市场规模年均增速达36.3%
有风险:世卫组织明确“电子烟有害”
变局来:我国电子烟立法或即将落地
10月1日起,深圳最新“控烟令”正式开始实施。据了解,新修订版的《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以下简称《控烟条例》)中,通过明确吸烟的概念——指使用电子烟、持有点燃或者加热不燃烧的其他烟草制品,将使用电子烟纳入吸烟的范畴。
10月4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发布声明,警告消费者停止使用添加四氢大麻酚的电子烟产品。声明提到,目前全美与电子烟相关的肺病病例已超1000例。
与此同时,《2018年中国电子烟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电子烟企业近4000家;2018年,电子烟的销售额已增加到近50亿元。
几则新闻,将近年来风靡全球的电子烟推上风口浪尖。一边是公众对监管的期待,一边是资本市场的火爆,电子烟将何去何从?连日来,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进行了调查。
红
火爆的市场
现状
有商家月销售额或超千万
“现在基本只抽电子烟了。” 29岁的张女士烟龄近十年,去年经朋友介绍,接触到了电子烟。“当时想戒烟就试了下,口感跟真烟很像。”随后去日本玩时,她花了400元买了一套电子烟设备。张女士选择的是加热烟丝的电子烟。其中烟丝部分就像一根缩短到了两三厘米的传统香烟。“这个叫烟弹,我通过代购买的。”
张女士以前买的传统香烟,一包大概20元,按一天一包算,一个月会花600元左右。换成电子烟后,除了一次性购买机器的花费,主要花费还是消耗品——“烟弹”。张女士购买的“烟弹”和传统香烟类似,一条十包,每包20根。每条在400元上下,每包的价格相比之前翻了一番。“现在每天最多半包,一般三天一包。抽得少了,花费和之前差别不大。”
同样为了戒烟的46岁的何先生称,由于工作压力大,一直以来每天至少抽一包烟。多次尝试戒烟失败后,在朋友的推荐下,他开始尝试电子烟。“烟瘾来时,就抽电子烟缓一缓。但几次过后,还是觉得‘差点意思’。”试了几个月,何先生觉得戒烟效果并不明显。
烟龄7年的周先生,抽烟主要是作为工作之余的消遣。偶然在网上看见电子烟介绍后,感觉电子烟新颖好玩的他,开始抽起了电子烟。“出烟量更大,有一种吞云吐雾的感觉,看起来很‘酷’。”
记者在一家网络购物平台上输入“电子烟”,发现月销上千笔的店铺达150余家,价格从19.9元到999元不等。在筛选条件中,记者看到,选择50~140元区间的消费者有34%,选择140~775元区间的有37%,而选择775元以上的有29%。其中销量排名第一的店铺月销14万笔。而该店铺销售的三颗装盒装烟弹,一盒价格为99元。按照月销14万笔的销量计算,该店铺一个月的最低销售额为1386万元。
除了网购,电子烟在线下也越来越活跃。“平均每天销售额上万元没问题。”成都一家电子烟俱乐部的店员介绍说,2018年之前,店里还是以销售“大烟”为主,去年“小烟”一下子火了,占了店里销售额的一半还多。“可能是因为方便,连打火机都不用带了。”
而他口中的“大烟”,主要是指烟雾量更大,需要不时滴加烟油的电子烟。 “小烟”则指大约能抽两三百口不等、抽完就丢的一次性电子烟,以及可以更换烟弹的电子烟。记者发现,一些小卖部,也在售卖价格三十元左右的一次性电子烟。
行业
电子烟市场井喷式增长
渗透率低,投资潜力大
近年来,新型烟草制品在国内外市场引起关注,成为烟草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信息咨询公司欧睿国际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雾化式电子烟市场规模为158.4亿美元,同比增长36.2%。
在中国,电子烟消费人群逐年增加。分渠道来看,八成左右的电子烟销售是通过网络渠道实现的;实体终端中,专门店约占14%。分公司和品牌来看,本土电子烟公司继续占据电子烟市场主导地位。据欧睿国际预测,2020年雾化式电子烟产品销售额将达到323.73亿美元,在2017年的基础上增长近90%。从我国国内看,新型烟草制品市场同样呈现井喷式增长。以电子烟为例,电子烟市场规模从2012年的8.53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40.1亿元,年均增速高达36.3%。
从2018年6月开始到现在,20多个电子烟品牌的融资金额从数千万元到上亿元不等。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的统计信息,2018年1~9月,烟草行业商业销售额12154.81亿元。2018年10~12月,烟草行业工业总产值2249.64亿元。今年1~3月,烟草行业工业总产值3003.17亿元。一份国盛证券研究所的研究数据显示,全球烟草市场规模按7700亿美元计算,在电子烟市场渗透率为1.56%的情况下,电子烟的市场规模为120亿美元。当电子烟进一步蚕食传统烟草行业,渗透率达到3%时,市场规模将为231亿美元。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中国的电子烟市场,目前还处在非常早期的阶段。过去很长时间里,国内电子烟的渗透率都不到1%。
这样的低渗透率,对于投资方来说,意味着巨大的潜力。但在业内人士眼中,决定电子烟前景的主要还是政策。
黑
潜在的风险
世卫组织否定“电子烟无害说”
电子烟真的危害性更低?
“抽一口传统香烟对着纸巾呼气,纸会变黄;抽电子烟后对着纸巾呼气,纸不会变色,只会变湿。”在实体店购买烟油的顾客介绍说,这是因为电子烟的“烟”都是水雾。
顾客表示,有的烟油很差,真的就像水一样,一点油的黏稠感都没有。“厂家当然希望加的东西越少越好,最好就是香精加水,成本更低,所以烟油的危害不是里面的有害物质,而是黑心厂家用便宜的原料。”一家实体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今年20岁本来不吸烟的小王,被网络上“花式电子烟”表演视频中的各种技巧所吸引,随后在网上购买了电子烟。对于抽电子烟算不算抽烟这个问题,小王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在电子烟线上售卖店中,几乎所有店铺商品详情的最后,都有未成年人禁用的提醒,明确表示“本品含有尼古丁、未成年人使用电子烟会影响呼吸系统、肺部”。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9年全球烟草流行报告》中明确指出:“毫无疑问,电子烟有害。” 目前来看,多数研究者的结论是电子烟对人体有害。即使支持电子烟的研究者,也只是强调电子烟相比卷烟危害性低,但究竟低多少并无明确说法。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林聪
变
监管将上线
现状
线上销售,商家经营范围混乱
电子烟是否可以随意售卖?
“有烟丝的烟弹,国内好像是不允许卖的。”顾客张女士表示。实体店的工作人员则称,卖烟油和电子烟具没问题,“都是正规厂家生产的。”
记者查询多家销量靠前的电子烟线上店铺发现,部分商家经营范围明确,包括电子烟、电子雾化设备、电子产品、电子元器件等的技术开发、咨询与销售等;有的店铺则仅为 “其他机械设备及电子产品批发”;还有的店铺经营范围则显示“包括电子烟、烟液、甘油、香精香料的研发与销售(以上均不含烟草制品)。”
今年8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办公室在回复商家提问时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第六条第一款规定,从事烟草专卖品生产、批发、零售业务,必须依照《烟草专卖法》和本条例的规定,申请领取烟草专卖许可证。对部分电子烟,经鉴别检验,含有烟草成分,国家烟草专卖局纳入卷烟鉴别检验目录的,属于烟草专卖品,销售此类产品应持有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法律规定,持证零售商户,必须从当地烟草公司进货。
去年8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的通告提到,目前我国还没有正式颁布电子烟国家标准,市场上在售的各类电子烟产品,在原材料选择、添加剂使用、工艺设计、质量控制等方面随意性较强,电子烟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产品可能存在烟油泄露、使用劣质电池、添加不安全成分等质量安全隐患。
行业
业界预测
我国电子烟立法将落地
记者检索发现,国家烟草专卖局官网上一篇名为《新型烟草制品市场发展及法律监管》的文章,对电子烟市场发展与监管进行了分析。文章指出,在电子烟市场的监管上,全球监管政策差异较大,关键在于是将电子烟归类为普通消费品、烟草制品还是药品。全球立法可分为五类,分别是按普通消费品监管、统一纳入烟草制品监管、按药用产品监管、禁止销售和禁止销售、使用。从发展趋势来看,各国各地区监管力度正在不断加强,具体表现在4个方面:加重税收,如欧盟;纳入烟草制品进行监管;制定产品标准,规范产品工艺和质量;限制广告和渠道。
我国尚未制定针对电子烟的监管法律。不过,国内电子烟企业纷纷自发组织成立行业协会,推出行业标准,促进产品整体品质的提高。
最明确的信号在今年7月底,国家卫健委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了电子烟监管的研究。根据电子烟产业界的预测,电子烟的立法最快可能于10月落地。
这似乎预示着我国电子烟强力监管时代也即将到来。业内人士认为,从长期来看,对于电子烟的监管趋严是全球趋势,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有望年内发布,填补监管空白,行业有望进入有序迅速发展阶段。
新闻评论
电子烟行业:
蒙眼狂奔该喊停 高压监管须上线
从社交网络上的时尚博主,到电竞、音乐节等潮流地带,都成了电子烟公司的重点营销对象。而电子烟公司年终奖高达百万美元一类的新闻,无疑进一步刺激了资本掘金的冲动。
作为热销产品,对人体有没有危害应当有个明确说法,但电子烟行业对此讳莫如深。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病例表明,电子烟同样会对肺部及身体造成巨大的伤害。譬如,电子烟虽然不含烟焦油,但辅料里依然含有一些有毒有害物质;电子烟生产没有统一标准,各种脏乱差小作坊都可以生产……而这些信息都被电子烟企业有意无意地忽略掉。
基于显而易见的危害性,香烟成为各国严格管制的商品,电子烟同样不能蒙眼狂奔下去。在过去的实践中,禁止公开做广告、在烟盒上印病变的器官、巨额的烟草税,种种限制举措都是烟草公司付出的代价。类似的条款,恐怕应该照搬到电子烟企业身上。特别是应当在年龄限制、广告促销、产品标准、风险警示等方面建立监管制度框架。
古往今来,利用人的成瘾性赚钱的生意,往往一本万利,但大多害人不浅。对这些生意,必须永远保持高压态势,这是对国人的健康负责,更是对整个社会发展负责。
编辑:张楠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