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提案议案写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代表委员的抗疫日历
编者按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担当作为、冲锋在前,迅速投入疫情防控和救治一线,慷慨捐赠款项和急需物资,积极组织复工复产春耕备耕,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同时,他们为民代言、为国建言,提出许多科学合理的意见建议,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贡献力量。本版聚焦6个不同领域、界别代表委员的抗疫日历,记录他们与新冠肺炎疫情鏖战的日与夜。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辉县市裴寨村党支部书记裴春亮
关键时刻,更要对村民负责
裴春亮在裴寨村执勤卡点巡查。资料图片
光明日报记者刘华东、李丹阳
2月27日,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了一天后,鹅毛大雪随着夜幕一起降临。在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广场四周的大灯笼在雪花的映衬下更加红艳,“大喇叭朗读时间”如期而至……
“这一下雪,天更冷了,可咱心里丝毫都不能放松。大伙儿都知道,最近随着全国抗疫取得阶段性成效,农民春耕、企业复工复产逐步恢复,咱村里的春耕备耕和扶贫电商、酸辣粉厂也陆续复产复工。有些党员志愿者警惕性有所减弱,群众的疫情防护意识也有所淡化,这可不行!”在村口疫情防控值勤点上,全国人大代表、裴寨村党支部书记裴春亮打着伞再次对卡点执勤人员进行防疫动员,“咱一定得守好卡点,确保防控和生产两不误。还得宣传教育大家要勤洗手、出门戴好口罩,确保为乡亲们站好岗、执好勤”。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裴春亮走遍了裴寨村每一个角落,一刻也不敢放松。从大年初一开始,裴寨村组织党员、退役军人、民兵预备役成立160人的志愿者服务队,24小时三班轮换值班防控疫情。他们联系超市,统一采购米、面、油等生活用品,由专人分批次、分时段配送到家。乡亲们哪家有困难,只要微信群里一声招呼,志愿者第一时间服务上门,最大可能阻断疫情传播途径。2月末,裴春亮组织村“两委”成员进行疫情防控再动员、再部署,始终把村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防控和生产两手抓。
如今,在裴寨村蔬菜大棚种植基地,绿茵茵的黄瓜快要上市了,西红柿也结出了一串串果实。裴寨村的扶贫电商已有20多名员工复工,在网上忙着推荐太行特产。想要外出复工的村民,村里也为他们提供了相关证明、防护物品和安全防护手册。
“越是到了这种关键时刻,作为人大代表、村里的带头人,越要对村民负责。”裴春亮说,“把防疫阵地守住了,把复工复产做好了,群众才能放心。”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所长池慧
在后方,用信息“打仗”
池慧正在进行防疫科普宣传。资料图片
光明日报记者刘华东、李丹阳
防疫科普,如同疫情阻击战的隐蔽战场,以信息为矛刺向因无知而滋生的恐慌情绪,以科学为盾抵御谣言制造的混乱,精准专业地回应公众关切,传播科学认识、解答公众疑惑。
2月12日,一则动画小视频出现在公众视野。“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感染人群症状不一,病毒是如何做到的?人们的肺部又是如何被感染的?我们将把免疫系统这个看不见的世界呈现出来……”生动的二维动画深入浅出地展示出人体免疫系统的工作机理,短短6分钟,却囊括了丰富的科普知识,帮助大家对病毒“知己知彼”,从而更好地自我防护。
这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推出的系列科普视频中的一期,一上线就得到了各大视频平台的转发,上、下两集播放量共1460万,起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视频的制作者,就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所长池慧和她的团队。
早在2003年非典期间,池慧就作为医学研究专业人员,受邀在北京电视台主持每日现场直播的“珍爱健康、防治非典”科普节目,在当时受到广泛关注,这让她对防疫科普的重要性了然于心。如今新冠肺炎病毒来袭,池慧再次担起科普权威防疫信息的责任。这次,她的战场不再是电视,是更具挑战的新媒体。
整个春节期间,池慧和她的团队没有休息,同步筹备中国医学健康新闻发布会和防疫科普系列短视频。虽然每期视频只有短短几分钟,背后却是巨大的工作量。既要基于最新的研究,将权威的知识传递给公众,区别于谁都能讲的“面儿上”知识,又要追求简洁生动,不能像念教科书。团队把关严格,视频脚本都要改多遍才能录制。
《办公防控指南要看完,疫情期间上班不太“南”》《史说中医防治传染病》《新冠肺炎症状不一,免疫系统一语道破天机》……在池慧和团队的努力下,一期期“干货”满满的视频接连上线,有力消弭了疑虑,回应了公众关切。
在采访中,池慧说这是作为政协委员应当肩负的责任。这一系列趣味十足的科普视频,记录了她扎实的履职印记。
浙江省温州市政协委员、温州医科大学教授胡臻
战疫日记,也是履职日记
光明日报记者刘华东、李丹阳
“瓯江,静静的瓯江,从远古的苍凉中走来,带着父辈波涛汹涌的热泪,荡涤着一身的黄浊污泥,在东海滔滔浪花的簇拥下远航。这时,原本乌云密布的天空突然云开雾散,一缕缕阳光如同细沙一样通过云的筛网纷纷洒到了江面,金色的阳光把静静的瓯江照耀得如此耀眼美丽。”
胡臻在工作中。资料图片
进驻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瓯江口院区的第13天,浙江省温州市政协委员、温州医科大学教授胡臻在日记里这样写道。他将战疫的信心与决心,写进流淌的瓯江。
今年春节前后,浙江温州疫情严峻。截至2月6日24时,温州市确诊人数达421例,接近整个浙江省确诊人数的一半,被称为“孤悬湖北之外的重疫区”。
胡臻在最紧要的关头拨通了医院医务处的电话,申请支援刚开始定点收治患者的瓯江口院区,作为一名知名中医师,他要去一线更好地发挥中医力量。2月7日,他正式进入隔离区。
胡臻在隔离区里一般是上午查房,下午集中开出中药方,晚上整理病程记录。查房是最耗精力的,有时看了还不到20位患者,一上午就过去了,而这期间在防护服的全副武装下,胡臻的前胸后背几乎一直浸透在汗水中,但他坚持不让视频问诊取代当面读舌问诊。在他看来,只有走到患者身边,才能直观了解病情,也为患者送去安慰和信心。
战疫日记,也是履职日记。2月12日,胡臻以政协委员的身份写下了进入病区后的第一份社情民意,建议发挥中医特色,把握好治疗最佳窗口期。
基于实战效果,胡臻在建言中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发挥中医特色,能够把握好治疗最佳窗口期,因人、因地、因时制宜,根据不同人的体质、不同地域气候特点、不同的病情时间节点,制定出最适合的诊疗方案。
瓯江静静流淌。瓯江边的医者点滴记录下病区的生活,艰辛、危险,却乐观不变、决心不减。他写道:“越是在民族处于危难的时候,越需要有人逆行而上。此刻不把自己所学知识为国家所用,为民族所用,那更待何时。”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西安市劳动南路派出所民警郝世玲
有我们在,群众就安心
光明日报记者刘华东、李丹阳
辖区小区的居民都知道,“郝大姐”是个大忙人。每天从早上8点到晚上休息前,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劳动南路派出所民警郝世玲和她的同事们腿不停、嘴不停,守护着社区居民的平安健康。
“郝大姐”到底忙在哪里?
郝世玲在献血车上志愿献血。资料图片
走街串户忙。每天与社区居委会、物业工作人员协调好工作任务后,郝世玲就在社区核查、排查、走访,看看辖区小超市、餐饮店是否按照要求关停,有没有落实消毒防护措施。吃午饭的工夫,郝世玲还要梳理、汇总核查走访的数据,确保信息真实无误。
与群众沟通忙。为了让居家隔离的涉疫情人员更安心更放心,郝世玲建了一个“民航警务室同心战疫”微信群,每天问候鼓励大家。谁家没菜了,家里东西坏了,都在群里说,郝世玲和社区工作人员尽可能满足他们的要求。有时候刚闲下来,发现群里又有几十条未读信息,郝世玲一条一条读下来,留心记住群众的需求,鼓励大家安心隔离。“我一直都在,大家有什么困难随时找我”。
接警出警也忙。“疫情刚暴发的时候有涉疫情群众对居家隔离措施不理解,有急躁情绪,都需要我们去解释说明。疫情期间,社区群众难免有一些矛盾纠纷,我们了解情况后随时去处理”。3月24日夜里11点多,郝世玲还接到群众报警,一名外国留学生不戴口罩夜跑,郝世玲第一时间前去处理警情,进行劝导。
明年就退休了,郝世玲由衷喜欢这份从事了将近40年的民警工作。防疫之余,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她还向全国人大提交了一份进一步完善社区公共卫生应急防控体系的建议。“我们虽然不在医护一线,也没多少物资、钱款可以捐献,但是作为社区民警,我们守护着每一个小家,保护着大家。”郝世玲说,“我们穿着警服,看到我们的身影,听到我们的声音,群众就知道我们随时在身边,就觉得很安心。”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垃圾清运工庄艳
多做点事情,挺好的
光明日报记者刘华东、李丹阳
从1月26日到现在,庄艳已经两个月没有休过假期了,中午不忙的时候,她会回家休息一会儿。
庄艳是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的一名垃圾清运工,也是一名全国人大代表。1月25日,辽宁省启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庄艳的工作紧张了起来。
庄艳在为废弃口罩专用垃圾桶消毒。资料图片
“居家防疫期间,居民很少出门,都在家里做饭、活动,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比平时多。而且居民们都是趁着早上、夜里人少的时候出门扔垃圾,对我们清运工作来说压力很大”。除了片区1000多户住户的垃圾清运,庄艳还承担了废弃口罩的清运工作。从1月26日开始,立山区每个居民区和需要上班的单位门口都设置了废弃口罩专用垃圾桶,专人清运,定点焚烧。“那个时候,全国确诊病例数每天都在增加,各大城市都人心惶惶。清运废弃口罩肯定是有风险,我心里也在打鼓,但作为一个人大代表、劳模,我应该站出来。”庄艳说。
庄艳负责的区域,有30多个废弃口罩专用垃圾桶,每天需要清运3到4次。“回收完口罩后,垃圾桶也要消毒。我们用白灰撒到桶周围,用84消毒液围着桶喷”。
工作的紧张,还源于防护物资的短缺。“医生接触的是病人,我们直接跟污染物接触,也需要一些防护用品。但2月份的时候,一线医护人员的防护用品都捉襟见肘,更别提我们了。”庄艳和工友们立足现实解决问题,在日常口罩的里面加戴一个医用一次性口罩,在浸胶手套的里面加戴一次性手套。靠着这样的“加强防护”,庄艳他们坚守了两个月。
而在这两个月里,不但工作量加大了,工作还要更加精心精细。“平时没有病毒传播的风险,垃圾定时收。现在垃圾多了是一个传播隐患,随清随运,居民才能更安心”。于是,当社区群众都宅在家里居家防疫的时候,庄艳和他的工友们每天奔波在清运垃圾的路上,他们不再满足于一天清运几次,而是天天随清随运,保障社区的干净卫生。
随着辽宁省本土确诊病例数的清零和响应降级,庄艳他们工作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忙了,回望这一段时间的工作,庄艳说:“累是累了点,多做点事情,挺好的。”
湖北省武汉市政协委员、武汉市迪睿道路公司董事长郑明
我身后是一群政协委员
光明日报记者刘华东、李丹阳
“感谢市政协万松委员发起的新鲜菜采摘及捐赠活动,感谢市政协委员、工委张燕萍副主任亲自带队,一上午的辛苦,我们将90余箱爱心菜送至岱山社区,可以传递给200余户居民。这几天发自内心感谢的居民越来越多……”
“感谢爱心菜老板李飞翔捐赠,感谢武汉吖爱心车队提供货车,今天带着社区志愿者沉到田间割菜5000斤,搞生产自救,自给自足……”
郑明(右二)在搬卸爱心企业捐赠的物资。资料图片
“有夜班值守志愿者告诉我,茶叶早已喝完,断茶十来天,商店又未开门。为慰问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今天民建界别市政协胡建明委员捐赠柏泉龙井10余斤,并手书条幅——你和三月都是春天……”
这是武汉市一位政协委员的微信朋友圈。平实的文字记录下每一笔得来不易的捐赠物资,简单的照片定格每一位居民真实的喜悦,共同构成这位基层政协委员扎实的履职手册。他就是湖北省武汉市政协委员、武汉市迪睿道路公司董事长郑明。
3月初,响应“两代表一委员”下沉社区号召,郑明来到了武汉市江岸区丹水池街道岱山社区。这是一个下岗人员多、低保人员多、75岁以上高龄老人多的社区。郑明一来便听到社区书记说,由于平价肉供应不足,有的困难居民已经多日没吃上猪肉。
“社区群众之所需,就是下沉干部之所急”。郑明马上联系筹措紧缺的平价肉。三五十份最好、十几份也不嫌少,连续几天,他在各种群里发布了求助信息,四处联系政协委员和民建会员企业。
得知岱山社区的需求后,市政协委员群体纷纷加入爱心接力。市政协委员、武汉中商平价董事长张万新挤出50大份平价冷冻肉给岱山社区,市政协委员、市总商会副会长李浩捐助平价冻肉和排骨……居民急需的平价肉就这样一份份地攒了出来。
陆续送来的,还有蔬菜、水果、口罩、防护服……两周下来,岱山社区各类物资逐渐充足,居民不再消沉,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也都深受感动。
岱山社区,和明媚的春光一道,一点点暖了起来。郑明在朋友圈里激动地写道:“我虽然是一个人在岱山社区下沉,但在我身后站着一群政协委员。”
履职尽责,没有延期
光明日报记者钟超
春来疫当散,山河应无恙。当我们回顾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跌宕进程,一幕幕感人肺腑的场景浮现在脑海里。84岁的钟南山院士倚坐在列车餐车座位上,“逆行”去武汉;73岁的李兰娟院士查房后摘下口罩,面部留下深深压痕;身患“渐冻症”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拼了性命与死神争分夺秒抢人……这些抗疫战场的英雄,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标签——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疫情暴发,他们白衣执甲,“最美逆行”;疫散春来,他们事了拂衣,深藏功名。钟南山,全国人大代表;李兰娟,全国政协委员;张定宇,武汉市东西湖区人大代表,这些熠熠生辉的名字与代表委员的身份联系在一起,彰显了他们在危难关头护国佑民、大济苍生的家国情怀。他们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与千千万万白衣卫士一起,托起无数人的信心与希望,托起无数人的安宁与健康。在危难之际,这些勇敢的人挺身而出,用生命守护生命,这是人之为人的超越性所在,也彪炳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和力量。
疫情是一场大考,不仅检验出治理体系的短板与不足,也考验着代表委员的成色和担当。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不仅仅是医疗卫生领域,其他各个领域代表委员的身影也频频显现,从民生保障最基层,到疫情防控最前沿,从宣传引导第一线,到捐款捐物做榜样,一大批像钟南山、李兰娟、张定宇这样的优秀代表委员,面对艰难险阻,不惧风险挑战,用自己的专业造诣、担当精神、人格魅力、社会影响,在抗击疫情的各条战线上走在前、作表率,为凝聚全国战疫合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突出贡献。
身份的背后是责任,履职的背后是重托。受疫情影响,今年全国“两会”延期召开。会议虽然延期,但是代表委员们履职尽责的担当精神没有延期,许多代表委员发挥自身专长,从医疗救治、疫苗研发、药物筛选、科研攻关以及心理干预、舆情引导、治理体系完善等各个方面献计献策,把提案议案写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把履职尽责的诺言写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写在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增进民生福祉的实践中。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中华文化向来有一种忧国忧民的精神气质,这也是中华民族每遭劫难而始终有人挺身而出的文化根由。我们相信,这种几千年来的文化传承,会激励更多中华儿女挺身而出,会让中华民族遇难成祥,赢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终胜利。
《光明日报》( 2020年03月28日07版)
编辑:黄坤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