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推荐陕西白河黄氏家族:涌现出16位革命烈士

24.03.2016  09:51

  中纪委推荐陕西白河黄氏家族:涌现出16位革命烈士

  【编者按】近日,中纪委网站推出“中国传统中的家规”第36期:《陕西白河黄氏:修身立德 风正行远》。白河黄氏原系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双井乡人氏,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的后裔。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江西双井堂黄氏家族黄存仁携眷迁移,从湖北英山沿汉江逆流北上,被白河的青山碧水所吸引,举家定居在这里,历经266年、13代繁衍,发展成为今天一万余人的大家族,呈现出五世同堂、家和业兴、幸福康乐的景象。

  翻看《黄氏宗谱》,传承的是优良家风,不变是家国情怀。据“族风篇”记载,黄氏家规祖训先后在1796年、1882年和2009年三次修改。在最近一次修改中,“国之不存,何以为家?卫国御敌乃吾族之责也”的家国观更是被写入家规第一条。有国才有家,黄氏族人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人人恪守、代代践行。在白河县革命烈士陵园,长眠于此的黄伯勋、黄文兴等黄氏后人就有16位之多。

  白河黄氏

  白河黄氏原系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双井乡人氏,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的后裔。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江西双井堂黄氏家族黄存仁携眷迁移,从湖北英山沿汉江逆流北上,被白河的青山碧水所吸引,举家定居在这里,历经266年、13代繁衍,发展成为今天一万余人的大家族,呈现出五世同堂、家和业兴、幸福康乐的景象。

  黄氏村落

  白河黄氏有着浓厚的家国情怀,当国有危难时他们会挺身而出、勇于担当,当民有灾荒时他们会守望相助、扶贫济困。数百年来,涌现出了一批有责任有担当的黄氏后人,代表人物有:

  黄光燮(字弼臣,生卒年不详)清朝光绪年间先后任河南邓州、长葛、商水、西平四地知县,时刻牢记祖训家规,书写“学仰从心”牌匾作为人生信条。任内勤政爱民、清廉为官,深受百姓拥戴,68岁告老还乡时,西平百姓依依不舍,夹道相送。还乡后写成白河民间地方志书《东坝风土人情记》,成为研究汉水文化的有益资料,具有较高存史资政价值。

  黄统(1888-1952)早年加入孙中山创立的同盟会,开展革命活动,成为辛亥革命的先驱,后任国民政府陕西省教育厅厅长兼西安中山大学校长。任内常着青衫布鞋,深入考察、推进教育工作,人称“布衣厅长”。“七七事变”前后,撰写《开国政略》,上呈《彻底抗战策》,在重庆歌乐山租建“服务草堂”,积极开展慰问出征将士、宣传防空常识,进行战地救护和难民救济等工作,展现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1950年,他毅然做出正确抉择,从香港回到北京,投身新中国建设事业。

  黄正甫(1909-1980年)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革命,并和自己的学生后来成为著名作家的魏巍一起来到延安,编排演出革命文艺节目,积极宣传抗战。解放战争期间,黄正甫在陕鄂交界的白河、竹山一带,开展革命活动。1948年春,建立白河地下党组织和白河独立营,发展革命骨干50多人,为白河、竹山顺利解放奠定了坚实基础。解放后历任湖北省均县县长、武汉作家协会副总编兼秘书长、“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馆长等职务。1980年黄正甫逝世时,魏巍发来唁电“星落楚天,江风飒飒,怀尔前驱战士;云横燕山,海浪漫漫,哭我益友良师”以表哀痛。

  黄家大院

  嘉庆二十年(1815年),白河黄氏家族日益昌隆兴盛,为改善生活居住条件,历时三年修建起杨树林宅院、老爷湾上下宅院等三处宅院,合称黄家大院。整个建筑群气质典雅、古色古香,为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200多年来,这里世代居住着白河黄氏后裔。2003年,黄家大院被陕西省政府列为全省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