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人的长寿秘诀:亲情是最好的保健品

14.05.2015  12:27

  她叫金兰卿,今年已101岁,是东阳市南市街道石盆村唯一的百岁老人。尽管已百岁高龄,但她的生活却健康而有序——早上6点多起床,媳妇把洗脸水端到她房间,她自己洗完脸,拄着拐杖来到家门口那条小路上散步,然后洗洗毛巾、袜子等。这样的画面,每天都会出现。

  石盆村有1800多人口,60岁以上的老人400多,但百岁老人只有金兰卿一人。

  2013年国庆节,金兰卿百岁贺寿在村里吴氏宗祠举行,她门下子孙60多人及村上邻居向她拜寿。

  金兰卿一家已成为村里佳话:不仅五代同堂,而且她和80岁的二儿子吴天来、61岁的孙女吴有芳等7人,都加入了村老年协会。

  “‘四世同堂’易,‘三代同会’难,只有第一代活到100岁左右才可能达到‘三代同会’。”该村老协会长吴年青说。

  子孙三代

  一起加入村老年协会

  昨天上午,金兰卿正坐在床上看电视,一看到记者来了,赶紧爬起来。

  拄着一根不锈钢的拐杖,一步一步走来,超麻利,接着,一屁股坐到门口一张凳子上,腰板比年轻人还直。

  一头白发,整齐地梳到脑后,皮肤光滑,看上去倍儿硬朗。

  村里人都说,“她看上去顶多80多岁。”这么多年除了血压有些高,老人几乎没啥大毛病。

  金兰卿是石盆村唯一的“小脚女人”,7岁到村里做童养媳,有两儿一女。大儿子3岁那年,她丈夫去世,当时她还怀着孩子。

  之后金兰卿以纺棉纱线维持生计,把三个孩子拉扯大。

  后来,孩子们相继成家立业,她总算熬出了头,可以享清福了。

  儿子们想接她一块住,她说啥都不肯,坚持一个人住老房子里,她说,自己能照顾好自己。

  老人80多岁后,两儿子不放心,把她接到自家赡养,一家轮一个月。可惜大儿子已经去世。

  老人闲不住,当时,村里成立了老年协会(60周岁以上才能参加),经常搞活动,大家一起打牌下棋、聊天、唱戏等等,她立马报名参加。后来,80岁的二儿子吴天来、61岁的孙女吴有芳等人,在她的带动下,也纷纷加入。

  婆媳相处50年

  没红过脸

  这阵子,金兰卿住在二儿子家。昨天中午11点多,77岁的二儿媳吴冬娟从地里回来,烧饭做菜。一小时后,香喷喷的米饭端到了金兰卿手上,有4样菜:红烧肉、土豆、豆腐、青菜。

  老人笔挺地坐着,细嚼慢咽。二儿子吴天来不时往妈妈碗里夹菜,“我妈爱吃红烧肉。

  饭后吴冬娟又去地里忙活。她说,照顾婆婆是自己的本分,她嫁进吴家50多年,跟婆婆从没红过一次脸。

  村里两位80多岁的老人说,二媳妇对婆婆的服侍很周到,裹馄饨、包饺子,平时连口声重一点的话都没说一句。

  平时,吴天来还会搀扶着母亲在门前走走,“她前几年走路时摔过,现在身上还夹着钢板,老坐着血脉不畅,散散步,可以舒缓筋骨。

  过两天金兰卿就要到大儿媳家住了,女儿住在东阳市区,虽然路途有点远,也经常来看她,“还会接我去城里住上一段时间。”老人说。

  一日三餐

  儿媳妇端到她手上

  长寿的秘诀是什么?老太太抿着嘴说,“亲情是最好的保健品。

  她说,自己很爱干净、爱美,两位儿媳尽可能满足她的心愿。每天早上烧好开水,给她送到卧室里;一日三餐的食物,端到她手上;只要衣服有点脏,儿媳就把它换掉洗净。

  81岁的大媳妇已经做了太婆,可她还是尽着媳妇的本分,毫无怨言地照料着婆婆。

  孙女吴有芳嫁在本村,自己已经当了奶奶,对她依然很孝顺。这20多年来,老人在晚辈的悉心照料下,小日子过得很舒坦。

  当然,她的健康长寿也离不开村里的人文环境,石盆村四面被山包围,也没有工业污染。近几年每到3月份,村干部都要上门看望她,送上生日礼物和祝福红包。

  本报通讯员 韦春森 本报记者 侯明明/文

  特约记者 葛跃进/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