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教授与家乡孩子们的情结:记长安大学退休教授陈惟一
20.07.2015 13:09
本文来源: 教育厅
知识改变人的命运,学习比什么都重要
2003年7月,陈惟一与老伴从西安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原本打算陪同老伴在家乡安度晚年的陈惟一,看到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家乡贫困家庭子女失学现象时有发生,这位从大山深处走出来,受党和人民培养又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老教授,不由地思绪万千。他想,是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在贫困山区,在现在的条件下,农村青少年要想致富就必须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因此,他把孩子们上学读书、学习文化知识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但是乡亲们的经济状况,让孩子上学实在不太容易,他决定从扶贫开发和扶贫助学工作入手,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首先要关心上一代,让乡亲们先富起来。他以开展智力扶贫作为切入点,普及科学知识、收集科技致富信息、寻找科技致富项目,多方联系,大力开展科技培训,帮乡亲们脱贫致富。村子里的党员、群众信任他,推选他担任了太阳关村的党支部副书记。同时担任了太阳关村关工委主任。他在村里组织开展了“一对一”结对子帮扶活动,帮扶多名困难家庭孩子上学。他的关爱行动深受群众称赞。2004年5月,乡党委聘请他担任石佛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在他的带领下,镇、村关工委在工作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经过努力,无论在领导班子、“五老”队伍建设,还是在阵地建设、开展青少年教育活动方面都得到了长足发展。2005年,陈惟一被评为商洛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受到了商洛市关工委、市文明办的表彰和奖励。
诚恳、执着现精神,网络传递献爱心 2007年,陈惟一因老伴病重又回到了西安居住,但是家乡的经济社会建设仍牵动着他的心,他与家乡青少年的情结日渐浓厚,时刻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在他的联系下和帮助下,山阳县共有120多名高中生和大学生通过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得到资助(高中生每人每年1000元,大学生每年可分别获得1000至6000元的资助),帮助他们完成了学业。
长安大学退休教授陈惟一(左)与商洛市关工委事主任张智贤查对贫困生资料
2012年,当陈惟一看到贫困山区中小学生通过国家“两免一补”后孩子们上学问题得到很大改观,但仍有一些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的学生还很困难,考上大学的学生和家长都为学费和生活费发愁,甚至负债累累,他不顾年高体弱,到处呼吁,希望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克服经济困难,完成学业。同年11月中旬,陈惟一经现交通运输部出租车管理处处长刘美银联系,与“感恩中国”网站创建人张仁杰取得联系,经过多次沟通,陈惟一诚恳执着的精神感动了网站的人员,张仁杰专程从北京赶到西安,和陈惟一一起乘坐班车到陕鄂交界的石佛寺镇和照川镇。他们怀着对山区孩子和困难家庭的关爱之心,冒着冬季寒冷,翻山越岭、走村串户收集材料。白天,深入到困难学生家庭调查了解、询问情况,晚上不顾劳累整理白天收集到的资料,制作困难学生家庭信息表,在网上传递,从而让更多的社会热心人士了解大山深处困难学生的生活状况。
长安大学退休教授陈惟一与受关爱和资助的贫困大学生
2013年4月16日,山阳县石佛寺镇和照川镇中心小学,初级中学师生举行了“感恩中国”网站资助贫困学生受赠仪式,长安大学关工委、商洛市关工委、山阳县关工委负责人参加了受赠仪式。受赠学生和家长纷纷称赞陈惟一和“感恩中国”网站团队及爱心人士的义举,学生们表示要学会感恩,努力学习,把自己培养成有用之才,争做中国事业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回报国家和人民以及伸出爱心之手的社会各界人士。
长安大学退休教授陈惟一与受赠贫困大学生集体合影
2013年5月12日,在长安大学举行了“感恩中国”网站资助山阳籍贫困大学生仪式,活动中陈惟一汇报了“感恩中国”网站和国内外爱心人士资助山阳县贫困大学生的情况,看到来自家乡得到资助的贫困学子的张张笑脸,听到孩子们要立志好好学习报效祖国的承诺,他感到十分高兴和欣慰。 通过网络传递,在短时间内,大江南北、国内国外、各届人士向山阳县石佛寺镇、照川镇和牛耳川镇贫困家庭和困难学生伸出来友爱之手,传递大爱。截至2014年6月,共收到衣物、文具6000多件,现金90余万元,其中85名大学生收到现金56万余元。 (责任编辑:胡玥)
本文来源: 教育厅
20.07.2015 13:09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
西安光机所有效载荷首次参与空间站科学实验
2022年10月31日,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