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故事|信任,总有种柔韧绵长的力量
信任,总有种柔韧绵长的力量。
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方舱医院,有一对爱人,互相隐瞒着对方,却都踏上了逆行战“疫”的施工战场。“爱人,我的心那么大,装着紧急需要方舱的上海同胞,我的心又那么小,小得不敢对你说我要去前线”……
“公司正在建设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方舱医院项目,能不能来支援?”“收到,马上动身!”4月5日,刚刚结束上海富长路健康中心项目(隔离救治点)9天9夜鏖战的中建三局一公司材料员蒋荣娜,收到了参建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方舱医院项目的电话,随即简单收拾几件衣物,便驱车赶赴建设现场。而让她意外的是,刚刚领证的新婚丈夫张向宇此时也在项目上参建。
项目涉及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的14个展馆约42万平方米,建成后提供5万张床位,是上海规模最大的方舱医院。此次首批交付的3号馆总体改造面积2.6万平方米,可提供床位3440张。
在施工现场,张向宇负责项目暖通施工,蒋荣娜是防疫专员,负责500余名建设者的健康和安全。虽然同处在一片施工场地上,两人偶遇却并不容易,直到当晚张向宇在排队做核酸时,发现正在帮工友填写信息的身影十分眼熟,虽然隔着口罩,但他还是一眼认出了妻子蒋荣娜。“你怎么会来这里?”二人面对面异口同声地问。原来,为了不让对方担心,他们都故意隐瞒了参建的消息。“不敢告诉她,她很爱操心,怕她不让我来!”张向宇说。
夫妻俩所参建的3号馆是项目首批需要交付的工程,工期异常紧张。巨大的压力下,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每天睡眠时间不超过3个小时,蒋荣娜说,交付时,由于体力透支,自己眼睛已经看不清电脑屏幕了。
尽管工作很忙,细心的蒋荣娜总会抽出时间,在下午要开始做核酸的时候,打电话提醒张向宇过去。“他这个人就是一心扑在工作上。”蒋荣娜说,“现在上海疫情反复,做核酸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项目的所有人负责。”
4月9日上午,历经3个昼夜的鏖战,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方舱医院项目终于开始分批交付。已经连续40多个小时不眠不休的夫妻俩,如释重负,圆满完成了建设任务。谈及之后的打算,蒋荣娜笑着说:“原本我们打算今年5月2日办婚礼,看来要推迟了,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今年能顺利把婚礼办了。不过,如果因为抗疫需要,还要再建应急工程,我们也会义不容辞继续前往!”
信任,还藏在邻里之间,只是可能平时体会不到。
最近,在上海一个小区里,有位大爷听说楼上邻居小伙子因隔离多日而缺菜,二话不说,用塑料袋装上刚从自家地里摘的菜,“嗖”的一下,就扔到了二楼。接菜的小伙子不好意思地连连道谢,大爷只是“潇洒地”摆摆手。网友们说:“给上海爷叔点赞!”“老爷爷地里菜也不多了,真的好好,给你那么多。”“我楼下也有一个热心爷爷,平时他也会给我娃送点吃的,我也回过礼。这次发物资,他把里面的蔬菜给我送上来了,说我家人多,他就一个人。”“疫情结束了,你可一定得拎着酒去看大爷。”……疫情见真情,给“中国好邻居”点赞!
信任,来自爱的付出和回馈,当守护变成了“双向”,敬意,会化作理解和尊重,无需多言,我们共克时艰!
“我这有棉衣,挺厚的,天冷了您穿上!”“哎呀,还是好人多呀!”在山西大学,一个学生看到楼下值守的“大白”穿得单薄,立刻给“大白”扔去棉衣,旁边寝室的学生拍摄视频时哽咽了,为深夜还在工作的“大白”,也为同学的善意。
双向守护,温暖人心。
在这个春天,信任,无处不在。
在无数个社区群里,这场疫情让大家从以前“熟悉的陌生人”变成了“真正的一家人”。“因为这次封控要求的是‘足不出户’,所以每天的垃圾都放在房门口,物业定点来收。快递外卖由保安在小区门口统一接收、消杀、分拣,然后送到各个楼的大堂,再由志愿者送到每户门口。发放抗原检测的时候每家门口挂个袋子,无接触配送。这样操作基本上最大程度地避免了楼内‘一阳俱阳’,即便是楼上楼下邻居换物资,也是志愿者代替跑腿,没有让大家出门。不过这需要志愿者极大的付出和耐心,我觉得我们楼的志愿者差不多就是神仙级别的了……”有网友说,社区工作者、“楼长”、“团长”、志愿者们组成的微信群,简直是“万能”的,不但团购肉蛋奶蔬菜,还组织大家互通有无、互帮互助,遇到问题协商着解决,商量好了就不再讨论,求同存异,相互理解。
源源不断的力量,来自每个你我心中的热忱。虽然疫情仍在继续,但挡不住春天的脚步。这份信任,在春风里包裹着你我,融化着冷漠。信任,让你我像家人,让困难变得不再那么面目可憎,让一切问题都好像只是考验,因为我们坚信,美好的一切,定当如期抵达。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月 牟昊琨 安俐 实习生 高宇)
编辑:刘伟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