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满意,“创文”的最高目标——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29.12.2015  11:51

          文明是城市发展的内在灵魂和名片。
  转瞬即逝的2015年里,咸阳市持续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打造城市品牌,造福全市人民的头号工程,聚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使“创文”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2月28日,咸阳荣获“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荣誉!这意味着,我市向全国文明城市奋斗的目标又迈进一大步,也意味着一场围绕城市文明的“拉练”已经开始。
  “创文”为民——文明之城展现新风景
  创文为民、创文惠民,是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初衷。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是为了争“牌子”、拿“荣誉”,而是为了以创促建,加快城市转型升级,让市民在创文中共享发展实惠。
  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结合市情实际,制定出台创文工作《三年规划》、《测评指标任务分解表》、《目标责任书》和《考核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建立远期有蓝图,中期有规划,短期有重点的目标体系,为各项工作扎实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创文为民,更要靠民。咸阳深知,文明城市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力军作用,广泛动员、全民参与,使创建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形成创建工作强大合力。
  市民的文明程度是全国文明城市评选的一项重要软件指标。如何做一个文明市民,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了最好的诠释。
  要说话和气、举止文雅,不要粗言秽语、大声喧哗;要热爱劳动、健康向上,不要好逸恶劳、酗酒嗜赌;要尊老爱幼、助人为乐,不要欺老凌小、冷漠无情……”去年9月份以来,全市开展了《咸阳市民文明行为“十要十不要”》表述语征集,共征集表述语21485条,市民文明行为十要十不要在点燃着人们对文明习惯的养成和意识。
  如今,来咸阳的游客不难发现,报刊、电视、互联网、手机、建筑工地围栏、LED显示屏、公交车、出租车等经常性地刊播讲文明、树新风的公益广告,一种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文明倡导之风悄然在古都传播……
  一年来,我市依托各类载体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咸阳精神、咸阳名片的宣传,使讲文明、树新风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在各主流媒体,“创建文明城市、建设美好家园”、《创建文明城,迎接十六运》、《创建文明城市大家谈》、《家风》、《文明市民好人榜》、“文明行为点赞台”、“不文明行为曝光台”、“我身边的好人”等栏目,刊发稿件总量1300多条次。
  在全市各机关、社区、学校、企业、医院等基层单位,讨论会、发放征求意见表、来电来函,广大群众成为创文的主角,累计参与5万人次,征集意见建议6000余条。
  “老人家,过马路要走斑马线,让我来扶您过去”;“您好,请将纸屑丢进垃圾箱。”在咸阳街头、交通十字,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志愿者、社区居民利用节假日、周末走上街头,参与文明劝导、“垃圾不落地、咸阳更美丽”等一系列义务志愿活动,已经成为所有群众的共识。
  全市13个县市区、各级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十万多人参加了“垃圾不落地、咸阳更美丽”万民志愿者捡拾垃圾活动;  “创建文明城市、弘扬雷锋精神、十万志愿者在行动”等活动如雨后春笋。
  据数据统计,咸阳市利用“志愿云”平台注册志愿者18万人,他们如星星点火,将文明的种子播撒到咸阳大街小巷,温暖着这个城市。
  “创文”靠民——文明之光汇聚新能量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需要集体力量,共同努力建设。
  “赵梦桃小组”、“张思德服务队”、“邵小利”……这些耳熟能详的文明旗帜,为咸阳写下了一抹重色。模范的故事广为流传,他们做过的事,有人曾做过,有人正在做,我们还会继续做。
  彬县卢效平从农村走出来的民营企业家,捐款320万元为村里45户群众每户按成本价补贴盖了新房,出资14万元为彬县水口镇中心幼儿园捐赠标准校车;为10名贫困大学生,每人每年资助2000元直至大学毕业。
  扎根长武县的广东省高州人梁增基,50多年在农村,潜心研究小麦育种。如今,当年28岁朝气蓬勃的青年已成了82岁的耄耋老人,渭北旱原小麦的产量却由每亩30多公斤提高到600多公斤。
  今年7月5日,浙江省杭州市公交车着火,热浪灼人、烟尘呛人,咸阳籍空军战士李鹏涛路过,没有丝毫犹豫砸车窗、当人梯、冲进起火车厢抬伤员,抢救出数名无辜的杭州市民,将死神关在了门外。
  凡人善举比比皆是,鲜活的正能量不断聚集,浇灌着文明之花绚烂盛开。累倒在基层农村一线的好书记赵彦龙;在追获嫌疑人途中殉职的乾县民警权党和、张伟;连续多年照顾爷爷承担家庭责任的16岁孝心少年张彩艳;荣膺“中国好人榜”的彬县医务工作者马勇民;照顾孤寡老人、带领贫困妇女致富的张爱莲;在乾陵“扶起道德与良知”抢救摔倒老人的乾县4名好少年……
  而“咸阳好人”的评比,无疑激起了人们对身边好人的追寻和学习热情,凡人善举、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汇聚出咸阳的新气象、新风尚。
  去年,呼秀珍、卢效平被评为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2015年,在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中,我市敬业奉献模范呼秀珍再次获得提名奖。
  截至2015年10月底,“中国好人榜”咸阳累计上榜道德模范40人次,陕西省道德模范21名,评选出市级各类道德模范252名、涌现出“好人集体”7个、100余人(含第一、二、三届“感动咸阳”道德模范、百名孝子、“三十佳”道德模范等)他们的高尚品质和道德情操,为全社会树立了榜样。
  走进各大中小学,未成人思想道德教育,“美德少年”、“孝心学子”、“最美教师”、“最美班级”系列评选活动如火如荼,我市评选出市级美德少年70余名,10余人推荐参评省级美德少年,8人被评为全省美德少年,其中我市推荐的“最美孝心少年”彬县北极中学张彩艳同学荣登“中国好人榜”,同时被评为“中国最美孝心少年”。
  在各县区、机关单位、社区,“道德讲堂”、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巡回报告团、三秦楷模先进事迹报告团的脚印,遍地开花,唤醒了人们向善的力量,激励着人们争当平凡英雄的道德善举。
  我市采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形式,很好地发挥了“道德讲堂”、文化讲堂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在全社会形成了崇尚道德模范、学习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的良好氛围。
  截至10月底,全市累计开设“道德讲堂”1230多场次,受教育群众10万人次,开设文化讲堂20多长场次,受教育群众10000余人次。市县两级共设立“道德讲堂”160多个,市本级设“道德讲堂”2个,各县市区设立“道德讲堂”140多个,市直各行业系统设立“道德讲堂”近20个。
  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文明之风,吹拂在咸阳大地……
  “创文”惠民——文明之果共同分享
  文明创建是一座城市的不懈追求,更是脚踏实地的民心工程。
  高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舒……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必须做好八个方面工作,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各领域,直接与民生挂钩,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伴随文明创建工作的深化,一项项温暖人心的“民生套餐”相继出炉,一件件得民心、顺民意的实事好事落到实处,我市走出了一条在创建中提升、在提升中共享、在共享中认同的良性道路。
  民生,共享。我市在全省率先推行“四合一”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企业提交的材料由31种减少到8种;填写数据由174项减少到37项;在综合窗口提交申请资料后,第7个工作日就可领取到“四证”,企业真正感受到“省时、省力、省钱、省心”。  全面推行了新农合即时报销直通车制度,在全省率先开通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网上缴费平台。推行门诊慢性病补助、大病保险、“先诊疗、后结算”等政策模式。
  生态,共享。咸阳市经过推行清洗燃料,撤销燃煤锅炉、燃煤大灶和露天烧烤;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创新秸秆禁烧监管模式、开展烟尘控制区建造、植树造林等一系列办法,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得到持续改进。截至今年12月16日,咸阳共有249个蓝天,较去年同期增加了52个。与此同时,咸阳湖二期工程开工建设、  咸阳渭河三年任务两年完成,境内堤防率先贯通,改善了生态环境,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新的休闲、度假和娱乐场所。
  高效政务环境,我们仍然共享。我市是全国首批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市,加快推行信息化“六个一”工程。咸阳统筹建设教育、农业、信用、环保、交通、社保、城管等智慧应用系统,提升政府服务,方便群众生活。
  文化,共享。咸阳叫响“咸阳文化艺术节”品牌,突出“繁荣文化艺术、培育文明风尚”主题。5月至10月期间,以较大规模推出了“咸阳文化艺术节”,涉及文学、音乐、舞蹈、戏剧、书法、美术、摄影等20项重点赛事,突出了“以人民为中心”,让群众当主角,从剧院广场到乡村社区,参与群众达20余万人次。
  平安法治,大家更是共享。市县两级法院5月1日起全面改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改革。通过5个多月实践,全市法院系统共立案12484件,与去年的12278件同比上升1.68%,两级法院无一起因立案程序不规范而被当事人投诉的案件,“立案难”现象逐步得到解决。
  ……
  经济崛起、社会进步、文明和谐。……咸阳人民正精心浇灌着美丽的文明之花,阔步迈向美好的未来,张开怀抱去拥抱幸福的生活。 

南水北调中线完成2021—2022年度调水目标
  记者1日从水利部了解到,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顺利完成2021—2022年度调水任务,调水92.陕西新闻
陕西农村公路建设成果丰硕
  近日,记者从2022年陕西省“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视频会议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该省农村公路建设成果丰硕,累计投入超1000亿元,完善提升农村公路近10万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5.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