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科技厅召开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座谈会

11.10.2014  17:05

      为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开展以企业为主体的社会化农技服务,破解农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难题,10月9日至11日,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赖明率调研组一行10人在我省开展现代农业科技体系建设调研工作。调研组先后深入我省渭南市、大荔县等实地考察了农技服务“大荔模式”,11日上午在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召开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座谈会。赖明副主席出席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省委科技工委书记、省科技厅厅长李明远介绍我省科技工作,省科技厅副厅长林黎明汇报我省开展农技服务大荔模式情况,省农业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眉县、榆阳区科技局,陕西华圣,汉中瑞丰生物,王益区益民农资连锁等单位在座谈会上发言。座谈会由省科技厅副厅长许春霞主持。
      赖明副主席指出:陕西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积极探索和创新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农技服务大荔模式就是一个很好的服务“三农”形式。一是大荔模式是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典范。二是大荔模式以利益分配为抓手,充分调动了政府、企业、专家的积极性。三是大荔模式以企业为主体,打通了农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四是大荔模式把农业科技、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销售融为一体,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保障了农产品的安全,建立了农产品可追溯机制,使食品安全有了重要基础。同时也促进了农民增收,据统计农民年均收入增长达20%。实施了测土配方施肥,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农药、化肥滥用现象得到了遏制,使农业面源污染下降30%—70%。初步构建了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框架,创新了科技扶贫的方式,探索了解决农民资金周转问题的办法。
      赖明副主席建议:1.进一步探索大荔模式对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机制。一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农业生产资料销售与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有机结合。二是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探索保证农民受益的有效方法,在现有的土地入股、发放租金的基础上建立专业合作社等组织。三是实现大荔模式的社会化,进一步丰富大荔模式的内涵,调动各方作用,运用物联网等现代管理技术,探索新的运行机制。四是进一步培育和建立市场化竞争机制,在现有示范县区和推广县区的基础上,进行差异化培育,形成竞争机制,促进发展。2.体制上要整合,要综合各方力量做好农业科技服务。3.加大投入。要从政策、资金、人才以及现代管理理念、方法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大荔模式。4.重在推广。陕西现有的“平利模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模式和华圣集团模式要进一步归纳整合,不仅要面向农业科技,还要成为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有效补充,发挥整体力量,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调研组一行还实地考察了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