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县法院:“普法”在巡回法庭中进行

21.08.2015  17:17
        陕西法院网讯      8月18日下午,眉县横渠镇风池村委会异常热闹,百余群众耐心的等待着一起叔侄间物权保护纠纷的开庭审理。群众迫切的想知道侄子到底算不算替叔父尽赡养义务?叔侄间的口头约定算不算数?侄子占有叔父的宅基地到底是不是合法?这一系列问题在四个小时的庭审中大家都有了自己的认识。

        原告老朱与被告小朱本是同族叔侄关系,且相邻而居。老朱一直在外工作,年迈的父母一直在老家风池村生活,老人生活不能自理时,小朱两口经常帮忙照顾,老朱为此曾向小朱提起自己及子女在父母百年后可能不再回来的想法,并提说过可能会将老家的老宅及宅基地留给小朱。两位老人在1998年、2001年相继去世。小朱曾向老朱提出宅基地之事,老朱未做答复。小朱认为自己对老朱父母尽了赡养义务,老朱应该兑现当初的承诺,于是小朱于2008年将隔壁老朱家的门楼拆除,将两家宅基地合并,并在前院加盖五间平房。老朱得知后曾写信阻止小朱,但双方并未进一步协商。2014年冬,小朱将老朱家的后房拆除,并在后院加盖简易房。后经多次协商未果,老朱一纸诉状将小朱告上法庭。

        小朱占用老朱家宅基地村上的群众都知道,小朱帮忙照顾老朱父母街坊邻居也都看在眼里,大部分人认为双方肯定有协议,要不然小朱也不敢占人家的老宅,但是老朱为什么有理由告到法院呢,大家都很疑惑,所以特地早早来旁听案件的审理。

        庭审中,双方代理人就是否有协议、小朱是否尽了赡养义务等关键问题向法庭阐述了自己观点和法律规定,并提供一定的证据,法庭也向双方进行了法律观点的阐明,在场群众听的津津有味,长达四个多小时的庭审,旁听位上始终座无虚席。庭审后,村委会书记多次对今天能在村委会开庭表示感谢,并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普法机会,群众们终于知道口头协议什么情况下有法律效力、侵权行为又是怎样一回事,以后做事也不会冲动了。虽然老朱和小朱的纠纷还有待解决,但却为群众上了一堂生动的普法教育课,这也是这次庭审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