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石油大学通过以特色求发展、深入实施科技精品工程、以制度创新为总抓手、优化管理体制、营造科研良好环境、发挥重大项目引领作用、规范科技评价体系等举措,进一步调动教师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该校科技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科研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 该校坚持内涵式发展,按照“特色发展、突出优势、注重前沿、掌握关键”的建设目标,积极发挥科研基地在优势集成、学科交叉、原始创新等方面的组织与平台作用、在承担高级别大项目和产出标志性创新成果方面的引领与示范作用,紧密结合学科发展总体规划,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逐步实现“学科建设、基地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一体化协调发展。依托该校建设的“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致密油气藏复杂结构井钻采技术重点实验室”成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首批获得认定的6家重点实验室之一,随后,该校又成功申报了“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致密油气地质重点实验室”。“十二五”以来该校共新增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使依托该校建设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基地数量达到23个。
——科研队伍建设取得新突破。 该校坚持“人才兴校、人才强校”,不断优化科研政策,加大工作条件、分配政策向优秀团队和人才的倾斜力度,发扬学术民主,倡导百家争鸣,为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环境。
该校组织各学科技术骨干组成科研团队,积极申请国家自科基金、社科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等重大项目,以重大项目为载体凝聚科技力量,培育科技精品。“十二五”以来,该校形成了“油气井工程理论与技术”“ 非常规油气地质理论与评价技术”等8个校级科技创新团队。其中,“石油专用管腐蚀与防护”创新团队获得2013年度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立项,获得资助经费100万元,这是该校历史上第一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在注重科研团队建设的同时,该校尤其注重培养后备队伍。针对青年教师缺乏系统的科研训练、科研能力和经验不足的问题,该校引导和资助青年教师开展科研工作,参加学术交流,使他们的科学研究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有些青年教师已快速成长为该校科研骨干,其中三人因科研成绩突出被授予“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称号。
——科技成果质量不断提高。 近年来,该校投入配套资金1000多万元,支持教师开展纵向课题研究,教师科研积极性大幅提高,年均申报纵向课题数量500余项,较“十一五”期间翻了一番。“十二五”期间,该校争取到国家级、省部级项目257项,通过重大项目形成了多个稳定的科研方向,在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技成果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十二五”以来,该校科研经费到款数连续3年均稳定在1.2亿元以上,并呈现逐年增长态势,年均增长1200余万元,年均增幅18.89%;2013年科研经费到款1.51亿元,再创历史新高。该校坚持对高水平科技成果给予奖励,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该校参与完成的“油气煤铀同盆共存富集成藏理论技术创新与多种能源矿产协同勘探”成果获2013年度国家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主持完成的“PCP密闭无罐注水管网系统及其应用”项目获教育部2013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十二五”以来,该校获1项国家奖,25项省部级奖(其中一等奖5项),67项地市级奖。发表论文被SCI、EI、ISTP及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中心收录948篇,收录数量较“十一五”期间翻了一番;出版学术著作由“十一五”期间的40部增加到79部;公开、授权发明专利83项,较“十一五”期间增长了4倍;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权数量较“十一五”期间也有大幅度提高。
——科技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对该校这样一所具有石油石化行业背景的院校来说,科技创新必须围绕行业发展需要,必须增强为地方和行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学校非常注重发挥石油石化学科特点和地缘优势,积极搭建与企事业单位沟通合作的平台,提高服务行业的水平。
“十二五”以来,学校发挥学科和科研优势,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石油石化行业发展事业。陕西省面向社会公开征集资源主导型产业和主导产业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难题攻关项目,该校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其中,目前已获得3个难题招标项目的立项支持,获得资助经费700余万元。学校还与陕西燃气集团等多家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同时,积极组织该校科技人员深入油田企事业单位考察、交流,了解企业的技术难题和技术需求。“十二五”以来,该校的横向科研项目也有较大幅度增长,仅与延长集团、长庆油田签订的项目数就达到300余项,项目经费超过2亿元。由该校教师主持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分公司“天然气长输管道动态模型泄漏检测技术研究(榆济管线)”项目,首次突破了1500万元大关。
该校将继续深入落实校党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工作的决定》,提升基地建设水平,充分发挥基地汇聚人才、凝练方向、产出成果的作用;以重大项目为载体,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发挥团队作用;以科学的政策和良好的服务为切入,为教师从事基础研究工作提供平台;增强市场意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挥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的作用,全面提高科技竞争力。
(责任编辑:陈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