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安石油大学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在巩固校报、电视台、广播台、校园网站等传统媒体的宣传阵地基础上,充分挖掘“宣传+”“互联网+”的优势,服务学校中心工作,着力发挥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取得较好的成绩。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使媒体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开启了名副其实的“媒体融合新纪元”。
该校迅速响应中央号召,紧紧抓住媒体融合的历史机遇,从顶层设计上为校园媒体融合谋篇布局,出台系列举措扶持校园新媒体的建设发展,加大对新兴媒体的经费投入,力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整合。2014年10月,该校在省内高校率先成立新媒体中心,统筹安排校级层面新媒体建设。同年12月,又率先推出官方新闻手机客户端(e油)试运行。2015年4月,学校出台《西安石油大学校园新媒体平台管理办法》,进一步统筹规划校园新媒体健康有序建设。5月,该校官方微信(小油)正式开通上线。开通不到三个月,“两滴油”(e油、小油)引发广大师生校友及社会人士的广泛关注,累计阅读量达20万,吸引了中省媒体的广泛关注,引起了社会热议与广泛点赞。学校官方微信数次闯进全国高校百强,50余期节目先后被中国教育电视台、陕西省教育厅门户网站或官方微博采用。新媒体建设工作在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对于增强师生校友情感认同、扩大学校影响力与美誉度起到了良好促进作用。
——构筑“新闻厨房”,推动深度整合。 媒体融合作为信息传输通道的多元化下的新作业模式,是把报纸、电视台、电台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传播通道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它不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物理捆绑”,亦非传统媒体间的简单叠加,更不是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形式上的再次重复,而是要通过技术创新搭建统一的技术平台,推动不同渠道、平台间的深度融合,使它们在融合中产生“化学反应”,打造出全新且适应信息时代传播规律的内容生产体系。
近年来,该校进一步强化大宣传的工作理念,探索“宣传+”与“互联网+”的契合点,主动应对媒体格局的新变化、新挑战,着力打破校报、电视台、广播台、校园网站之间的界限,通过构筑“新闻厨房”宣传平台,深度整合数种传统媒体等资源,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联、互通、互享,实现集校报、电视台、广播台、官方新闻手机客户端、官方微信等新媒体为一体的多元化生产体系,记者对新闻稿件的一次采集,校报、新闻网、官方微信等媒体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对稿件进行再加工,实现多次生成,多元发布,这一过程并非是内容的简单迁移与复制粘贴,亦非“新瓶装旧酒”,而是打破校报、电视台、广播台、新媒体各起各的灶、各搭各的台、各唱各的戏,实现根据同样的原料,烹制风味不同、花样多出的系列新闻大餐。
经过不懈努力,该校现已稳步搭建起以校园网站为基础,以“两滴油”(官方新闻手机客户端和官方微信)为主力,以“新视野”“宣传教育”及100多个校院众多微博微信矩阵为补充的新媒体宣传平台。一个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新媒体宣传格局业已成型,且日臻完善。
——注重内容建设,突出石油特色。 在当今风云激荡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新媒体平台应接不暇,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全媒体时代脱颖而出,办出特色,形成品牌,赢得用户的青睐与信任。内容为王则仍是颠扑不灭的不二法宝。
该校立足时代特点和学生实际,紧密结合新闻宣传工作的规律,高度重视新媒体技术在人才培养、校园文化等方面的作用发挥,始终坚守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使命,围绕线上线下两个舆论场,强化内容为王的工作思路,力推“三不三抓”(不媚俗、不低俗、不跟风及抓实话语权、抓住主动权、抓紧引导权)狠抓新媒体的内容建设。作为该校新媒体宣传主力的“两滴油”以“展示西石大风采、服务全校师生校友”为宗旨,致力于推送学校权威信息、展现校园生活、传播校园文化。现设置有“小油快讯”“小油定格”“小油光影”“小油荟萃”“小油访谈”“小油图槽”“铁人志”及“e视”“e师”“e闻”“e用”“e报”“e享”“e景”“e统”“e合”等栏目,内容覆盖政治理论学习、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传承、学习生活服务等方面,通过“精耕细作”延伸报道广度、拓宽报道深度,重点讲好“校园好故事”,传播“西油好声音”。在做好报道的权威性前提下,通过运用简洁明了的叙述风格、亲民化接地气的报道方式,致力于报道师生员工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深受广大师生校友好评。
作为西北地区唯一一所以石油石化为特色的多科性普通高等学校,其新媒体建设工作“油味”甚浓,无论是栏目设置,还是稿件采写,都彰显出鲜明的石油特色。该校官方新闻手机客户端专门设置“e享”栏目,用于石油知识科普及我国能源产业前景、石油开采前沿技术的分享等。并坚持石油教育线上线下都不断线,注重将石油精神、铁人精神巧妙地融入新媒体宣传当中,利用“迎新季”“毕业季”及其它节点,多次报道油田工作一线校友的先进事迹,增强学生“为祖国献石油”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引导学生到油田、到西部建功立业。
——坚持正确导向,引导崇德尚善。 2015年1月,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宣传思想战线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底线意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新媒体宣传作为高校宣传体系重要组成部分,重要作用且日渐凸显,其导向意义不言而喻。
该校始终将坚定师生理想信念放在宣传工作的首位,创新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围绕网上网下两个舆论场,开辟网络思政工作新阵地,鼓励辅导员和班主任运用新媒体技术手段,通过开设辅导员博客、微信群、班级QQ群,增进辅导员与学生在更广泛层面的互动交流,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做大做强正面宣传,用“润物细无声”方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加强意识形态引导管理,牢牢掌握校园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
而作为面向广大师生员工、校友及关注学校发展的社会人士而开办的“两滴油”,早在筹办之初,学校把明确服务对象、清晰宣传定位、坚持正确导向放在第一位,将“展示西石大风采、服务全校师生校友”作为其宣传宗旨,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为工作使命,重点报道师生校友的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注重以身边的榜样为切入点,讲好“校园好故事”,传播“西油好声音”,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先后策划过印淑慧(数次获全国及世界健美健身比赛大奖)、郭云龙(校园创业达人)、邰争超(出版多部文集的理工男)等专题报道,在校内引起了较大关注。尤其是2015年7月6日报道的保安苏红军勇斗两名持刀歹徒,舍命救护独行女孩的先进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凤凰网、新浪网、网易、搜狐网、《中国日报》中文网、环球网等全国上百家主流媒体刊登或转发,受到了广大师生校友及社会人士的高度关注和一致好评。学校新媒体宣传的正确导向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感染着师生,成效日渐凸显。其总结、挖掘、凝练的师生校友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对于引导学生见贤思齐、崇德尚善,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发挥出积极作用。
——强化用户体验,增强互动交流。 新媒体作为全新的宣传+手段,其宣传+成效取决于服务对象的使用感受,即用户体验。它是吸引用户、留住用户的核心竞争因素,直接关系着对用户黏性和活跃度。新媒体宣传+不仅需要抓住用户的手,更要下工夫吸引着用户的心,只有做好用户体验,才能更好地保持着新媒体相关技术的粘合度,维持住用户的忠诚度,从而促进新媒体建设的良性循环,加快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
为适应媒体融合的新要求,增强校园网站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该校对其门户网站进行了第六次改版。新版门户网站界面简洁大方,并借鉴中外知名大学的成功经验,在网站首屏增加新闻大图片显示区,突出表达青年学生的青春与活力,更多展现普通师生的良好精神风貌;栏目划分更加科学、合理、便捷,信息分类更加规范、清晰和个性化,满足用户对于信息即时性、交互性、共享性的需求。新版主页从多角度彰显易用性,全方位考虑用户感受,一经推出,深受广大师生校友好评。
在筹办“两滴油”时,学校抓住用户阅读碎片化趋势,针对服务对象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积极适应移动化传播需要,将实用性、服务性、互动性摆在突出位置。在栏目设置、语言风格、推送速度、视觉呈现、互动分享等细节方面突出用户体验,其栏目设置覆盖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涉及学术动态、招生就业、校园电话、校车时刻等,切实服务师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实用功能的提升,有效地吸引师生关注,使师生“愿看”“想看”,初步实现“一机在手,生活无忧”的设计目标。只要打开手机,不仅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学校最新资讯,还可以足不出户,也无需登录学校或部门网站,就可以查询到相关生活服务信息。
该校在推进校园媒体融合时,坚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工作思路,注重在传播中互动、在互动中交流,经常深入学生当中,召开座谈会,倾听反馈意见与改进建议,重点从内容策划、视角选取、表达方式及编排推送等方面贴近学生、贴近校园、贴近生活,进一步增强新媒体宣传+的思想性、文化性、趣味性与可读性;对于刊发的最新校园资讯,师生校友还可以以多种方式参与互动、评论、讨论,发表个人意见。与用户密切的互动交流,对于进一步丰富稿件来源、改进新媒体的服务职能,强化师生主人翁意识,引导他们投身到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当中,均发挥出积极意义。
(责任编辑:徐绒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