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养老金困局需区域协调发展

20.11.2015  05:13

  “基金可持续性较差”已经成为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一块“心病”。在财政“紧日子”与人口老龄化叠加效应的影响之下,养老保险基金收支不平衡的状况正在向全国多地蔓延。《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近日在地方调查时发现,一些劳动力输出地区养老金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必须依靠转移支付和省级调剂金才能实现“保发放”。但由于财政收入增速在放缓,各级财政对养老金的补助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力不从心,地方急盼中央养老保险顶层设计方案尽快出台。

  从全国账面上来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2014年收入大于支出,不仅本年收支结余3476亿元,而且滚存结余30376亿元,收支状况保持正常运行。可正如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楼市火爆,难掩三四线城市的房市萧条一样,我国城市群之间的区域差异进一步加剧,而养老金的收支情况也呈现出严重的不均衡。根据今年7月公布的《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4》显示,即使包含财政补助,2014年已有河北、黑龙江、宁夏三省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

  以黑龙江省所在的东北为例,曾以棒打狍子瓢舀鱼闻名的黑土地,近年来深陷于“东北怎么了”的发展泥沼。过去提及东北,人们想到的是二人转、东北话,现在更多的话题是关于人口流出、雾霾爆表,各种东北人口“雪崩式流出”的传闻甚嚣尘上。而河北省紧邻首都北京,为何职工养老保险基金也会入不敷出呢?这和特大城市对于年轻劳动力人口的虹吸效应密不可分。当多数青壮劳动力都选择离开家乡,到北京打工,当地的就业市场难免会进一步萎缩,地方政府更难以做平养老金这本账了。

  每一名缴费的在职职工要养多少名退休人员,这一指标被称作抚养比,也是判断养老金收支状态的重要依据。这一比例在地区间存在的不同,正是各地养老金收支状态千差万别的根本原因。据统计,目前养老比例最高的省份是一个职工缴费有0.7个退休人员,最低的是一个职工缴费只有0.11个退休人员。可以想见,类似于北上广深等人口净流入地区,与众多经济不发达的人口净流出地区相比,差距自然会日渐悬殊。

  由此可见,追问养老金为何入不敷出,就是在追问劳动力人口去哪儿了,就是在追问未来人口净流出地区该何去何从?眼下,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方官员,冒着“掉乌纱帽”的风险,动用失业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等有结余的基金来实现退休人员养老金的“保发放”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可如果当地的经济发展持续恶化,人口流失现状加剧,再过十年、二十年,某些地方再想拆东墙补西墙,恐怕也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养老金困局早已引起中央的重视,推行渐进式推迟退休年龄、明年开展养老金入市,进行多元化、市场化投资,降低参保费率,让更多的人愿意来参保缴费等等措施频出。全国范围内推行二胎政策,也被认为是缓解老龄化困局,增加劳动力人口,挽回人口红利消退现状的重要政策。这些举措或远或近,都能对养老金收支不平衡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而就眼下而言,特大城市和一线城市对全国人口的虹吸效应,造成其他地区人口流失问题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如果全国范围内,能留住人、吸引人的大城市只有寥寥数个,不仅会加剧这些地方大城市病的恶化、房价的暴涨,更会让广大中小城市加速凋敝,养老金入不敷出也成了难以避免的恶果。

  网吧转型释放“正能量

  新华社记者闫祥岭 周玮

  去年以来,文化部等多个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上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一年以来,行业开始转身,转型升级成效明显。这期间监管部门、行业组织和从业者对转型升级的合力推进,尤其值得肯定。

  毋庸讳言,一段时期内,无论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网吧)本身,还是监管领域,都出现过一系列问题:未成年人大量进入并沉迷其中、违法经营现象严重、安全事故频繁出现……行业整体形象恶劣,网吧成为“洪水猛兽”和“过街老鼠”,在社会各界人人喊打。尤其是在家长们的呼吁下,监管部门用严管重罚、萎缩式整治,相关政策的大幅调整,短时间内缓解了网吧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但行业整体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全行业呈现“鸡肋”式的尴尬生存状态。投资者和从业人员在这种状态下失去行业信心和自尊,对未来无法形成有效预期,不增加投资、不提高管理水平、不进行员工培训、不进行新业态探索。整个行业形成恶性循环,没落、破败、脏乱、昏暗,成为行业的大众印象。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网吧行业目前出现积极变化,形成新的气象。监管部门和行业组织第一次把明亮整洁作为对全行业的要求,第一次制定并发布服务环境规范,第一次为网吧业主举办全国性的培训班,第一次在网吧实现多元化经营,第一次出现网吧与基层公共服务有机结合。作为经济形态,第一次有上市企业对上网服务行业进行投资。一年来新增投资超过200亿元,甚至还出现了单体店投资达到几千万元的场所。

  投资的活跃显示了网吧行业开始拥有新的活力。多重利好推动下,转型升级理念当前已经被网吧行业普遍接受,成为从业者的共识和自觉。我们不难发现,这个传统认知上的“老大难”行业,开始发生着显著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网吧宽敞明亮、干净整洁,经营者努力打造舒适温馨的环境,经营业态更为丰富。难能可贵的是,从业者在转型升级中找到了行业尊严,开始主动求变、求新、求依法经营、求可持续发展。

  这无疑是网吧行业痛定思痛后的蜕变。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监管部门、行业协会还是从业者,从调研、总结到政策形成,再到最终落地,整体过程不仅符合国家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要求,也符合文化市场发展与管理的基本规律,更符合网吧行业从业者的呼吁和心声。整个行业发展不断释放积极信号,社会形象发生转变、社会功能得以拓展,已经是自然而然。

  转型升级并非盲目求高、求新、求快,要彻底扭转一个行业的生存局面,需要真正“接地气”,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切实找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相关部门利用网吧遍布城乡、靠近社区、贴近居民、信息装备水平较高等优势,支持和鼓励社区、乡镇达到一定标准的网吧,承担部分公共文化服务功能,使这些场所成为新的公共文化阵地。这一举措,在丰富网吧业态,增加网吧“正能量”方面,无疑具有开创意义。

  任何转型升级和改革发展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从根本上解决网吧行业问题,实现全面转型升级绝非朝夕之功,必须精心设计、细心推进。网吧行业积累的问题还有很多,监管部门尤其需要一手抓转型升级,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增强从业者和消费者的“获得感”;一手抓执法监管,完善上网渠道、网络终端、网络内容等全链条监管,赢得社会理解和消费者信任。转型升级不容留有死角,只有“涉深水,抓活鱼”,坚持不懈、久久为功,才能真正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